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制度自信 进一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制度优势

坚定制度自信 进一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制度优势

日期:2022年11月08日 来源:重庆人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逐步确立了我国的国体、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通过各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根据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任务,完整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坚定制度自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气。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独特优势,凸显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创新能够保障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冲击的制度基础,将发挥制度优势与应对风险挑战相结合,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制度建设的关键目标,加快建立健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和判断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指标,深入基层、汇集民智,使治理增效、为治理赋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要发挥好法治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我们党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依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

要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坚持好、巩固好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又要完善好、发展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充分说明,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推进制度建设的系统化与整体性,持续探索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良性互动的有效措施,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促进制度体系和治理机制协同高效,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作者|陈懿(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编辑|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