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交通强市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交通强市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年6月7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日期:2022年07月14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人大常委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把交通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并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为全国交通四极之一、重庆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我市交通建设创造了重大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交通建设摆在事关全局的突出位置。2021年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交通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陈敏尔书记明确提出要着力强通道、强枢纽、强网络、强产业、强治理,为我市交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交通强市建设推进情况报告作为今年监督工作的重点之一,依法推动我市交通强市建设,为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贡献人大力量。

  为深入了解我市交通强市建设推进情况,做好相关审议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了以常委会分管领导陈元春同志为组长的调研组,从3月上旬到5月中旬,通过召开片区座谈会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组织、精心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交通局等14个市级部门和企业的情况汇报;听取了主城都市区、渝东北、渝东南三个片区25个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汇报;赴两江新区、渝北区、高新区、巴南区、江津区开展实地调研,查看了我市部分交通强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听取了部分区政府的情况汇报和有关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调研组认真听取我市交通强市建设推进情况汇报,深入分析面临的困难、问题,形成相应的工作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交通强市建设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交通强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大力实施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高铁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做到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工作“一股劲”,努力实现内部互联互通、外部通道畅通,有力支撑“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交通强市建设成效明显。

  (一)服务国家战略效果不断显现

  加快畅通对外运输大通道,有力支撑重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中欧班列(重庆)累计开行量超8000列,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不断完善,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2.1亿吨,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315个港口。交通基础设施通达度、通畅性和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有力助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双城间高铁通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川渝间高速公路通道达到16个,川渝毗邻地区城际公交开行18条,11个“川渝通办”事项线下“异地可办”、线上“全程网办”,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行业治理一体化进程加快。

  (二)枢纽集聚辐射能力不断提升

  以全国唯一兼有港口型、陆港型和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果园港口岸正式获批,果园港二期及二期扩建完成,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有效承接寸滩港集装箱功能转移。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和江津珞璜物流园功能不断完善,铁路口岸和港口资源优势显现,加速打造重庆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进入主体施工,重庆新机场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铁路枢纽间衔接设施不断优化,铁路枢纽东环线、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龙头港铁路专用线等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

  “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全面铺开,加速落实“五年全开工、十年全开通”工作要求,普速铁路、枢纽站场建设有序推进,全市高铁在建里程929公里、营业里程839公里。“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839公里,出口通道增至27个,主城都市区全面进入“三环时代”。干线公路国评跃居全国第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6.5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200km/100km2,居西部第一。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加快建设,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1100公里,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400万标箱,水路运输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内河前列。“一大四小”运输机场格局全面形成,江北国际机场成为中西部首个拥有三座航站楼、实现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4,货邮吞吐量居全国第8。城市交通网络加速完善,轨道上的都市区正在加快建设。轨道交通“环+放射”骨架网络基本形成,运营里程达到417公里,在建线路14条、314公里,年内5号线北延、9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等有望建成投运,届时轨道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中心城区城市道路总里程超6000公里,公交线路达到800余条,有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四)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开行铁路定制公交化列车35对,中心城区2021年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687.6万人次,其中轨道交通日均达到300.6万人次。货运物流效率不断提升,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全市铁水联运完成到发量2162万吨,同比增长6.11%。

