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的鲜明印记

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的鲜明印记

日期:2021年10月12日 来源:重庆人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要“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切实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创新代表工作方式,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全力支持和服务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代表工作水平,在新时代人大工作画卷中留下了一个个鲜明印记、一页页绚丽篇章。

2019年6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委员长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具体措施》,从涉及代表工作的11个方面提出35条具体措施。摄影/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探索建立与列席代表座谈机制

求实创新的典范

“大家对基层情况最熟悉,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最了解,对人民群众的呼声感受最深切。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工作、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大家有哪些意见建议,可以畅所欲言。”2018年8月29日下午,栗战书委员长主持召开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会。

探索建立与列席代表座谈机制,这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密切同全国人大代表联系、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重大创新之举。

“人大代表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是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是国家对我们的期望。”参加座谈会的刘蕾是连任三届的“老代表”,也是赫哲族唯一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回顾10多年来的履职历程,她感触颇深,“这是从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以来,第一次由委员长近距离地和代表交谈了解情况,让我们感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代表的重视。”

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召开13次与列席代表座谈会,共有660名来自基层、来自一线的代表参加。代表们结合履职实际,说感受、谈体会、提意见,积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

座谈会既通“天线”,又接“地气”,架起了一座高效畅通的民意桥梁。

栗战书等常委会领导同志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对于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或“马上就办”,或深入交流,或推动解决。

例如,与列席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座谈时,对于全国人大代表黎霞提出的“全国人大等相关单位在通知代表本人参加履职活动的同时,最好能够把通知发给代表所在单位”的建议,栗战书委员长“现场办公”,明确要求常委会办公厅相关部门改进工作。

两个月后,当官启军等代表接到参加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的通知时惊喜地发现,全国人大同时将通知抄送给了代表所在单位。

通知充分吸纳代表建议,特地对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单位支持代表履职等作了说明和要求。

“有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支持,有了我们所在单位的支持,我们为民履职尽责就特别有动力、特别有积极性。”官启军说。

与列席代表座谈“常态化”以来,代表提出意见建议多达数百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相关部门“照单全收”,认真对待认真研究,全部交由相关承办单位办理。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努力提高办理实效,并逐一向提出意见建议的代表通报办理情况,受到代表们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大家普遍认为,常委会领导同志带头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理念贯彻到具体工作中,推动形成新时代人大工作良好风尚,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求实创新的典范。

密切联系代表

切实做到真联系,取得真效果

“老周、洪亮,你们好啊,我是专门来看看你们的!”2021年3月9日下午,栗战书委员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专程来到江西代表团住地,看望全国人大代表周萌和李洪亮,听取意见建议。

栗战书委员长直接联系六位全国人大代表,其中就包括周萌和李洪亮。三年多来,栗战书委员长以身作则,主动开展联系代表工作,关心大家的工作、生活和履职情况。

密切同代表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力推进联系代表工作,进一步密切常委会组成人员同代表的联系。

在栗战书委员长等常委会领导同志的示范带动下,常委会组成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增强联系实效,拓展联系深度。

目前,常委会组成人员共直接联系439位全国人大代表,其中16位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联系92位代表。大家不仅通过电话、微信、信函等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还通过实地走访察看,邀请代表到办公室谈心谈话,与代表一同参加执法检查、调研等方式,征求代表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也纷纷探索建立起联系相关领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代表的工作机制。

截至2021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增加到22个,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设立5个基层预算审查监督联系点。

这些联系机制的建立,拓展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人大立法、监督工作的渠道,搭建起广泛听取代表、群众意见的“直通车”,让社情民意直达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走向会场。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鑫

 

随着联系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国人大常委会与代表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常委会工作中代表参与度越来越高,代表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得以更好发挥,切实做到真联系,取得真效果。

代表家站“遍地开花”

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

走得更近、联系更紧

进“站”入“家”,是人大代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方式。

2020年10月14日,栗战书委员长与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的51位全国人大代表座谈,聚焦人大代表如何更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更好发挥作用。

栗战书委员长指出,全国人大代表要主动经常参加当地代表小组、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的活动,不断丰富和拓展联系群众的渠道、方式、内容。

近年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导下,各级人大普遍建立起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目前,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活动室在全国“遍地开花”,多达22万余个,搭建起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人民群众在哪里,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和代表活动室就建在哪里。北至黑龙江漠河北极镇,南至海南三沙永兴岛和赵述岛,都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点。

依托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目前许多地方都建立了服务代表履职的网络平台、代表履职App,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充分发挥代表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9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局长傅文杰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和代表活动室,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不少地方延伸到社区和行政村,有效发挥了“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的功能作用,为代表履职搭建了立足基层、贴近群众、覆盖城乡的重要平台,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走得更近、联系更紧。

