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中国青年同此梦

100年,中国青年同此梦

日期:2022年05月13日 来源:重庆人大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去年,我们刚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我们又迎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一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中国共青团的历史功绩。

这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青年坚定信念、紧跟党走,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贡献力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站在时间此端回溯,百年前的烽火仍燎人须眉,却难掩星火璀璨,那些挺身直面烽火硝烟、小心呵护燎原星火的身影,依旧清晰无比。

停靠在浙江嘉兴南湖湖心岛的南湖红船(2020年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921年6月,青年毛泽东接到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通知。6月29日,他和何叔衡一道在长沙小西门码头,乘着暮色,登上开往上海的小火轮。

这场会议开天辟地、孕生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希望,其参与者大多是青年:最年长的何叔衡不过45岁,最年轻的刘仁静只有19岁,与会者平均年龄28岁,正巧是彼时毛泽东的年龄。

1922年5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中国青年运动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中国最早一批的共产主义青年,他们高举马克思主义炬火,将星星之火播往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中国青年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红旗漫卷西风。彼时,毛泽东34岁,周恩来29岁,贺龙31岁,叶挺31岁,刘伯承35岁,罗荣桓25岁,粟裕20岁,瞿秋白28岁……红军长征时,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普通战士平均年龄不足20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日之初升,为霞满天。无数青年挺拔的背影撑起了革命的天空,滚烫的热血染红了祖国的大地。他们之中,有刘和珍、陈延年、陈乔年、恽代英……他们之中,更多的人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和我们一般年纪,风华正茂。他们走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我们来时,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英雄虽逝,党旗飘扬。截至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其中,35岁及以下党员共2367.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4.9%。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新发展党员中35岁及以下党员占比均超过80%。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在红色的党旗下,在庄严的入党宣誓声中,中国历代青年相遇,同此“星火燎原”之梦。

以青春之身躯,让青春之共和国屹立世界东方

1950年,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同年6月,美国调动部队侵入朝鲜,同时,派遣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9月,在300多艘军舰和500多架飞机掩护下,美军登陆仁川,朝鲜半岛局势逆转,战火烧至鸭绿江畔。

打还是不打?对于新生的中国,这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毛泽东和党中央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终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为了祖国安宁,英勇的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如果我牺牲了,请你们代我给妈妈去一封信,让她老人家知道,她的儿子对得起她、对得起祖国人民。”“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这场立国之战中,全国掀起了四次参军热潮,大批海外游子选择归国参与祖国建设,数十万热血青年学生毅然投身到抗美援朝运动中。

在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万多名中华好儿女以身殉国,化为英烈,长眠朝鲜半岛守望祖国山河。他们中,有许多优秀青年,有21岁的黄继光、26岁的邱少云、28岁的杨根思、21岁的罗盛教……

“他们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这股“气”,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昂扬不灭的保家卫国豪情。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英雄的志愿军战士用血与骨铸就伟大胜利,写下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树立起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里程碑。

2014年10月29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进行安葬。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从2014年开始,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覆盖国旗,由运-20专机护送回国。这是共和国对英雄的礼赞,也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的有形传承。在各大视频网站,人们注视着英雄回家的旅途,当代青年与卫国英烈“隔屏相见”。“恭迎英雄回家!”“英雄永垂不朽!”“先辈放心,卫国有我!”在评论区的一句句留言中,英雄的精神默默传承。这是一场跨越70年的相遇,中国两代青年同此保家卫国之梦。

做好这件事,这一生过得就很有意义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屈辱的近代史告诉我们,唯有自强不息,方能家国无恙。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凭借其拥核优势,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核讹诈。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将帝国主义的卑鄙图谋击得粉碎。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新华社资料片)

这朵“蘑菇云”的研制队伍,主要由青年组成。邓稼先、朱光亚、于敏、孙家栋、程开甲……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放弃他人眼中更好的工作机会,放弃与家人的团聚,放弃自己的生命健康,毅然挺进大漠戈壁,甘愿风餐露宿、筚路蓝缕。

“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1950年,朱光亚牵头起草《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此时,他26岁。

“鹿希,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过得就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1958年,邓稼先得知原子弹的研制任务时,对妻子说出了自己一生的愿景。此时,他34岁。