  (五)行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法治交通建设扎实推进,制修订实施《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重庆市公路管理条例》《重庆市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扎实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基层执法“四基四化”建设不断深化。审批服务推行“网上办”“预约办”“咨询办”等服务模式,推动审批事项“证照分离”全覆盖。加快“信用交通省”建设,制定《重庆市交通运输信用管理办法》以及六大重点领域配套实施细则,违法失信行为等治理扎实开展,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行业信用体系初步形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强化,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年行动,累计整改安全隐患16.9万个,改造危旧桥158座,拆解“三无”船舶1507艘,清理危货罐车2839辆。统筹疫情防控和交通发展,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六)行业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智慧交通加快发展,果园港智能信息平台投入试运行,实现单证电子化、道闸无人化、服务自助化,成为内河首家集装箱电子提货的港口。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加快建设,永川区百度自动驾驶西部开放测试基地二期项目、高新区自动驾驶示范服务项目均已建成投用,保税港区自动驾驶物流车示范运营项目正逐步扩大示范规模。渝湘高速复线、奉建高速等应用智能建造技术打造科技示范工程,建设BIM+GIS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综合交通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一期有序推进,数据资源共享交换系统、行政许可管理平台上线运行。更新或新增纯电动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含网约车)1.4万辆,注销老旧营运柴油货车道路运输证4万辆,完成货运船舶受电设施改造1120艘,建成102座码头船舶污染物固定接收设施、重庆港籍船舶全部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打造长江重庆段首个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涪陵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重庆高速“冷水弃渣场治理修复”入选重庆首届生态保护修护十大案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市交通强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与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市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交通运输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相比,我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综合交通网络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综合交通网络仍然存在短板,多向联通的对外运输通道还需加快完善,区域互联互通程度有待提高,枢纽一体衔接水平尚需提升。

  1.出渝大通道有待加快贯通。通道布局、通道资源配置、通道运输质量与效率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出渝高铁大通道仍是重庆交通最大短板,北向高铁未贯通,重庆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主要城市尚无250公里以上时速高铁直达。西部陆海新通道不畅,渝贵铁路因客运需求难以发挥货运功能,部分线路如川黔(利用率113%)、襄渝(89%)、达万(73%)运能饱和。成渝、川黔、达万等部分干线设施老旧,设计能力、技术条件整体偏低。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已成为长江上游综合运输大通道的瓶颈制约,实际年通过运量超过设计能力近50%,坝前船舶平均待闸时间达到190小时。民航空域资源紧张,缺乏旗舰型主基地航空公司,国际航线偏少,支撑重庆融入全球、引领西部开放能力有待加强。

  2.互联互通网络化不够,通达水平不均衡。一是我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还不够高。我市尚有8个区县未通普速铁路干线,16个区县没有铁路货运场站,铁路运输覆盖能力还有待提升。“两群”间交通联系通道偏少,互联水平有待提高。二是我市交通运输品质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市尚无8车道高速公路,特别是主城都市区进出城射线高速能力不足,车道偏少、拥堵常态化。全市二级及以上公路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比例仅为7.9%。嘉陵江、乌江骨架航道尚未实现高等级全线贯通,支线航道对我市航运贡献率不足10%。港口功能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性规模化散杂货码头数量偏少。三是城市内部交通网络不能适应群众便捷出行需求,轨道交通供给不足,轨道出行比例偏低,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不足1/3,低于北上广深等城市50%至60%水平。公路交通压力过大,部分干线公路拥堵严重,还存在待贯通路段和瓶颈路段。

  3.枢纽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交通枢纽是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和一体化运输组织的关键节点。我市交通枢纽布局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不够。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客运枢纽不能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中实现统筹,导致一体化衔接程度不够;二是铁路、轨道、机场、港口综合客运枢纽节点布局不优,衔接不畅,乘客在不同运输方式间换乘距离过长,不便利。支线机场开通航线有限,受客源、气候等因素影响,困难较大。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水平不高,没有充分实现运力衔接和组织协同,联程运输发展滞后,各种交通方式组合效应有待加强;铁路货场、港口与后方物流设施缺乏统筹布局,货运枢纽“最后一公里”衔接仍是瓶颈。例如龙头、新田枢纽港铁路专用线尚未建成,部分港口如洛碛、黄磏、新生等铁路专用线尚在规划阶段。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集疏运道路、洛碛作业区与渝长高速互通连接线、丰都水天坪集疏运道路等尚待完善。三是综合客运枢纽的配套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城市出入口交通拥堵问题突出。

  (二)交通高质量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强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还需加快,智慧交通提质升级发展相对滞后,运输服务品质有待提升,交通产业融合发展不够,行业治理能力有待增强。