代表议案建议

实现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

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主要形式。栗战书委员长强调,代表的意见建议是在深入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呼声。要认真研究、积极回应代表关切,努力实现代表议案建议内容和办理高质量。

十三届全国人大以来,全国人大代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履职担当,积极参与管理国家各项事务,每年提出大量议案建议。

2019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们提出491件议案和8160件建议。2020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们提出506件议案和9180件建议。2021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提出473件议案和8993件建议。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些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反映民情社意,汇聚民智民力,是14亿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和期盼。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承办单位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要求,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扎实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推动议案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努力让人大代表满意,也让人民群众满意。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周文涛等30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修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议案,目前修订法律的议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温娟等66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于今年4月至9月完成实地检查。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通报的办理结果看,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建议总数的比例维持高位,达到七成以上。

推进代表议案和建议高质量办理,积极回应民生关切,赢得了代表们的点赞。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谢宝禄提出的关于资本市场支持担保机构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建议,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这令他感触很深:“担任人大代表几年来,我深切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在全国人大代表党永富看来,各承办单位对人大代表建议非常重视:“我提的建议全部得到及时答复,对于一些建议中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充分说明原因,令我十分感动和满意。”

参与常委会工作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不断拓展代表参与常委会各项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

立法是人大的重要职责,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扩大代表对立法工作的参与,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9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主任童卫东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保障人大代表更多地参与立法,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利于立法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童卫东介绍,从2015年起,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审议法律案,今后也会是常态,人大代表通过参加大会审议法律案,直接行使立法权。同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中,代表从提出立法议案、建议,参加立法调研、论证,到列席常委会会议,深度参与常委会立法各环节各阶段工作。

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邀请和组织代表广泛参与监督工作。9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翟炜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仅2020年,就邀请500多人次代表参加执法检查、工作调研、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等工作,让监督工作的民意“含金量”大幅提升,更加符合实际、顺应民意。

2021年8月12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视频连线方式视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摄影/董俊良

 

“担任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我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多次参加全国人大代表专题培训和视察调研等活动。”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马瑞燕切实感受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以来,代表们深入参与到了常委会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学习培训

从“全覆盖”到“全天候”

学习培训,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提高代表工作整体实效的重要途径,是人大常委会做好新时代代表工作的基础性工程。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和改进代表培训工作,从最初实现基层代表培训“全覆盖”,到根据代表需求量身定制,实现培训内容“精准化”,再到创新推出线上培训方式,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培训“全天候”,推动培训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专业性强,要求高,这给新任代表的依法履职带来不少挑战。就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开设专题培训班,满足代表们的实际需求。

方兰是来自陕西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2019年参加了“预算审查监督”专题学习班。她说:“主讲老师都长期在专业实践部门从事领导工作,他们的授课不仅聚焦预算管理、工作报告这些专业性工作,更重要的是将实践中的感悟和心得倾囊传授,现场直接解答代表的履职困惑和实际问题,教会代表们在预算审查监督中练就‘火眼金睛’。”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大常委会探索“云上办学”,创新开设全国人大网络学院,课程突出人大特色,涵盖各领域各方面。如今,线上线下培训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不仅扩大代表培训覆盖面,而且满足了代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切实提高了代表们的履职水平。

2021年7月13日-1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21期代表学习班在京开幕,158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科技强国建设”专题参加学习。摄影/杨硕

 

代表们表示,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了政治站位和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今后一定会把根深扎于群众中,练好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功,号准群众脉搏,汲取群众智慧,多提接地气、惠民生、有实效的议案建议,竭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制定“35条具体措施”

把握规律总结经验,健全

完善新时代代表工作制度机制

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离不开制度的保驾护航。

在实践探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遵循和把握代表工作规律,着重加强代表工作制度建设,用顶层设计推动代表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人大工作、人大制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9年6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委员长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具体措施》,从涉及代表工作的11个方面提出35条具体措施。

“35条具体措施”干货满满,包括“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工作的领导”“深化和拓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继续扩大代表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参与”“高质量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等内容,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大代表工作的经验做法和一些新的探索。

“内容很全面,切实可行,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视,也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走向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认为,把“35条具体措施”做实了、做好了,代表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会更加彰显生命力。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包括“35条具体措施”在内,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关于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全国人大代表机制的意见等代表工作方面文件达9件之多,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在制度的规范、保障和引领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必将推动代表工作更好适应时代要求、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在新征程中开创新局面。

 

记者|李小健

编辑|朱苗 常畅

来源|全国人大 https://mp.weixin.qq.com/s/KKNiwoBk2GAdpQEonwVmQg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