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一体化 共谋新蓝图

同城一体化 共谋新蓝图

四川广安重庆北碚两地人大协力推进互联互通
日期:2021年10月11日 来源:重庆人大

  9月14日至15日,四川省广安市、重庆市北碚区两地人大就交通互联互通工作开展联合调研视察,并举行第二次主任联席会议,总结2021年合作工作,共商2022年合作计划,协力推进两地同城一体化发展。

  协力联合

  聚焦推动交通互联

  “要继续推动西渝高铁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渝广城际铁路环线、渝广同城大道、华蓥山旅游天路(天池-石林-宝顶-金刀峡)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成为造福两地人民的‘连心桥’‘幸福路’。”

  “要共同呼吁争取上级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快推动西渝高铁、渝武扩能等重点项目建设,使之早日成为‘产业路’‘民生路’。”

  ……

  9月13日,广安、北碚两地人大常委会联合开展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情况调研视察,先后前往广安市华蓥市和北碚区歇马街道实地踏勘了西渝高铁设计线路及广安站、北碚南站选址情况。在调研座谈会上,广安市和北碚区交通、发改、规划与自然资源等部门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两地交通建设、运输工作和“十四五”交通规划情况,与会人大代表就推动两地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

  据介绍,去年9月,广安北碚两地人大积极服务中心大局,签订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协同推动两地一体化发展,并就交通互联互通情况开展了联合监督。一年来,两地人大常委会分别采取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方式,协同推进西渝高铁、成渝中线、城际铁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

  目前,西渝高铁北碚南站、成渝中线科学城站、铁路枢纽东环线(北碚段)、市郊铁路重庆至合川段一期工程(北碚段)、渝武高速扩能(北碚至合川段)和渝遂高速扩能(北碚段)等已相继启动建设,预计将在“十四五”期间建成通车。西渝高铁广安站、北碚南站建成通车后,广安到重庆仅需22分钟,将提升四川、重庆毗邻地区互联互通能力,有效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广安、北碚融合发展。

  再续新篇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9月14日,两地人大召开协同助推广碚一体化发展暨主任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2022年合作计划,确立了2022年两地将聚焦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联合调研视察等监督工作。同时,立足换届后代表履职需求,开展代表异地互动式培训交流,促进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此外,两地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以及常委会各工作部门可以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或者实际工作需要,自主协商确定工作交流选题,全面深入开展交流合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北碚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地人大联合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视察,是服务中心大局、依法履行职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务实行动,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落地实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举措。

  务实谋划

  助力碚广同城一体化

  广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将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川渝两省市联合实施方案,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加快建成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仪表示,“碚广”合作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烨说:“川渝一家亲,碚广手足情”,希望两地人大努力践行全过程民主,以新思路新风貌新干劲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大联动调研视察力度,拓展两地合作深度,强化交流切磋密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用心唱好“双城记”,共同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出实招、增实效,促进两地人大履职合作交流共同迈向新高度新台阶。

  下一步,两地人大常委会将认真梳理本次联合调研视察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转交两地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办理,并分别形成四川省、重庆市人大代表建议,共同呼吁,合力推进两地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动广碚经济社会发展同城一体化,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新成效。

 

  小贴士

  什么是同城化?

  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同城化”不是“同一化”或者“同体化”,也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式。

  同城化使城市发展“短处变长,长处更长”后在发展战略上的一个转变,即从完全竞争转向区域合作。实施同城化发展,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开拓共同市场,促进分工协作,在更大范围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提升城市区域的竞争力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特约记者|汪纪梅 通讯员 周洪琴

编辑|朱苗 常畅

相关区县: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