关于黔江区脱贫成果巩固情况的调研

关于黔江区脱贫成果巩固情况的调研

日期:2018年12月13日 来源:重庆人大 朱苗 常畅

内容摘要:黔江区人大常委会近期组成调研组,对多地巩固脱贫的先进经验和黔江区脱贫成果巩固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了扶贫产业需优化、资金保障力度不足、帮扶政策不够合理、干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发挥产业支撑作用、用好用活扶贫政策、激发内生动力、加强队伍管理、促进产品流通顺畅等建议,可供借鉴参考。

 

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黔江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赴重庆市武隆区、江津区,贵州省赤水市等地考察学习了巩固脱贫成果方面的先进经验,并以金溪镇、黄溪镇、蓬东乡等3个乡镇及平溪村、三羊村、尖山村等3个深度贫困村为切入点,通过入户察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黔江区脱贫成果巩固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发现了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毗邻地区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的做法

所到之处,无不以“快马加鞭未下鞍”之势,在制度建设、资金保障、政策落实、产业帮扶、队伍管理等方面狠下苦功,促进脱贫成果的巩固提升。

(一)以制度建设为先,保障工作有序开展。结合实际紧抓相关制度的跟进和完善,保障脱贫成果巩固工作的有序开展。武隆区突出制度的系统性,研究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精准脱贫后续扶持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配套了大病救助、健康扶贫、公序良俗、产业扶持、素质提升等“1+13”后续政策体系,编制完善了问题整改、住房人饮保障、转移就业等“1+3+N”深化脱贫攻坚方案,为脱贫成果巩固工作提供了保障。赤水市突出制度的针对性,针对现有制度盲区,在住房保障、饮水、养老等领域大力拓展实践,制定了《建立“三定”机制推动党建脱贫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残疾人同步小康就业创业行动实施方案》《景区林地土地资源入股分红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制度支撑。

(二)以资金保障为基,确保工作有力推进。切实注重资金的争取、整合和监管,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确保脱贫成果巩固工作的有力推进。赤水市“多个渠道进水”,建立扶贫资金统筹机制,通过支持国有企业融资、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脱贫攻坚投资基金等方式,强力“做大蛋糕”,共统筹投入资金388亿元,为脱贫成果巩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武隆区筑牢资金“安全网”,全面推行区级报账制、资金公示制、财政投资评审制、检查验收制、绩效评价制等5项制度,对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管理,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监管检查,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三)以落实政策为本,解决群众具体困难。根据辖区实际和群众需求,抓好工作措施创新,推动各类政策的落地见效,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搬迁后收入来源”“就业技能”等难题。武隆区为让搬迁群众“安居”,研究制定具体方案,提出“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积极开发生态护林员、居民点环卫和绿化等公益岗位,对有劳动力的搬迁农户至少落实1人就业”等举措,以求搬迁群众的旧房得到有效利用,在新居也能稳定增收,实现“两头无忧”。江津区为让贫困群众“涨智”,依托农广校、职业学校、科技创新型企业等平台,认真组织师资和技术力量,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针对性地开展中药材、花椒、柑桔、畜牧等特色产业的科技培训,让贫困群众普遍拥有一技之长,就业创业能力明显提高。

(四)以产业发展为魂,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江津区“抓支柱”,立足“富硒江津”的独特地理环境,依托“花椒之乡”等响亮名片,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业,着力开发化妆、保健等领域的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花椒产业效益。目前,江津花椒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总产值达30亿元,涉及的60余万椒农人均收入近5000元。赤水市“长+短”,依托国家退耕还林等相关政策,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培育10万亩金钗石斛、100万亩商品竹林、年出栏1000万羽乌骨鸡、3万亩生态水产、1万亩花卉苗木),大力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一长两短”扶贫产业(“一长”为竹、石斛、花卉苗木;“两短”为乌骨鸡和生态水产),并通过“127”利益联结机制(10%用于项目经营管理,20%用于村集体经济滚动发展,70%分配给利益联结贫困户),推动利益联结全覆盖,做到了长短结合、以短补长,实现了“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脱贫门路”。

