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链式思维重塑人大监督体系

以链式思维重塑人大监督体系

日期:2022年05月10日 来源:重庆人大

  栗战书委员长指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起监督作用,这是国家制度设计上对人大的明确要求。”理直气壮行使监督权,既是权力,更是责任。人大监督不仅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本身也具有全过程监督的属性,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由若干个环节构成的闭环系统。

  综上所述,“闭环”是开展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要素,但这个根本条件很多地方人大却还没完全做到或未能形成规范体系,这极易导致出现虎头蛇尾的“半拉子工程”。如果人大监督只有头而无尾,在监督设计上短链、缺链、弱链,没有形成完整严密的“闭环”,就会出现“残环”现象,既影响监督质效,更影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可见,人大监督之短板、弱项存在于监督闭环中。可以说,构建监督闭环机制就是人大工作的“强基工程”。

  在目前人大监督中,还没有界定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缺失或监督不力应承担的责任,导致地方人大在实际监督中没有责任标尺,甚至还存在消极监督、监督“放水”现象。近年来,在经济领域有专家提出了“链长制”这一概念。所谓“链长制”,就是通过地方政府主要官员担任“链长”,以“补链”“强链”为目标的一系列制度设计。“链长制”实践为健全完善人大监督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比“链长制”,人大监督更为缺乏链式思维,迫切需要借鉴“链长制”的内在机理,对监督流程实施再造,构建一套有前有后、有头有尾、有因有果的工作闭环。

  在链式思维的指引下,人大监督的每一项监督议题都要全过程、每一个监督举措都应全链条,这关键是要做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文章,重点是要夯实代表工作基础,内外兼修共同打造监督闭环链,因应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需要,在监督的深度、广度、力度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务求监督实效。

  在“建链”中建出新体系。从人大监督的角度看,完整、高效的监督链,本身就是一个硬招牌。监督闭环机制设计之初,就是要构建完整的监督链条,延伸监督链条、拓展监督深度、抓好督促整改、健全反馈机制,形成人大监督的“施工图”“任务书”,以全链条监督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以工匠精神打造监督闭环,在执行力上求突破,努力把人大监督的过程打造成为一种无缝的闭环体系,确保所监督的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实现“系统重装、更新升级、集成突破”之目的。

  在“补链”中补出新功能。补链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薄弱环节,着力打通监督堵点、补上断点。要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挖掘制度潜力,充分贯彻“法无禁止皆可创新”的原则,整合提升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跟踪督办、工作评议等刚性手段,统筹监督优势资源,增强监督的硬度,彰显监督的权威,以组合拳叠加方式探索可靠、管用、持久的具体举措,通过打好“组合拳”实现全方位“链”通,避免出现借创新之名“走秀式”“忽悠式”的人大监督形式。

  在“延链”中延出附加值。延链就是要加强后续监督,“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没有后期的持续给力、追踪问效,监督便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告诉我们,议题的选择、情况的调研、审议意见的提出固然重要,但是抓好整改落实、促进问题解决才是关键一招。可以说,前期工作是基础、是前提,而后期却是关键、是重点。因此,要切实做好延链的工作,发挥延链的作用,紧紧抓住监督议题、交办事项,不放手、不松劲,不达到目的不罢休,切实以长链监督防止人大监督“一发了之”。

  在“强链”中强出执行力。强链就是要补钙质,强筋骨,不断增强监督的骨气、底气、硬气。底气来自党的要求、来自人民的授权、来自法律的规定。要加强顶层设计,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程序、监督过程、监督效果进行量化和评估,进一步细化和拓展监督对象的问责方式,倒逼监督对象正视、落实人大监督要求。一次成功的人大监督活动,应该是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的。人大监督工作既要重过程、更要重结果,直至取得让人民满意的实际效果、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才算告一段落。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本面,在监督闭环链构建中,要重点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主体作用。要注重调动各级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用代表发动选民,调动民主气氛,把做好代表工作作为完善人大制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特别是针对代表履职管理中存在的“宽、松、软”现象,要认真研究、强化措施、补齐短板、完善制度,强化代表履职考核力度,防止“哑巴代表”和“举手代表”,避免对国家权力资源的浪费,真正使代表成为人大制度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主体。唯其如此,监督才能见实效,才能推动更多问题得到解决。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人大监督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既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又要有打硬仗的坚定意志。这对重塑新时代人大监督体系,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监督者在当好“监督员”的同时,更要当好“组织者”,立足全局、着眼大局,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基于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人大监督议题“一盘棋”谋划、“全链条”推进,为人民群众展现了一个又一个“全链条”监督的实践范本。

 

作者|钱振华

编辑|朱苗 成鑫

来源|人民与权力杂志 https://mp.weixin.qq.com/s/jKQuRanJ6aRyuhzcD73FrQ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