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重庆“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纪实

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重庆“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纪实

日期:2021年03月17日 来源:重庆人大 朱苗 周晏如

渣滓洞景区自2月5日完成修缮试开放以来,每天都有不少重庆市内高校的大学生前往参观,缅怀红岩英烈。  

千秋红岩,历史丰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简称红岩联线)党委书记朱军称,去年9月,红岩联线发挥红岩文化“资政育人”的功能,倾力推出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特色思政课,旨在用革命志士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用新时代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赢得学生,浸润青年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激发青年人的认同感、新时代的使命感。  

之后,自发前往渣滓洞参观的大学生明显多了,不少学生留言表示,红岩革命故事让青年学生更懂得革命之不易,也更懂得要担负起建设国家之重任。


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剧照。  图片由红岩联线提供.jpg

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剧照。  图片由红岩联线提供


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在中国大西南,浩浩长江和滚滚嘉陵江气势磅礴地交汇在一起……”去年9月21日,红岩革命故事首场展演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拉开帷幕。  

“开始大家都很紧张。”导演白双全回忆,当时临上台前,每个演员都在背台词。  

没想到展演开场后,效果很好。台下,掌声阵阵,不少学生还在抹眼泪,有的拿出手机拍照、录视频。台上、台下一起朗诵《沁园春.雪》,把展演活动推向了高潮。  

首场展演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大家。  

据介绍,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坚持“把握思想性、突出教育性、体现针对性、注重艺术性”四大原则,围绕“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这一主线,以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事迹和红岩英烈的英雄壮举诠释红岩精神。  

整个展演时长70—90分钟,分“开篇”“上篇”“下篇”和“尾声”四个部分。开篇《英雄重庆壮美红岩》,上篇包括《周恩来与重庆大学师生》《周恩来的四次校园演讲》《我的修养要则》《第一次登上联合国舞台的共产党人——董必武》《重庆谈判时期的社会名流》《沁园春.雪》等剧目;下篇有《红岩英烈——薛传道》《红色女特工——张露萍》《光荣的儿子伟大的母亲——王朴》《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刘国鋕》《傲雪红梅—江竹筠烈士》《一面特殊的五星红旗》等剧目;尾声则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殷寄语,对该主题教育进行升华,最后全场合唱《歌唱祖国》激发爱国情怀。  

“每场演出的内容根据不同观众做菜单式选择和组合。”白双全介绍,首场展演就包含了马寅初60寿辰大会、周恩来的两次演讲等重庆大学元素;去军营展演,就凸显对英雄敬仰的内容。  

红岩革命故事展演首演成功后,先后受邀到西南政法大学、武隆中学、重庆理工大学、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长航重庆区域联席会议等10余家高校和单位展演。  

11月20日,红岩革命故事展演首次走出重庆,前往武汉大学、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院校演出。在华中师范大学,近3000名师生代表露天观看展演,尽管冷风拂面,但没有一人提前离场,大家数次流下感动的热泪。  

“之前担心青年学生是否能接受这段远去的历史。”演员邓涛坦言,自己是带着疑问走上舞台的。但学生们真挚的眼泪、热烈的掌声,让他与同事们对演出更加有信心,“红岩革命故事感动了年轻人,红岩精神仍是时代的需要。”  

半年来,红岩革命故事展演达到66场,场场展演直抵人心,催人泪下,赢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堂深入、生动、具体,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剧照。  图片由红岩联线提供.jpg

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剧照。  图片由红岩联线提供


一部群策群力的心力之作  

“这是一部群策群力的心力之作,从策划、编创、排练,到第一场正式演出,创作团队只用了40余天时间。”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马奇柯说,可能很多人没想到,这些节目的编剧、导演、演员、主持、音控等重要角色都来自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职工,有讲解员、主持人、驾驶员,还有电工、木工等,“他们是业余演员,创作这样一台大戏,都是第一次。”  

白双全是去年7月23日接到任务的。他是梅园的负责人,爱好表演,但当导演是第一次,压力很大。  

首先是剧本,要精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配以详实的文物史料展示,既要尊重历史,又要演活历史。白双全回忆,红岩联线藏品文物10万件,有讲不完的英雄故事,是挖不尽的精神宝库。创作团队从中挑选出53张历史图片、136份档案资料、18套文物复制品、28首背景音乐,先后六易其稿,100余次修改,最终形成剧本。  

其次演员,都是单位内部力量。白双全找文物管理员周迅做舞美,周迅非常喜欢音乐编剧,但听说整大戏,他便拒绝了。当晚,白双全和周迅聊到次日凌晨1点,才让周迅答应“出山”。  