(五)以队伍管理为要,促使干部真情帮扶。严格落实责任、严格进行督导,促使干部提高思想认识,扎实开展帮扶工作。武隆区抓领导示范,研究出台了《明确市管干部脱贫攻坚责任书》等文件,明确全区39名市管干部对接联系27个乡镇(街道),对乡镇(街道)脱贫攻坚负总责,武隆区委常委和区政府副区长“定点包干”16个区级重点贫困村,使市管领导干部在帮扶工作中发挥好“头雁”作用。赤水市抓考核奖惩,把干部脱贫攻坚个人实绩研判、考察延伸至联系乡镇、派驻贫困村、帮扶贫困户,对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村级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进行表彰,并优先提拔使用;对在脱贫攻坚一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票否决”,当年年终考核评定为“不合格”或“不称职”,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程序从严处理,有效提高了帮扶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黔江区脱贫成果巩固工作开展情况

黔江区以“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的责任担当,扎实抓好巩固脱贫成果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主要体现在。

(一)抓建章立制,强化制度支撑。一是着眼于“面”,研究出台《关于完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的实施意见》和深化脱贫攻坚“1+2”政策体系,全面规划指导全区深化脱贫攻坚工作,确保政策力度不减。二是着眼于“点”,按照“三高、一低、三差、三重”的识别标准,精准识别1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和29个区级深度贫困村,分别制定了深化脱贫攻坚三年规划,为深化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遵循。

(二)抓队伍管理,压实工作责任。一是落实人员,广泛发动全区各级干部参与驻村帮扶工作,实现全区209个村(社区)驻村工作队全覆盖。二是严格要求,完善驻村工作考核细则,制定结对帮扶贫困户签字确认制度,确保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工作在村,真正成为“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三是奖惩分明,建立“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督查考核机制,严格乡镇街道和驻村工作队月度考核排名制度,对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区通报表扬,对工作滞后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责任追究,提高帮扶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抓合力凝聚,引导多方参与。一是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等全程对扶贫对象的识别和退出进行监督,保障动态调整客观真实、公平公正。二是争取中信集团、山东日照、市卫生计生扶贫集团、永川区等对口帮扶资金1900万元,重庆银行捐赠资金300万元,为脱贫成果巩固工作强化了资金保障。三是组织全区3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749名医生为全区44296名贫困人口提供签约服务,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四是组织6327名乡村教师深入农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脱贫户家庭在校学生进行家访7万余人次,既帮助孩子的学业,也向家长宣传教育脱贫相关政策,强化与贫困户的情感交流。

(四)抓产业发展,促进稳定脱贫。一是抓宣传,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脱贫攻坚宣传,通过动态报道、制作标语、开展“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我的创业故事”宣讲等,引导群众投身脱贫致富。二是抓激励,设立2000余万元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后续巩固基金,按照每户2000元标准由乡镇街道因户制宜落实重点帮扶举措,激发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三是抓“带头人”,分层分类对村“两委”负责人、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其在政策宣传、产业带头方面的积极作用,为贫困村自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蓬东乡尖山村村支书龚节廷带头发展烤烟和蚕桑产业,每年产值50余万元,为村里务工群众支付报酬20余万元。通过多方努力、多管齐下,产业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目前全区以种养业为主的贫困村规模种养户数占45%以上,特色主导产业覆盖农户70%以上,其中建卡贫困户占40%。

三、黔江区脱贫成果巩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金溪镇、黄溪镇、蓬东乡等3个乡镇及平溪村、三羊村、尖山村等3个村脱贫成果巩固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脱贫成果巩固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扶贫产业需优化,带动作用亟待增强。一是产业不强。受地理环境、群众观念等因素制约,全区“三变”改革进展缓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扶贫产业不强,呈现出“散、小、弱”的特点。如黄溪镇在蚕桑、生猪、蛋鸡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效益农业,涵盖了青菜头、丑柑、脆红李、核桃、青蒿、蔬菜等多个品种,规模大多在1000亩左右,虽对群众增收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由于“散、小、弱”,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特色品牌。二是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群众发展生产时,主要是考虑自家食用,对市场需求考虑较少,导致效益低下。如金溪镇平溪村2017年生产了红薯和南瓜7万斤,一直无人问津,后经帮扶干部的协调,全部以接近主城区市场价的价格卖出,加群众搬运劳务费总收入8万元,农户户均仅增收800余元。三是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不够。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效果不够明显,即使流转了贫困群众的土地,也大多是“一租了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虽数量较多,但普遍质量不高、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主打产业合作基础和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作用非常有限。

