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大:让创新成为工作“助推器”

重庆人大:让创新成为工作“助推器”

日期:2021年04月15日 来源:重庆人大 朱苗 常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重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要求重庆完善各个开放平台,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要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市委的领导下,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对重庆的指示要求,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去谋划推进,不断探索创新,依法履职,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为山城人民谋福祉。  

加强协同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与时俱进,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努力实现法制统一、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的有机统一,保障依法治国、依法治市有序推进。  

重庆市人大不断加强地方立法及惠民弘德立法工作。如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办法》,是国旗法实施以来,省级人大层面首个就贯彻实施国旗法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常委会坚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注重对社会文明程度、道德水平的客观研判,力求立法与当下的社会文明程度相匹配、相适应。如在修订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时,将文明、安全、健康、环保等要求有机融入条文,确保法规既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又有较强的执行性。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在两地党委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7月23日,四川、重庆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就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事宜签署合作协议,其中,协同立法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微信图片_20210415151039.jpg

2021年3月31日,在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摄影/杨波


探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协同立法首当其冲。为与四川保持立法进度同步,重庆市人大及时将《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2020年立法计划的预备项目调整为审议项目,抽调精兵强将,推动加速起草,并于2021年3月审议通过,让川渝首个协同立法项目顺利完成。  

今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又在2021年立法计划中,将关于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的决定纳入预备项目,确定为川渝人大协同立法中的重要内容。两省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将针对联防联控、生态补偿等重点难点问题,联动开展立法调研等工作,切实保障长江保护法的落地实施。  

为确保立法质量和实施效果,党的十八大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所有法规、规章等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同时,决定对法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即在其正式施行一年后,由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实施情况的汇报,这成为立法后评估的有效形式。  

“2013年的那次法规清理,是设立重庆直辖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清理引入了第三方机构,实行委托清理,这也是重庆人大在立法工作方式上的一次探索和创新。500名法学教师的参与、连续8个多月的鏖战、13册共3064页的清理报告、787条立法建议……这些具体的行为和效果在经研究论证后,促使《重庆市2013~2017年地方立法规划》第一时间编制完成,并适时启动了对这些法规的“立改废”工作。  

上下联动监督成新常态


微信图片_20210415151339.jpg

2021年3月17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滩河市级河长张轩到沙坪坝区巡查梁滩河综合整治工作,检查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摄影/廖灿勇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监督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依法监督、正确监督,在优化监督流程、细化工作要求、强化跟踪问效上持续下功夫,如联动开展水污染防治,连续三年跟踪监督;在财政监督上,年年有议题,持续深化求实效;在执法检查上,上下联动,为法规修改打下坚实基础……  

在打好脱贫攻坚战上,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从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方面全方位关注脱贫攻坚工作,并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的方式积极参与其中。市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对市政府相关工作听取报告并审议,同时开展专题询问。区县人大也上下联动开展了此项工作,很好地推动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收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如今,上下联动监督已成为重庆人大工作的一大亮点。  

2015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与区县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对全市各级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开展了专项评议。据统计,通过此次工作评议,全市共集中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7105件,确认有效6220件,并推动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在2019年上下联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的基础上,2020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上下联动的方式对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评议,并于今年继续开展专题调研,连续三年针对同一议题跟踪监督。  

目前,重庆市人大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整合监督力量,每年都要选择1-2个议题与区县人大上下联动开展监督,增强了人大监督实效。  

“通过上下联动方式开展的监督,一般具有议题重要、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大、监督力度强等特点。”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上下联动监督,能够将人大监督做深、做细、做透、做实,充分彰显人大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督促有关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工作制度,让代表更好为民履职  

2013年9月24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工作制度》,探索创新推行“主任接待日”工作制度,常委会主任、副主任亲自带队深入基层,改进工作作风,倾听代表意见建议,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推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微信图片_20210415151455.jpg

图为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摄影/廖灿勇


据初步统计,自2013年10月以来,重庆市连续两届人大常委会已先后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48次,参加活动的市代表363名,接待基层代表285名,收集意见建议1234条,均按要求转相关部门研究办理,效果非常明显。  

例如,通过“主任接待日”活动,重庆市司法局积极采纳巫山县谢命莲代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调解机制的意见,把医学、法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引入到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中来,实现“专业的事请专家做,行业的事让行家办”,全力打造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充分吸纳黔江区高苏秦代表关于推动渝东南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意见,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全市大抓特抓旅游的氛围也从而形成。  

为了更好地开展代表工作,除了“主任接待日”活动外,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还探索开展了“两联一述”“代表建议办理两次评价”“代表履职评价”等创新工作。  

通过制定出台《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人大代表意见》,明确规定每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1—3名基层市人大代表,并全面推进人大代表“两联一述”工作,让代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代表建议办理两次评价”制度是指由代表对建议办理的两个环节的工作分别进行评价,第一次由代表对建议答复函进行评价,第二次由代表对建议答复函中承诺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试行“两次评价”制度,有效地解决了以往代表建议办理“轻落实”的问题。而通过建立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则将代表的履职情况进行积分量化,调动了代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确保代表对选民的承诺落地落实,建议办理效果让代表满意、群众满意。  (记者 张双山 王晓琳)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