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人大监督推动老有所养

璧山区人大监督推动老有所养

日期:2021年07月07日 来源:重庆人大

■ 连续4年调研视察 ■ 走遍全区33家养老机构 ■ 提出意见建议近百条

璧山区人大监督推动老有所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老有所养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对此,璧山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将其列为监督重点。4年来,璧山区人大常委会始终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要求,持续发力,为推动全区养老工作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代表关注养老问题

“我在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第一个提出了应对全区人口老龄化的建议。”2017年,时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代表刘华告诉笔者。

刘华的建议引来了“连锁反应”,关注养老问题的人大代表越来越多。

在第二年的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区人大代表、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副护士长童立纺提出《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建议》。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2名区人大代表分别对加强公办敬老院管理和加强敬老院护理人员的配备提出建议。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邓胜超、张果等17名区人大代表(含附议代表)提出了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向社区延伸、重视村(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等5件建议。在今年召开的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汪强等5名区人大代表又就加大财政经费投入、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管理等提出5件建议。

“人大代表连续4年在会议期间围绕养老问题提出代表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将部分建议确定为了重点督办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钟昌群表示。

监督发力调研全覆盖

围绕养老问题,4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了持续监督:2018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强带队调研全区养老服务情况;2019年,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达宪带队对全区“老有所养”工作开展调研;2020年,彭达宪带队视察了全区“孝心食堂”运行情况;今年,陈强再次带队调研了全区养老服务工作。

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区内各养老机构,全面了解相关情况。

在河边镇敬老院,调研组询问敬老院有多少张床位,入住了多少老人,他们的一日三餐吃什么,半失能和失能老人怎么护理,敬老院管理还存在哪些困难等。

在重庆合展至亲养老服务公司(民营养老机构),调研组查看了老人们的房间及配套设施,详细了解了机构的收费标准、运营状况。

在区人民医院老年护养中心,围绕医养结合思路,调研组详细了解了中心的发展情况。

“部分房间的环境卫生比较差,老人们的膳食质量有待提高,管理制度执行效果不够好。”调研组在查看部分敬老院时一针见血指出问题。

在丁家街道,调研组发现,辖区内共有4家养老机构,其中3家处于亏损状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比较困难。

调研组提出,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的指导和帮助,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充分激发社会养老机构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全区养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连续4年,区人大常委会调研视察组走遍了全区33家养老机构(含敬老院),覆盖率达100%。先后有48名区人大代表参加调研或视察,特别是今年有20名区人大代表主动报名并参加了调研,代表们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多达99件。

加大投入提升养老水平

“投入5000余万元对16所敬老院进行了适老化改造;预计近3年内将投入财政资金5000余万元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等工作;近5年安排179.5万元资金每年为8500名特殊困难群体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区财政局负责人在今年的调研座谈会上如是汇报。

据了解,在璧山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全区已初步形成了高端、普惠、兜底、社区居家养老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已经引进了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重庆合展至亲养老服务公司等4家专业化的养老机构参与养老服务工作,基本实现了高端有引领、社会有服务、兜底有保障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并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通讯员|王禧华

编辑|朱苗 常畅

相关区县: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