(二)资金保障力度不足,资金投入亟待加大。一是资金争取和整合有待加强,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目前扶贫资金主要依赖上级政策支撑,本级融资能力较弱,社会资金参与较少,且整体使用效率不高,存在“整而不合”“趴窝待用”等现象。二是资金补助标准低,扶贫项目无法按时启动和如期推进。如黄溪镇的3个村道建设项目,在2017年底就已下达设计,但由于资金补助标准较低,加之材料价格上涨,招标3次流标,至今仍处于停滞状态。在所调查的乡镇中,大多数项目都有如此反映,扶贫项目推进缓慢。三是资金配套不到位,一些好的政策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如今年要求各乡镇推进“五改”工程,因未给各乡镇提供补助资金,财力有限的乡镇只好搁置该项工作,甚至不敢向群众宣传。

(三)帮扶政策不够合理,内生动力亟待提升。一是政策范围较窄。帮扶政策只针对建档立卡人口,客观上一定程度地阻碍了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如目前仍有137个村民小组8708户30446人居住在高寒边远山区,致(返)贫风险较大,需要通过易地搬迁摆脱现状,但其中大部分不属于建卡贫困户,难以享受搬迁政策,实现搬迁难度依然很大。二是政策协调作用不强。如今年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作出了调整,要求区内有搬迁需求的贫困群众全部统一搬迁到城南街道青杠社区李家溪,但对于搬迁后原农村低保是否能转入城镇低保标准、能否拥有房屋产权等问题,群众中还存在很大疑虑。三是政策激励性差。调查发现,相当部分贫困群体存在“等扶贫”的思想,缺乏内生动力和主动脱贫的积极性,甚至争当“贫困户”。更有一些儿女,把养老责任推给政府,把扶贫政策当依赖,形成了脱贫成果巩固的“老大难”。

(四)干部管理不够到位,工作落实亟待加强。一是帮扶责任落实不够。区级领导、部门联系贫困村、贫困户有较大调整,帮扶责任的落实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如金溪镇平溪村虽有7个市级部门联系,但直到5月中旬,才正式明确哪个部门具体负责联系哪几户贫困户,至于村里到底发展什么产业来巩固脱贫成果,至今仍是一片茫然。二是工作落实差距较大。从调查的情况看,乡镇一级,脱贫工作都有规划、有举措,甚至都能列出个“一二三”,但多数表现为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落实在会上,真正能实实在在看到的、能见实效的寥寥无几,有的地方还存在思路不清、责任不明、项目不实等问题。三是督查奖惩力度不大。督促检查较多,但督查内容仍多为迎接上面检查等方面的工作,对于脱贫后产业发展引导、扶贫项目推进、内生动力激发等情况关注较少。此外,虽然建立了乡镇街道和驻村工作队月考核排名制度,但奖惩力度不大,对于差的没有严格追究责任,对于工作开展较好的,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部分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得过且过,推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四、几点建议

取得成果不易,巩固成果更难。贫困户脱贫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高,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强力推进脱贫成果巩固工作,确保取得更大成果。

(一)树立“强”的理念,发挥产业支撑作用。路子准产业兴,脱贫成果才能真正得到巩固。一是着眼当下,确立主打产业。“一业兴百业旺”,实现产业支撑,形成示范效应,必须要有主打产业。要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大背景下,从市场前景、产业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现状出发,对蚕桑、烤烟、生猪等传统农业和猕猴桃、脆红李、枇杷等特色效益农业进行研判,在区级层面确立1—2项作为主打产业,形成发展中心和导向。要持之以恒地将各类资源向主打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倾斜,促其做大、做强、做优,真正树起产业扶贫的大旗。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围绕主打产业,立足黔江零星地块较多、海拔高度差异较大等实际,谋划“小而精”的产业,与主打产业相互呼应,形成“长短结合,以短补长”的产业发展态势。三是多管齐下,抓好融合发展。把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契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拓展下游产业链,不断提高产业带动能力,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

(二)秉承“实”的精神,用好用活扶贫政策。政策的制定往往带有普遍性、原则性和阶段性,实际操作中,必须通过灵活的方法运用,准确传递其精髓实质,才能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益。一是适当扩大政策范围。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化,绝对贫困人口越来越少,贫困边缘人口相对较多,应根据贫困边缘人口的实际需求,在易地扶贫搬迁、医疗救助、教育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帮助,切实提高其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严控贫困人口“增量”。二是增强政策导向性。对致贫原因消除、发展基础夯实,发展潜力较大、返贫风险较小,已实现稳定脱贫的脱贫户,要精准实施“一户一策”,对因劳务输出稳定脱贫的要加强技能培训,对因发展产业稳定脱贫的要加强金融扶持,引导其在“自我造血”的路上越走越远。三是发挥政策集成效应。要对现有帮扶政策进行梳理、调整和优化,切实解决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参照医疗报销“一站式结算”模式,对同一事件来自不同部门的政策进行整理,并归口到一个窗口进行办理,确保群众不漏享政策且在享受政策时“只跑一次”。对易地扶贫搬迁后,低保标准是否随之变更等细节性问题,应及时进行明确,打消群众的顾虑。

