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开麦|江志斌:璧山将努力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一把手开麦|江志斌:璧山将努力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日期:2023年01月15日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近日,重庆市人大代表、璧山区区长江志斌做客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发布“新时代 新征程 新重庆——2023重庆两会会客厅”系列访谈,就璧山区加快打造城乡融合新范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在过去的2022年,璧山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等重大机遇,紧扣“两高”愿景,锁定“五新四城”目标,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江志斌介绍,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0亿元,保持在合理区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1.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7.8亿元,结构进一步优化;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260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2.8%,继续保持净流入态势。

访谈现场。邹乐摄

访谈现场。邹乐摄

江志斌表示,2023年,璧山区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五新四城”。具体来说,主要就是在聚焦主导产业,推动补链成群、提升制造业能级;强化科技赋能,培植创新沃土、增添发展后劲;积极扩大内需,挖掘发展潜力、提振市场信心;发展数字经济,催生新兴业态、释放经济活力;着力深化改革,支持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乡村振兴,书写三农新篇、实现共同富裕;深化对外开放,畅通内外循环、构建开放格局;立足生态宜居,推动绿色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等十个方面展现新作为。

江志斌介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五新四城”是璧山未来工作的主要任务。打造“五新”样板包括: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成为重庆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策源地;打造制造业发展新引擎,成为重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新的动力源;打造城乡融合新范例,成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板;打造营商环境新标杆,成为全市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优选地;打造对外开放新门户,成为重庆内陆开放新高地。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必须做好。”江志斌说,就璧山而言,要在书写三农新篇、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展现新作为,努力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具体而言:璧山要发展高质高效农业、建设宜居宜业乡村、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发展高质高效农业

始终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继续实施垦造水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1.76万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选育推广农业新品种,扩大智慧农机补贴比例和范围,推动山地丘陵特色智慧农机试验示范。提升葡萄、樱桃、金丝皇菊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积极发展璧山兔、清水鱼、褐菇等高附加值特色农业,新认证绿色食品15个、重庆名牌农产品5个。以“一园多点”模式拓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范围,实施一批具有较强牵引带动效应的示范项目。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启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5个,力争纳入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辐射区。

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打造“农文旅体康、吃住行购娱”全链条生态,加快推进“云雾花涧”“茅莱仙境”“研学小镇”“乡愁二郎岗”“石伞云遮”等项目,建成万亩梯田核心区及江家坪、花仙子·万花园等一批艺术院落、亲子乐园。有计划新建一批“四好农村路”、生产便道、入户道路,完善乡村振兴驿站功能。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管护”长效机制,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推进美丽宜居示范镇、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建成市级绿化示范村2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0个,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170户。开好“三级院坝会”,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激发群众自治活力,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

访谈现场。邹乐摄

访谈现场。邹乐摄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的资产运营管理。推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引导工业企业将部分生产环节向农村延伸,鼓励打造“振兴车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万元以上。扩面推进“三变”改革,促进“三社”融合,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试点开展宅基地盘活利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经营,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80%以上。

此外,璧山区还将继续擦亮“璧玉计划”人才品牌,加大乡村振兴人才供给,重点引进农业生产经营、乡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类人才”。以乡情为纽带加大乡村人才回引,培育乡贤文化,凝聚乡贤资本,激活乡村振兴的“造血”功能。总体而言,璧山区将铆足干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建设农业强国而贡献力量!

江志斌介绍,经过综合的分析研判,璧山区确定了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的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力争突破千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8%左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记者|刘政宁 周小平

编辑|常畅

审核|曾珠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