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智能监控 保障用电安全
铜梁区人大常委会监督电力工作见成效
“将区社会治理中心和应急管理局视频信号引入能源数据中心后,上半年抢修到达现场平均时间同比减少8分钟,抢修效率明显提升;通过开展树障监控,因树障引发的停电故障同比减少56%……”日前,铜梁区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铜梁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办理,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促进区社会治理中心、应急管理局、区供电公司共享资源,将视频信号接入能源数据中心,利用智能监控系统,有效避免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提升了安全用电能力。
开展执法检查摸清底数
2020年3月,铜梁区人大常委会启动《重庆市供用电条例》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组深入相关镇街和部门,了解该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并实地查看城区电网已改造老旧小区、相关村(社区)、变电站以及供电公司调控指挥中心,详细了解供用电现状。
“北郭变电站旁有关单位在项目建设施工中堵塞了浸水湾水库的天然泄洪通道,致使暴雨来袭时上方泄洪无法流出,最终沉积并淹没了110千伏北郭变电站附近电缆隧道及电缆沟道,存在汛期洪涝灾害安全隐患。”
“个别农村用户存在新修建房屋与电力线路水平安全距离不足或在电力线路垂直下方的情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执法检查组将检查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形成5大类17小类问题清单,在铜梁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如实进行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经过认真审议,提出抓实电网规划建设、加强设施监控管理、提高供电服务质量等审议意见,交区政府研究办理。
跟踪监督提升办理质量
铜梁区政府高度重视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积极做好审议意见办理工作,并如期将办理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为提升审议意见办理质量,铜梁区人大常委会多次深入相关部门和镇街,对办理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了解各阶段办理进度。
通过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浸水湾水库原天然泄洪通道功能已恢复,北郭变电站汛期洪涝灾害危险已经排除;区供电公司对电力架空线路、电缆线路、配电设备开展各类巡视、督查等,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300余件次;定期对树竹清障,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启动推广鱼塘硬隔离保护措施安装和漏电保护器安装工作,共计完成883处鱼塘隔离治理,安装漏电保护器7.1万户……
创新举措保障安全用电
为及时发现并处理供用电隐患,提升应急抢修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用电安全,铜梁区政府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探索“供电公司+社会治理中心+应急管理局”多部门、多专业协同配合,在充分论证数据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等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能源数据中心数据接入标准,建立专用传输通道,将社会治理中心、应急管理局视频等信息引入到能源数据中心,目前共计接入视频信号源、温感信号源2700余个。
为了解视频监控信号共享情况,铜梁区人大常委会再次到区供电公司进行调研。
“通过区社会治理中心和区应急管理局视频共享,故障抢修监管更严格,树竹障碍清理更及时,外力破坏控制更有效,应急指挥方式更科学。”铜梁区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17日,安全监控人员在区能源数据中心,通过视频监控到110KV金泉东西线#12-#13塔导线下方有混泥土泵车在浇筑轻轨桥墩,泵车臂邻近导线,值班人员立即通知输电班到现场勘察。通过现场实测,泵车臂距导线仅2.1米,已经远低于110KV线路5米的垂直安全距离,若继续工作,泵车臂将随时可能遭遇线路对其放电,造成线路跳闸及作业人员触电事件。输电班立即进行现场处置,避免了一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
“供电公司能源数据中心与社会治理中心、应急管理局有机融合,有效提升了电力设施维护、供电安全及保障能力,区人大也将持续关注,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用电‘安全线’。”铜梁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说。
通讯员|李川
编辑|朱苗 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