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永川区人大茶山竹海街道工委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永川区人大茶山竹海街道工委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日期:2020年12月17日 来源:重庆人大 朱苗 周晏如

  初冬时节,沿着刚建好的古大路一路向前,过安溪、大桥,便来到茶园村。映入眼帘的是平坦的村庄道路、整洁的村容村貌,木质栅栏在路旁矗立,一排排农家新院倒映在田中,甚是一种美景。村庄昔日垃圾乱扔、杂物乱放、污水乱流等环境差乱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路青山绿水,一座座漂亮整洁的农家小楼……不禁让人感叹:茶园村就如世外桃源。  

“这两年,伴随着村里的路好了、水通了、景美了,大家的心情也好了,习惯也悄然变了。”不少群众都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些改变,正是永川区人大常委会茶山竹海街道工委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履职担当,积极作为,与街道党工委共同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的结果。  

14.jpg

代表:收集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破新题  

“民”有所呼,“我”必有所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提升、农村危旧房拆除、水环境整治等工作成为了茶山竹海街道辖区的区人大代表聚焦、关注、热议的话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之茶山竹海街道靠近城区场镇、产业发展较慢、公共服务欠缺的独特缘由,致使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或其周边场镇集聚,部分村庄房屋空置现象严重,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潜在的隐患,也出现了房屋荒废、垮塌、破旧不堪等“视觉贫困”现象。  

为此,茶山竹海街道积极通过引导新建改善一批、整治改造提升一批等“五路并进”分类动态消除农村视觉贫困,取得积极成效后,但又遇到了消除农村视觉贫困、整治人居环境最后也是最大的拦路石:户主在城区或场镇另有安全住房,在住房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仍有大量无人居住危旧房存在,此类危旧房均属农村唯一宅基地,年久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这样的房屋,群众即不愿意拆除,也不愿意出资维修。群众顾虑有三:一是房屋拆除后,退腾出来的宅基地是否还能享受;二是房屋拆除后,如果因开发等因素征用,是否还能享受房屋拆迁同等政策;三是如果今后要建房,是否还能享受相关权利。  

对此,人大茶山竹海街道工委积极引领人大代表主动作为,通过代表视察、听取汇报、收集民意等方式,对辖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消除视觉贫困工作把脉会诊。  

群众有顾虑,利益如何保障?  

街道党工委书记、区人大代表王勇在代表视察活动讨论时表示,解决农村人居环境中存在的“老大难”危旧房问题,不能停留在固有思维层面上,而是要创新而为、大胆而为,可以探索提出保权的政策措施,来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  

“我们可以在现行政策条件下,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通过开具劝离保权证据的方式,来坚定群众的信心。”  

“对,要充分发动群众,但在消除视觉贫困、环境整治工作中,一定要让群众吃上‘定心丸’。只有群众的顾虑打消了,消除视觉贫困行动才会顺风顺水,人居环境整治才能得到显著提升。”  

……  

代表们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前期调研成果,积极建言献策。一份份接地气、有针对性的破题建议,代表着广大基层群众的呼声,符合现行条件下的农村工作方向,助推街道创新提出对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预申请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预登记的“保权拆危”法,使消除视觉贫困,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更紧贴实际,更有针对性、更具有实效。  

15.jpg

人大:强化跟踪关注,回应期盼求实效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而消除农村视觉贫困更是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中的关键所在,茶山竹海街道人大工委不仅在工作前期提前介入,更是通过组织开展视察、检查、调研等活动,强化人大代表监督主体作用的发挥。  

2020年10月,人大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对辖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对消除视觉贫困情况进行了专项视察,代表们一行先后来到茶园村蒋家院子美丽乡村示范点等地,边走边看边议,实地了解了农村垃圾治理、农厕改造和农房提升、视觉贫困消除等工作情况,查看了农户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视觉贫困消除、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把脉献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茶山竹海大地上贯彻实施。  

13.jpg

“保权拆危”让群众吃上了“定心丸”。群众的顾虑打消了,加之人大街道工委的跟踪助力,消除视觉贫困行动就顺风顺水。至今年7月消除视觉贫困攻坚行动启动以来,茶山竹海街道已累计拆除户主另有安全住房,闲置的农村危旧房逾300幢。同时,杜绝“一拆了之”,对清理出来的危旧房土地,加以平整并播撒草籽花籽,绿化美化人居环境,辖区农村面貌为之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街道:多措并举推进,人居环境大提升  

通过人大持续有力监督,街道高度重视,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作乡村振兴的第一仗来打,以消除农村视觉贫困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治理一片,巩固一片,提升一片。  

2018年来,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新修乡村道路66.68公里,新修和改建农村厕所5143座,建成8个村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2万余群众已于今年8月全部喝上了放心水,提升房屋350户,完成CD级危房改造157户……一项项贴民心的补短板工程,补齐了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缩小了公共服务的落差,打造了美丽宜居环境,有力地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12.jpg

今年以来,街道在人大工委的助力下,又积极探索路长制,推行“纵横到边、覆盖全街、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网格化监管,组建农村保洁员70人,清运农村垃圾700余吨,规整乱堆乱放500余处,清掏公路排水沟15余公里,劝导家禽散养农户300余户。设立固定宣传栏8个,开展宣传活动50余次,发放资料3000余份。投入近15万元,新购3立方其他垃圾箱20个、240升分类垃圾桶104个、40升两分类户用垃圾桶200个,确保垃圾分类“前置条件”,确保垃圾各回各“家”,从源头上破解垃圾围城与污染,农村环境更加整洁,农村人居环境更宜居。  

从“环境脏乱,路也差”到“家园洁美,路更美”,留住的是鸟语花香的乡村美景,入眼的是田园风光、绿水青山、道路通畅、村庄整洁的宜居人居环境。一幅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画卷正在今天的茶山竹海尽情绽放。(通讯员 孔令红)  


相关区县: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