  1.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压力大。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排放源,行业面临较大的减排压力。我市车辆保有量已超500万辆,交通运输领域2020年碳排放量占全市的14.6%,降碳压力大。我市交通绿色发展水平不高,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并且随着交通运输总需求的不断增长,污染控制和减排难度不断加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较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运输结构不尽合理,低碳运输方式发展相对滞后。我市公交出行比例低,货运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货运量在全市货运中占比达到84%,铁路、水运等低碳运输方式不足,铁路货运发送量占全市货运总量的比例仅为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应用推广不足,交通运输装备整体能效水平有待提高。我市营运车辆新能源化比例偏低,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处于持续增长阶段,减排难度不断加大。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技术有待加强,交通建设工程废弃物再利用效率不高。交通能耗、污染及碳排放相关技术能力和监测手段不健全,绿色交通统计监测体系尚不完善,行业推进绿色发展的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2.智慧交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我市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新技术运用不足,智慧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成渝高速加宽智慧高速、涪江智慧航道、重庆东站智慧枢纽站等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尚不成熟、应用场景不明确、盈利模式不清晰,交通企业大规模建设积极性不高。两江新区累计安装直联车载设备30余个,未在特定场景、特定领域快速提升C-V2X车联网渗透率;西部(重庆)科学城和永川区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应用试点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智慧交通应用场景智慧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二是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程度不高。交通运输数据的采集和汇总统计渠道较为繁杂,数据在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缺乏联通和共享。三是民生智慧交通建设亟待完善。群众出行智慧化水平不足,场站智能化服务水平较低。

  3.运输服务品质亟需提升。我市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总体供给水平不高,城市公交路权优先有待推进,轨道公交换乘接驳水平还不够高;无障碍、适老化等便民交通设施配备不够;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区域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运输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干支衔接、多式联运等公路普通货运服务能级有待提升,集装箱、冷链、危险货物等专业货运服务仍是短板。旅客联程运输和货物多式联运均处在起步阶段,综合运输协同能力较弱。

  4.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我市路衍经济、枢纽经济发展仍在起步阶段,交通与邮政快递、现代物流、旅游、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够。一是邮政快递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服务现代农业和电商能力有待提升,乡镇网点运输成本较高。二是运输物流领域,综合运输体系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网络存在短板,物流市场主体多小散,集约化程度不高,放管服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高质量旅游交通供给不足,供需匹配矛盾较大。尤其是在旅游旺季,交通运输网络能力与客源需求时空匹配矛盾冲突较大,交通易拥堵,管理维护难度大,品质体验不足。四是以汽车产业、轨道交通设备、船舶等运输装备和港口机械、工程机械等特种机械为主的交通装备制造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关键零部件技术缺失等问题,与交通强市建设目标要求有差距。

  (三)交通运输发展要素保障还需进一步加强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在资金、用地、审批等方面的保障能力有待增强,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

  1.资金筹集难度大。按照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领域投资量约6700亿元,需财政性资金约2000亿元,其中市级约1800亿元,区县配套约200亿元,资金需求规模庞大。国家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土地、财政、金融等各类政策不断规范、收紧,加之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采用PPP模式审批监管进一步严格,市区两级筹资压力持续增大,特别是部分区县既无发债空间,又无其他有效融资手段,几乎不具备承担重大项目建设能力。例如:对实行“市区共建”的交通项目,有部分区县即使仅承担征地拆迁资金,也难以筹集到位,最终仍需市级代筹。同时,中央将地方财政配套作为车购税资金补助的考核因素,若市级、区县财政配套不到位,则中央补助资金将无法全部落实,资金缺口将进一步加大。

  2.用地保障难度大。铁路、高速公路等线性工程建设用地手续普遍需报自然资源部审查,项目涉及沿线多个行政区域,全线整体报件协调难、周期长。此外,省道及以下公路包括农村公路不能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加之我市特殊的地形地貌,道路选址难度大。

  3.项目审批难度大。交通项目建设审批涉及多个部门,取得相关审批意见和许可周期长,特别是高铁、轨道、机场涉及国家审批,协调层级高,推进速度慢。以跨省高铁项目为例,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可研后,还要经过环评等9个初设要件批复以及相关协议签订、初步设计文件反复修改等环节。影响开工时间最重要的卡点就是取得环评、水保和通航批复,需分别报生态环境部、水利部、交通部审批,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周期较长。