演匪兵差演员时,白双全请驾驶员吴畏出演。可吴畏一上舞台就脚打抖,白双全反复让他练习,才找到了感觉。  

“陈文佩是主动请缨的。可这个年轻小伙子刚上班一年多,他能行吗?一开始我心头没底。”白双全说,他见陈文佩还有青涩的学生气,就安排他在《周恩来与重庆大学师生》中扮演大学生,“没想到他记忆力好,2000字的台词,不到3天倒背如流。”  

就在首演前两天,刘帅的母亲确诊患了重病。刘帅是整场的主持人,又是压轴戏《一面特殊的五星红旗》主讲。大家担心他不能参加演出,但刘帅毅然登场,超常发挥。演出结束,他瘫坐在地上哭了,同事们也哭了。  

“非专业演员的专业素养让展演剧目得以完美呈现。”白双全称,每一个节目、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台词,甚至演员每一个动作、身段、神态,创作团队都集中讨论、反复推敲,接受多次审查和指导,做到精准表达、真情流露、演绎鲜活,“努力让文物在展演中‘活’起来。”  

每一场展演前,红岩联线的领导都要现场审戏。在重庆大学首演开始前1小时,副主任雷莹发现舞台靠后,离观众太远。但舞台整体前移3米,难度最大的是灯光已经固定。大家抓紧整改,在开演前10分钟完成调整。  

在武汉大学演出前审戏时,朱军提出,张露萍与丈夫的对白,既有两人爱的倾诉,但不全是儿女情长,更要把丈夫对张露萍作为英雄的敬重表达出来。


每场演出,很多大学生都感动得落泪。图片由红岩联线提供.jpg

每场演出,很多大学生都感动得落泪。图片由红岩联线提供

  

一次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探索  

每一场展演,全体演职人员团结协作、倾情演绎,一人担任多个角色,换装、转场、入戏、演出,既是演员,又是剧务,展现出新时代红岩人的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  

“弘扬红岩精神,红岩人先要践行红岩精神。”雷莹介绍,演职人员多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下,岗位工作也很繁重,但大家克服困难,全力以赴打造精品,“他们中间,有夫妻档,也有‘父子兵’,都在为这台展演奉献。”  

白双全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自己动手做PPT。整整一个月,他每天加班到凌晨。白双全的妻子余洁,也在《傲雪红梅—江竹筠烈士》中扮演江姐。为了演出,夫妻俩从7月开始,就把孩子送到姐姐家照顾,11月底才接孩子回家。  

在红岩联线,韩小平是电工、父亲韩兴荣是木工。在展演中,父子俩一个扮演革命先烈刘国鋕,一个扮演狱中难友,都是放下家中事情,一心扑在节目上。  

何昕扮演大特务徐远举达1300多场,他一直想扮演正面人物。革命工作哪能挑三拣四?何昕说,自己把特务演得越坏,英雄的形象就更高大。陈文佩告诉记者,参加红岩革命故事展演,他收获的不只是表演技能的提升,更有红岩精神的洗礼。  

“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朱军说,红岩革命故事展演,依托革命文物讲中国的前途命运,讲家国情怀,叩想青年学生的人生之问,做到了思想性理论性相融、针对性教育性相融、亲和力艺术性相融,既让演职人员接受精神洗礼,更感染、教育了一大批青年学生。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陈玉双称,展演带来不只是感动,更应该有行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该承担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陈玉双说。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牟王立在日记中写道:“从前都是在书本上了解历史,没想到在校园的舞台能够观看一场生动的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对烈士们最好的缅怀就是继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政课往往是枯燥的,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重庆话剧团二级编剧王宏亮称,红岩革命故事展演通过讲解员的引导和介绍,配合演员的表演,辅之大量的文物和史料,最后由讲解员加以总结概括,做到了继承与创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新的探索,值得推广和借鉴。”  

市委党校副校长张倵瑃说,如何把革命故事搬上舞台?如何让久远的党史走进新时代?如何让史料里的英雄站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还能被不熟悉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所接受?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回答了这些问题,并在展演中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力量,感受到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  

熟悉那段历史、熟悉那个场景、熟悉那些人物,红岩革命故事展演有青年人的认同感、新时代的使命感。马奇柯称,红岩革命故事展演要演出精彩,演成精品,要一直演下去。下一步,红岩联线将进一步加强与各高校的合作,在剧本、微视频、教材等延伸产品的研发上下功夫,将红岩革命故事展演打造成具有重庆特色的品牌思政课程,让红岩精神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子和干部群众。


来源:https://wap.cqrb.cn/detail?classId=10&id=608934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