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让农业生产回归“绿色”
自今年3月启动评议政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以来,铜梁区人大常委会成立工作评议领导小组及5个调研组,深入基层察实情、摸实底;听取审议区政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以钉钉子精神监督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深入基层察实情
今年3月24日,铜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叶永海带队到二坪镇二郎村、隘口村等地,了解当地产业发展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拉开了全覆盖走访调研工作序幕。
调研组以听取汇报、走访调研、随机抽查、座谈讨论为主,辅以查阅资料、制度研究、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调研,力求精准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今年3月至5月期间,调研组在听取区农业农村委、区生态环境局等11个部门相关工作汇报的基础上,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队,全覆盖走访调研全区28个镇街,召开座谈会28场次,查阅了大量资料,详细了解全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总体上看,区政府在农药化肥减量、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废弃农资包装回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调研组对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上下联动找差距
按照市、区人大统一安排,各镇街人大结合各自实际情况,积极行动起来,分别对本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开展调研和评议。
“群众普遍反映不知道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际应用率低。”“水产养殖污染防治仅停留在禁止肥水养殖层面,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建设滞后。”
调研组发现,基层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视不够,保障机制不完备,以致于重点任务落实仍有难度。
5月24日,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听取了区政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报告,并结合区人大常委会调研情况,对报告进行了集中评议。
区人大常委会从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地,突出工作重点、推进科学防治,强化政策支持、促进绿色发展,深化宣传监管、营造良好氛围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连同区镇两级人大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一并交区政府研究处理。
“区政府赓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针对反馈的每一项问题都明确了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区政府相关部门表示。
聚焦问题抓整改
为推动问题整改、促进工作落实,8月2日,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专题询问会议。
“怎样压实镇街、村社、规模业主及一般农户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如何把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落地做实?”会上,9名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突出问题接连发问。区农业农村委、区生态环境局、区畜牧业发展中心等部门负责人逐一应答。
在平滩镇四方村管汝文淡水养殖场,“三池二坝”尾水处理设施即将建成投用;高楼、维新、二坪等镇有机肥生产、食用菌生产、生物质燃料生产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正有序推进;全区20头生猪当量及以上的1166家畜禽养殖场全覆盖实施了粪污资源化利用改造,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在区人大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边评边改初见成效。
叶永海提出,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要加强对被询问部门答复问题的督办落实力度,真正推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记者|陈越 通讯员 姜汝彬
编辑|朱苗 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