  4.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交通人才队伍建设在结构、素质和分布等方面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的“人才队伍精良专业、创新奉献”有一定差距。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现代交通运输业高技能人才总量规模偏小,高精尖、复合型、新领域新业态专业技术人才较少。

  5.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市现行有效的交通领域地方性法规共12部,覆盖了铁路、民航、公路、轨道、公交、航道、邮政、港口等各行业,还有一大批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法规体系基本健全。随着新形势不断发展,新任务不断变化,交通运输管理也面临着不少新挑战。调研了解到,一是2011年6月起实施的《重庆市轨道交通条例》,多名人大代表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也认为需要修订,但由于涉及不同的部门,工作进展还不够快。二是2013年3月起实施的《重庆市邮政条例》,随着快递业务迅速增长,快递设施建设、快递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这些都需要给予规范。三是绿色交通立法研究不够,有关交通运输节能环保还需进一步规范。四是部分交通领域规范性文件存在与国家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不一致的内容,如《重庆市出租汽车客运办法》,关于出租车特许经营制度的规定需与国家最新要求相衔接。

  三、意见和建议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中央对我市交通发展赋予了新的发展定位,为重庆未来“两高”目标实现提供了更广阔发展空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加快建设“行千里、致广大”的交通强市,为全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交通保障。

  (一)着力补齐短板,加快优化我市综合立体交通布局

  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谋划全局,有力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优化我市综合立体交通布局。

  1.构建能力充分、级配合理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以统筹融合为导向,着力补短板、强衔接、优网络、提效能,强化高铁意识,发展高铁经济,发挥高铁效应,更加注重存量资源优化利用和增量供给质量提升,加快我市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能力充分、级配合理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2.提速打造面向国际、畅通全国的对外运输大通道。着眼国际国内大空间,统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加快构建对外运输大通道,形成贯通东中西、覆盖海陆空、连接海内外的对外交通布局,加快推动三峡水运新通道规划建设,助推重庆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3.不断提升市域交通互联互通、协同高效水平。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形成覆盖全市、城乡一体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充分发挥交通对国土空间优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一区”与“两群”1小时通道,实现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北形成高铁双通道、高速三通道格局,与渝东南形成高铁“零突破”、高速双通道格局。加速推动两群间铁路、高速公路直连直通,强化“两群”间互联互通,努力实现“两群”主要城市间1小时可达。

  4.构建绿色低碳、便捷舒适的城市交通网络。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绿色交通模式为主导的城市交通体系。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交通多方式协同,提高出行品质。

  5.构建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城市内外有效衔接。以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推动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融合,全面提升枢纽集聚辐射能力,高质量打造枢纽港城市功能新名片。综合客运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集中布局,实现空间共享、立体或同台换乘。加快综合货运枢纽多方式联运换装设施与集输运体系建设,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和物流综合服务水平。

  (二)延长交通产业链,加快推动交通多元融合发展

  牢牢把握“大融合”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区域间、方式间、网络间交通一体融合发展,以融合发展助推打造交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交通+”产业,形成交通行业变产业、交通产业带城镇发展的良好格局。

  1.交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聚焦装备制造、汽车产业

  重点领域,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航运装备、航空器等产业,做大做强交通建筑产业集群,加快交通建筑新材料的研发与推广,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交通产业链,培育城市经济增长新动能、新引擎。

  2.交通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以港口型、空港型、陆港型等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统筹建设国际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和物流服务网络,打造多元化、国际化物流产业体系。统筹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发展港航物流、高铁快运、航空物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和末端网络,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支持。

  3.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交通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交通网“快进漫游”功能,加强交通干线与旅游景区衔接,支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自驾游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好特色交通线路。

  4.交通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航空快递、高铁快递,推动邮件快件多式联运、全程运输透明化,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邮件快件装卸标准、跟踪数据等有效衔接,实现跨区域、跨领域和跨运输方式顺畅衔接。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提升交通治理服务水平