……

这样的青年“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来时青丝去时已白。他们放弃了个人的享受,挺直了中华的脊梁,给后辈留下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再到改革开放,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夜幕深邃,方显星光璀璨。在这场伟大跨越里,中国涌现出一批青年“巨擘”,钱学森、黄旭华、袁隆平、顾方舟、孙家栋、南仁东……他们在祖国大地上写下“科技兴国”的壮丽诗篇。

如今,从“嫦娥”飞天到“蛟龙”入海,从“天眼”探空到“墨子”传信,从北斗组网到神威超算,从国产航母下水到歼-20列装部队……新时代,这些“大国重器”的研制一线,仍充满了年轻人的身影。无数个伏案苦思的夜晚,无数个扬眉吐气的瞬间,这一代中国青年与正值韶华的“邓稼先们”相遇,同此科技兴国之梦。

生命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

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山中烧炭,炭窑崩塌时他奋力将战友推出窑外,自己不幸牺牲。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作了演讲,号召大家为人民服务。自此,“为人民服务”出现在中南海的影壁上,出现在阅兵式的巍峨方阵里,更深深烙印在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中。

雷锋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在中国,永远不缺乏为人民服务的青年。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殉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热爱人民群众,热爱集体,关心战友。在部队生活2年8个月,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受嘉奖多次。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存起来的钱用来帮助受灾群众和家庭困难的战友,并常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部队驻地附近为群众做好事。出差时,他一上火车就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群众称赞道:“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在22年的生命中,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誓言。

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中国涌现出一大批深受百姓爱戴的公务人员。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执法为民的典范任长霞……爱人者,人恒爱之。在他们牺牲时,无数群众自发送行,挽幛如云。

进入新时代,在青年身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愈见其光辉。他们之中,有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黄文秀;有投身雪域边防,面对外军非法侵权挑衅行径,坚守大好河山,寸土不让,以身殉国的4名青年官兵——陈红军、肖思远、王焯冉、陈祥榕。他们之中,有1.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90后”医务人员,有当下各个社区涌现的防疫志愿者……

中国所有立足自身岗位、拼搏奋斗的青年,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化作炬火与“张思德们”“雷锋们”相遇,同此为人民服务之梦。

新时代青年:肩负使命,勇立潮头

百年匆匆,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拼搏奋进中,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新的伟大征程。复兴重任,已至当代青年肩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热情关怀青年、充分信任青年,鲜明提出党管青年原则,大力倡导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着力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推动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情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来自各行各业的大批青年志愿者在北京市抗击疫情一线默默奉献,从事核酸采样、物资运输、环境消杀等工作,在辛勤的志愿工作中度过自己的节日。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披荆斩棘、勇毅前行,以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傲立潮头:加入中国共产党、共青团,继承星火燎原之志者众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铁血钢枪践行“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者众矣;投身科研一线,在大国重器上镌刻爱国理想者众矣;献身公共事业,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业绩者众矣……在当代中国的亿万青年身上,那股爱国深情、卫国豪情、兴国热情,与先辈们一脉相传,百年时光不能让其褪色丝毫,更增其纯厚数分。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优秀足以告慰先辈——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青年冲锋在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这些大国工程现场,“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处处飘扬。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

在科技创新中,青年走在前列。“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在我国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青年勇担重任。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此外,“嫦娥”“天问”“神舟”等多支研发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岁到40岁之间。

在基层一线,青年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1981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1501个先进集体中,就有许多青年先进典型。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其中很多是年轻的面孔。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青年挺身而出,截至2021年,47万名“三支一扶”人员下基层,数百万青年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中国青年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也捧过先辈的梦想。“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盛典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站在天安门广场,高声宣誓。动人的承诺声一如晨钟,传遍天安门广场,传过毛主席纪念堂,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刻,一百年来,中国每一代青年的剪影悄然重合。星火燎原、保家卫国、科技兴国、为人民服务……这些梦想合而为一,铸成最崇高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此梦自战火中来,多艰、多难,却昂扬不灭。

此梦向将来漫溯,深沉、瑰丽,又豪情万丈。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期待青年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

百年沧桑,物换星移,我辈青年复兴中华民族之梦不移。无论多少个百年过去,中国青年永远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永远风华正茂,中华民族永远风华正茂!

100年,中国青年同此梦,定让中华民族傲立寰宇!

 

记者|周誉东

来源|中国人大网 http://www.npc.gov.cn/npc/kgfb/202205/02b136583b6045fa9c1e60cff2595981.shtml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