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代表这样建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代表这样建言

日期:2023年03月07日 来源:重庆日报、公民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举行专题记者会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代表这样建言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举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专题记者会。全国人大代表蓝庆华、朱华荣、王志杰、钱建超围绕主题,就如何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建言献策。

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全国人大代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蓝庆华:

聚焦“四大关键”构建产业新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蓝庆华介绍,重庆将聚力“四大关键”,提升产业能级,加快构建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一号工程”为统领

蓝庆华称,重庆是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行业。重庆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为统领,聚焦“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数字经济、科创生态”四大关键,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数字新动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绿色新模式,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产业结构方面,建设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战略安全性为特征的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蓝庆华说,建设以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两大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绿色食品、现代轻纺等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技、卫星互联网+等高成长性未来产业集群,力争到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8%。

同时,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重要产业链“备份基地”,通过央企带动重点民企联动,打造全国重大生产力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备份基地”。

培育产业链“领头羊”

产业组织方面,建设企业竞争力强、产业链完整和集群优势明显的现代化产业组织体系。蓝庆华说,畅通产业链“微循环”,围绕33条产业链中尚处空白及发展不足环节,分链条引进实施补链强链项目。力争到2027年,12条主要产业链“尚处空白”与“发展不足”环节占产业链全部关键环节比重降低至50%以下,领军“链主”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保持总体稳定。

此外,培育产业链“领头羊”,迭代升级领军“链主”企业“一企一策”推进机制,建设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力争到2027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50个以上。

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

数字经济方面,建设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化治理“三化融通”的现代化数字经济体系。蓝庆华说,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力争到2027年,规上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全覆盖,新建50个智能工厂、500个数字化车间。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深入实施软信产业“满天星”计划,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软件化封装、实体化应用。力争到2027年,软信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芯屏端核网”数字产业规模达1.4万亿元,打造250个以上智慧应用场景。

科创生态方面,建设以多类别主体、多样化路径和多种创新模式协同演化的现代化科创生态体系。蓝庆华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量子通信、生命科技等新技术,提供从小试、中试到量产、迭代的场景服务,以数字赋能产业升级。

此外,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构建“综合型+专业型”研究院矩阵育苗体系,建设一批中小企业集聚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利益链“五链耦合”,生成一批又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

汽车产业转型带动产业格局重塑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介绍如何通过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来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力强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共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对长安汽车而言,既是责任,更是使命。”朱华荣认为,汽车产业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主导产业、核心产业、优势产业,也是成渝地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推进产业发展协同协作的标杆领域之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将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上实现更大突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实现新突破,重塑产业格局。

数据显示,川渝两地共有整车企业45家,各级配套商达到1600多家,年产值超7000亿元,汽车年产量近300万辆,占全国比重达到12%。朱华荣认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带动力将重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格局。

产业链龙头发挥引领作用

长安汽车是重庆产业的名片。

朱华荣介绍,长安汽车正在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力争到2027年,实现430万辆规模,其中新能源汽车突破270万辆,占比约65%。

在朱华荣看来,长安不仅要自己发展好,还要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大家一起好。当前,长安正加快推进“香格里拉”和“北斗天枢”计划。联手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高端智能电动品牌阿维塔科技。该品牌未来将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品牌渠道建设。

数据显示,长安汽车川渝地区供应商258家,占比29%,2022年产值487亿元(未税),占总采购额48%。

共建汽车产业科技生态圈

创新离不开科技。

“长安汽车与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汽研等川渝两地知名高校、企业保持紧密协作。”朱华荣说,通过联合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任务、联合开发、委托开发、技术服务、共建科研平台、资源共享等多元化合作方式,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长安还以科研平台和创新主体为抓手,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新能源、芯片设计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对外合作,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长安汽车将进一步吸纳川渝两地科技创新资源、高精尖科技人才加入,不断在基础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带动川渝两地区域协同创新,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共建汽车产业科技生态圈。

数据显示,长安汽车联合川渝相关校企,承接并实施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等科研项目30余项。长安汽车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研发、制造体系能力优势,通过政企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对重庆市存量优质产能资源的结构优化和充分利用。以掌握核心技术和优化成本结构为导向,适度垂直整合,发挥主机厂的牵引作用,围绕新能源、新动力、新技术构建市场化的智能制造共享平台,促进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构建,并带动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

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全国人大代表、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

把产业科创作为创新主阵地

 

全国人大代表、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介绍,涪陵区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十百千”产业和经济量级。