  坚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协作,提升客运服务品质和货物运输效率,深入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1.持续深化改革。一是健全综合运输管理体制。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与协调机制,持续深化铁路、民航、邮政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降费减负。二是提高行政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权责清单”制度,依法取消、下放、转移一批不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行政权力。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增强审批透明度。加强履职监管,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三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与交通强市建设任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2.大力发展智慧交通。一是建设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将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深度应用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提高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二是打破数据壁垒,提高数据共享程度。加强综合运输信息和物流资源贸易、安全监管等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平台之间数据对接,信息互联。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从公众应用角度出发,推动智慧交通建设和共享出行,让公众体验和感受到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等先进技术的便利和舒适,增强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四是注重科技赋能,超前谋划共享移动、汽车电动化、自动驾驶、新型公共交通、新型基础设施等先进领域交通发展。推动建设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机场、智慧枢纽。

  3.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一是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老旧设施更新利用,推广废旧材料再生综合利用,推进邮政快件包装绿色化、减量化,推进交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二是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优化运输结构,促进铁路、水运等低碳运输方式的发展。坚持统筹“油、路、车”治理,严格机动车全防全控环境监管制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模式;三是聚焦低碳科技,全力推动绿色生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装备能源结构转变,有力助推“碳达峰”“碳中和”。

  4.提升客运服务水平。一是持续扩大交通运输基础公共服务覆盖面。着力解决区域、城乡、群体差异,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通村组硬化路建设。加强无障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老幼病残孕等群体的出行;二是提高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品质。推进交通运输设施提质升级,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公交优先。推动城乡一体,扩大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创新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大力发展交通新业态新模式,倡导“出行即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实现“人享其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加强要素支撑,保障交通运输有序发展

  1.强化规划引领,保障交通建设用地。要积极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交通建设的空间支撑作用,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要留足弹性空间,对未来可能实施的区域性重要交通廊道等,以“留白”方式实行规划管控。要充分考虑重庆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强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底线约束,正确处理好交通基础设施与保护类空间和控制线之间的矛盾,优化项目选址。加强对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协调,争取交通强国建设在我市先行先试的用地政策支持。加快推动我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提档升级,依法公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环境保护控制有关信息,发挥数据资源赋能、服务交通建设、统筹决策支撑作用。

  2.强化资金资源保障。一方面,要立足我市交通运输发展阶段特征,优化我市交通运输财政资金的功能定位。要强化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财政可持续性约束,适应我市市情,做到宜公则公,宜铁则铁,宜水则水,宜航则航,避免盲目上马一些过渡超前项目。另一方面要坚持多措并举,健全投入保障机制,突出精准合理,优化支出方式,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要继续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优先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交通建设类资金。进一步深化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加强项目池、资金池、资源要素池对接,深化财政资金、政策资源、存量资产统筹。在规范融资行为、有效防范债务风险的前提下,争取金融、信贷机构债券、股权等融资支持。加快推进铁路征地拆迁标准修订,对征地拆迁补差资金筹集困难的区县,探索实行市级代筹机制。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预算,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和建设规模,防止盲目上项目,避免造成债务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严防项目资金沉淀、挪用,切实用好财政资金。

  3.提升交通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交通运输是重要的民生领域,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特别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的应急保障能力,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交通运输保障。

  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推进交通高端智库建设,完善交通专家工作体系。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打造素质优良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交通干部队伍,增强干部队伍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要求的能力。

  5.强化立法保障。加大交通强市地方立法研究力度,提早谋划,组织力量对照交通强市的要求和现行法律法规的条款进行梳理分析,对现行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是否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深入研究,对不符合放管服改革要求,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不契合交通强市建设要求的,涉及地方性法规的,要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立、改、废、释的处理意见,涉及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要及时启动程序及早修改完善。要加强绿色交通立法前瞻性研究,通过健全完善交通运输节能环保领域相关制度措施,完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为绿色交通立法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特此报告。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