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共享”赋予社会治理新动能

让“信息共享”赋予社会治理新动能

日期:2020年11月23日 来源:重庆人大 朱苗 周晏如

社会治理需要社会组织、专业人士、信息平台多元发力,形成一个新的生态圈。近年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监控“天眼”、数字交通、智慧物业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撑,为社会共治创造了便利条件。但是,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程度仍赶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各行各业间依然存在信息壁垒和各自为政现象。

这主要表现在:

应急管理平台各自为政。大部分乡镇(街道)、部门、行业、企业建有监测预警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必要的保障设备和物资储备,但缺少全县、全市乃至全国性综合应急平台,智能设备采集的数据无法共享,部门行业之间各自为政,导致信息分析研判针对性不强,造成资源浪费。

社保基金监管问题多。社保基金信息尚未与人口管理、服刑在押等信息形成实时共享。因人社部未对全民登记数据库进行及时更新,社区居民失业登记率无法查证。公安、人社等部门对个人身份信息未联通共享,重复参保、参保空挂现象时有发生。社保基金稽核检查与风险防控方式主要是翻制度、查台账、看报表、调档案等,不能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信息采集比对。

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治理理念与现代化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除技术层面的发展外,还需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优化制度设计,形成部门合力,整合数据资源,打通信息壁垒,真正形成“一网共享、多维共治”的工作体系。

优化智慧社区,开发“网上居委会”。利用App、微信公众号,整合打造集政务服务、商务服务、物业服务、公益服务、自治服务、平安警务“六位一体”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在一键办理政务服务的基础上,将居民社保等信息验证类项目统一升级为在线人脸识别一键验证。

学习深圳创新,发放“房屋身份证”。深圳《社会管理要素统一地址规范》已为该市1100多万间(套)房屋赋予了由25位数字编码构成的唯一“房屋身份证号码”,并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地址基础库。各部门数据之间不再是独立、割裂、分离状态,人、房、法人、城市部件、各类事件数据相互关联,织成了一张动态、多样的网络。

集结专业人才,发展“网络社工队”。通过打造警务辅助人员、社区网格员、社区矫治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网络社工队伍,利用志愿者业余时间,实时、便捷地引导和帮助解决社会治理的复杂问题,夯实社会治理网格基础。(作者:尧月红 垫江县人大社会建设委 )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