王志杰称,涪陵区将力争到2027年,形成百亿企业超10户、上市企业10户,100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0亿GDP,1000亿工业增加值、4000亿工业产值的“十百千”产业和经济量级,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科创、开放合作”三个高地和“城乡融合、绿色转型、高品质生活”三个示范区,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

王志杰介绍,涪陵区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2022年,该区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295亿元,在全市建成首个材料产业千亿级集群,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气532亿方、创全国纪录,新增百亿级企业1户、总数达到6户,工业“双百”企业、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数量均居全市区县第一,培育形成新时代涪陵工业“18朵金花”。

下一步,涪陵区将聚焦助推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围绕全市“2+6+X”产业集群,精准对接全市33条重点产业链,深入落实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加快构建“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努力实现工业增加值、领军企业、上市企业、智造企业、研发创新“五项倍增”。

加快建设产业科创高地

王志杰表示,涪陵区坚持以“科创+产业”为导向,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通过与中科大、北理工、香港科大、华峰集团、卡涞科技等深化合作,引进高端研发机构15家,攻克了从页岩气中提取氦气、尼龙66用己二腈、碳减排催化剂等一批“卡脖子”技术,高性能塑料及树脂集群入选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

下一步,涪陵区将坚持把产业科创作为创新主阵地,围绕构建“1+2+3”产业科创体系,全力推动涪陵高新区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建设白涛新材料科技城和慧谷湖科创小镇,紧扣绿色低碳及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科技3大产业方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努力实现科创投入、科创产业、科创平台、科创企业、创新人才、创新生态“六个突破”。

加快建设数字经济集聚区

王志杰说,涪陵区坚持以数字化为引领,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步伐,华峰化工获评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太极涪陵制药厂入选全市灯塔工厂种子企业,首创中国榨菜指数平台获评全市经济改革创新案例,培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6户,5户企业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总数达到68个。

下一步,涪陵区将坚持以数字变革引领制造业全方位转型、系统性重塑,集中力量打造榨菜、中医药、页岩气、新材料、烟草、智慧矿山等具有涪陵标识度的“产业大脑”,积极创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灯塔工厂”。以华为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构建好“一链一网一平台”产业新生态,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积极对接全市“满天星”计划,融入“芯屏端核网”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长江软件园、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园,加速聚集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跑出数字经济发展“加速度”。

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全国人大代表、梁平区委书记钱建超:

创建国家高新区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全国人大代表、梁平区委书记钱建超介绍当地如何做靓“国际湿地城市、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三张名片,努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作出梁平贡献。

城市生态设计突出湿地特色

钱建超表示,梁平将全力做好国际湿地城市“后半篇文章”,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重庆郊区新城。

在深化城市生态设计上,全面实施“全域治水·湿地润城”,在突出湿地、森林和田园、柚园、竹园等城市特色和品质上下功夫,科学布局建设产城景融合发展的城镇组团。

在提速城市低碳建设上,积极创新绿色低碳建造投融资模式,精心打造明月山国际会展中心、都梁大剧院等城市地标,加快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做强预制菜产业集群

钱建超说,梁平将统筹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专班落实、季度晾晒、赛马激励等“体系化、全贯通、可衡量、闭环式”的工作机制,做实做强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奋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预制菜产业基地。

在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上,围绕“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目标,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载体,迭代升级集成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能源等特色产业,实施做强预制菜产业集群行动,加快构建千亿级工业产业承接地。

在打造预制菜产业高地上,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预制菜集散中心,着力构建“三区二中心九平台”预制菜产业生态,大力发展100万亩粮油、100万头生猪等预制菜原材料供应基地,积极招引头部企业和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上下游企业,高标准办好预制菜产业博览会。

在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加快构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新体系,持续抓好全要素保障、全链条跟进、全方位服务,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重点企业上市,高效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支持企业组团“出海”抢订单、拓市场。

共建明月山生态保护体系

钱建超介绍,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是唯一以“带”为特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平台。

他表示,梁平区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认真落实《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发展规划》,加快形成一批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让绿色成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最动人的色彩。

在共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上,建立七区县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共建区域森林生态屏障,协同建设河流生态廊道,推广“小微湿地+”发展模式,共建明月山生态保护体系。

在共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上,探索推进行政区与经济区分离改革,建立川渝东北区县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机制,携手打造明月山天然气(页岩气)下游产业链共同体,共创明月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在创新绿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上,建立规划编制、生态保护、要素流动、公共服务等绿色一体化发展新机制,加快推进梁平至开江高速公路、川渝东北水资源一体化配置工程等重点项目,办好办靓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绿色中国行—走进国际湿地城市梁平”等系列活动。

 

特派记者|陈敏 黄振胜

编辑|常畅

审核|曾珠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