(三)坚持“扶”为抓手,着力激发内生动力。扶贫不是包办,而是“扶上马,送一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才是脱贫成果巩固的关键和保证。一是强化村级示范带动。要将抓党建与抓扶贫结合起来,及时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巩固脱贫成果的强劲动力,充分释放村集体自治活力。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兴办实业、发展产业,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形成村带组、组带户共同致富的良性循环。二是抓好思想引导工作。要通过宣讲“我的脱贫故事”“我的创业故事”、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树立“主动脱贫光荣”的舆论导向,形成“以勤劳务实为荣”的新风尚,引导群众继承和弘扬“黔江精神”,摒弃“懒就懒到底,政府来兜底”的“等、靠、要”思想,自觉投身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以自力更生实现稳固增收。三是依法破解扶贫难题。坚持法治思维,探索“法治扶贫”,着力加强基层治理,依法破解农村“隐瞒收入、隐瞒住房”“争当贫困户、争要扶贫政策”“老人交给政府养”等扶贫怪象。同时,针对群众发展产业、实现就业的实际需求,扎实抓好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搭建好“扶贫车间”等平台,破解“有劳动力无经济收入”“本地找不到工作”等难题。

(四)遵循“严”的要求,全面加强队伍管理。帮扶队伍是党和政府在一线的代言人,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必须严格要求和管理,促其用心、用情、用力真帮扶。一是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现在攻坚进入深水区,查找问题不能仅停留在大方向上,而要具象化清单式罗列,细到“厕所没通电”这种层面。即使一些问题与脱贫没有直接关系,也应力所能及给予帮助。调查发现,“残疾人贫困户水龙头漏水”问题解决后,干部有价值实现感,群众有获得感。二是进一步减轻“迎检”负担。在“明查”之余,还应通过国扶办系统贫困户GPS坐标定位等手段,加强“暗访”,既能更真实地了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也能使帮扶干部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帮贫困户办实事上,一举两得。三是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为保持帮扶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帮扶干部的调整要以工作实绩来衡量,换而言之就是看群众满不满意,不能简单以年龄判定干部与帮扶的适配度。调查发现,老同志有办法,年轻同志有冲劲,对精力确实不足、帮扶效果不佳的,应当及时调整充实,优先考虑优秀青年干部和后备干部。

(五)发挥“钱”的功能,确保实现最大效益。在脱贫成果巩固工作中,需要用钱的地方那么多,可是财政资金有限,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做好“加法”,做大存量;也要做好“减法”,把钱用在刀刃上。一是积极争资引资。要大力争取上级各类资金,努力吸引各方面的对口帮扶资金以及民营企业、爱心人士等方面的社会资金,并根据帮扶工作的实际需求,适度进行融资,确保“有钱投”。二是加大整合力度。整合专项扶贫、以工代赈、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农村危旧房改造、通村公路建设、安全人饮、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资金,并加强统筹和协调,做到及时精准投放,预防“整而不合”“趴窝待用”等现象,确保“及时投”。三是严格资金监管。坚持扶贫资金管理“十步工作法”,推行脱贫项目公示公告和义务监督员制度,用好惠农扶贫数据库信息共享系统,着力将扶贫资金及时落实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确保“投得值”。

(六)集聚“网”的力量,促进产品流通顺畅。再好的产品,如果卖不出去,就不能获得效益和回报。要着力构建互联网上、协作帮扶下的流通网络,让群众的好产品卖出好价钱。一是加强农村电商平台建设。与阿里巴巴、中国邮政等大型企业深度合作,大力推进农村淘宝、村邮乐购等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做到体制上支持、机制上灵活,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既促使产品变商品,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二是唱响黔江特色产品品牌。依托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等平台,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体,采取短视频、广告栏等形式,加强网络营销,围绕“山韵黔江”公共品牌,着力包装打造高山马铃薯、红心猕猴桃、土家羊肚菌、脆红李、茧丝绸、西兰卡普等黔江特色产品,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三是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抢抓中信集团、山东日照、市卫生计生扶贫集团、永川区等对口帮扶机遇,加强沟通协调、跟踪服务,搭建产品流通渠道,推进黔江特色产品进超市、医院、机关、企业,以提高效益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黔江区人大常委会)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