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谈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11年12月09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民谈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刘同庆(企业职工):听完市长王鸿举作的报告,有个非常强烈的感受,重庆的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这是一条非常符合重庆经济发展的路子。特别是报告中谈到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提高,在经济发展中,杜绝了片面追求GDP,盲目贪大求多的情况发展。总的来说,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是实事求是的,是求真务实的。
李灵(人民教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
告体现了三个字“实”、“新”、“细”。报告中讲过去的成绩比较少,但对今年政府工作怎样做讲得扎扎实实,包括四个方面,十八个小点。特别是在建设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府方面,报告贯彻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从加强执政能力入手,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理政、民主施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把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作为工作的目标。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报告既谈到了努力的方向又谈到了具体的内容,应该说是比较全面比较完善的。
傅炯(出租车司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新点和亮点,虽然篇幅不多,但却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科学发展观、绿色GDP的认识。今年,重庆的公共事业经历了几次调价,水、电价格的不断上涨,说明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为必需的生活资料,涨价对节约能源起到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了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的重要办法。我希望政府在今年的工作中,能兑现承诺,进一步制定出行业节能降耗目标、标准和政策措施,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节材、节水技术,让重庆的老百姓不再为能源不足而烦恼。
刘莉莉(打工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三农”问题上讲得很细致、很实在。首先,报告提出了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40元的目标。这一承诺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对今年的农业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望。其次,在调整农业结构方面,报告谈到了深入推进“三百工程”,这一政策的稳定,让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了实惠。再次,在具体操作上,报告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以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给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马首瞻(大学生):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在交通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的建设速度更是前所未有。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枢纽重庆”这一概念。从目前的“二环八射”到2020年的“三环十射三联线”,报告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具体的近期规划和美好的远景目标。希望,重庆市政府能如报告中所说的继续抓好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真正把重庆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的枢纽城市、明珠城市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