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圈”怎么建 代表献良策

“双圈”怎么建 代表献良策

日期:2023年03月09日 来源:重庆人大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此,巴山蜀水之间响起了一曲优美的二重唱,“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成为川渝两地人民共同的愿景。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举行“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题记者会。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谈感受、献良策。

记者: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重庆财政将从哪些方面入手?

姜国杰:高质量干好“一号工程”,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重庆财政将实施首位保障,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财政保落实”。

全国人大代表、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姜国杰:

三个“着力” 干好“一号工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统揽目标,就是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在全国人大代表、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姜国杰看来,主要有三个“关键词”:

打造“增长极”。将着力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推进全面创新,探索内陆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新模式,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与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形成东西南北四极牵引之势。

培育“动力源”。将着力提升极核引领力、创新驱动力、产业支撑力、改革牵引力、开放带动力和市场主体竞争力。

提升“贡献度”。将着力在服务区域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西部内陆开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中打造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姜国杰表示,高质量干好“一号工程”,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重庆财政将实施首位保障,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财政保落实”。具体而言,将做到三个“着力”:

着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财政组织。聚焦“一统六化”和“八张问题清单” “七张报表”“五项机制”,深入推动财政管理的体系完善、流程再造和能力重塑,提高财政部门“主动谋变革、系统塑变革、协同推变革、大胆抓变革”的能力水平。

着力健全完善“一号工程”首位保障财政政策。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市财政工作的总抓手总牵引,放在公共财政保障的核心位置,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快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构建更加体系化集成化、动态调整和迭代升级的财政政策体系,以超常规的财政保障力度,放大重庆制胜未来的新优势。

着力优化升级促进跨区域合作财税环境。深入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进一步完善川渝毗邻地区跨区域财税利益分享机制,赋予基层政府充分的自主权,按照合作总体框架,共同协商确定税收的共享范围、分享比例、解缴地点、解缴方式,探索构建以经济区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记者:如何聚焦“两中心两高地”战略定位,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

许洪斌:南岸区将落细落实“一号工程”、提质提速南岸行动,在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勇做排头兵、争当示范区。

全国人大代表、南岸区委书记许洪斌:

勇做排头兵 争当示范区

全国人大代表、南岸区委书记许洪斌介绍,南岸区将着力提升产业、科创、城市能级。

在提升产业能级方面,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持续深化制造业跃升发展攻坚行动,聚力打造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大健康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和节能环保、汽车电子2个五百亿级特色产业,加快建成先进汽车电子产业园、中电科光电产业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示范区、智慧医药物流总部运营基地、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重庆软件园为载体,在数字文创、数字内容、汽车软件等方面做出特色;提升“东数西算”重庆算力,运用好成渝地区产业数字化赋能基地,推动传统工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在提升科创能级方面,聚焦智能科技、低碳科技、脑科学等领域,建设若干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前沿研究和“卡脖子”技术攻关,面向未来提前布局大科学装置、基础研究平台,创建国家实验室;建好迎龙创新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深度融合;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深化与成都经开区协同创新。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集聚顶尖科学家和杰出青年科学家,精准招引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建设重庆人力资本服务产业园特色人才培训基地,打好“江南菁英”人才政策组合拳。

在提升城市能级方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系统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让“传统商圈”变“现代商都”、“工业锈带”变“产业秀带”、“老旧小区”变“特色街区”,以重庆东站为枢纽加快城市路网更新改造,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巩固广阳岛生态修复成果,提升南山生态涵养功能,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增强城市人文内涵,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提档升级“三条老街”“五大名馆”,建设“长嘉汇—大南山—广阳岛”5A级景区,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记者:成渝地区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重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夏泳: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是1+1=2的简单相加,而是为了实现1+1>2的实际效果。重庆移动将努力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持续贡献“数智能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夏泳:

为“双圈”建设注入“数智能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夏泳介绍,重庆移动将重点从加快新基建、开展数字创新、推动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助力成渝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建设“千兆城市群”,全力打造西部领先的双千兆能力;二是积极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工程,强化算网一体化能力;三是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动数字创新在文旅、金融、防疫等领域落地;四是大力推广5G行业应用,广泛支撑制造、能源、农业、医疗、市政等领域数字化转型。

夏泳说,重庆移动还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国家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在重庆建设了全国首个五金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五金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通过企业上云上平台上标识,迅速实现产、供、销、存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有效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降低企业信息化构建成本和生产运营成本。

夏泳表示,重庆移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发力,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同时,积极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通过“5G+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深度参与“智慧高新”项目,全面提升西部(重庆)科学城的交通、社区、园区、环保等场景的数字化水平;和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合作设立产学研基地、学生实习基地,联合开展农产品电商数智化、数智乡村红色文化旅游、乡村数智交通等科研项目;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为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数字园区,协助政府统筹分析城市数据,实现轻量化数据治理。

此外,重庆移动在成渝地区全面推出跨区补卡、跨区交费、跨区投诉处理等八大服务举措,实现成渝两地无差别服务体验,并积极开展“智慧社区”“数字乡村”行动,以信息化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基层数字服务和治理水平。重庆移动将继续履行央企责任,发挥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国家队、主力军、排头兵作用,努力为成渝地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持续贡献“数智能量”。

 

记者:服务“双圈”建设,国企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杜卫东:庆铃联合川渝两地配套企业创新资源,构建创新“朋友圈”,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努力实现自立自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卫东:

创新资源 构建创新“朋友圈”

“近年来,庆铃集团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引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导向,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卫东说。

近几年,在两地科技人员攻关下,庆铃获得专利556件(其中发明专利16项)、产品公告812个,有力保障了产业链安全。与四川科技企业交流日益频繁,贸易额保持10%以上增长,关键零部件及总成均实现现地化布局,有力保障了供应链安全。

此外,聚焦产业引领、优化增量投向,前瞻性布局、高起点发展氢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头建设“成渝氢走廊”、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切实履行国企社会责任。

作为重庆氢能源战新产业的“链长”企业,庆铃聚合川渝两地一大批有牵动力、支撑力、影响力的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牵头组建氢能源产业联合会(下称“联合会”),聚焦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功率密度等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共享创新成果,不断优化、稳定、提升两地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高效分工、相互融合、能源绿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另一方面,“联合会”成员单位充分利用两地雄厚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础、多元且经济的氢能供给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及广阔的发展空间等优势,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目前,共200余家企业组成的两地“产学研用供”氢能产业链在2021年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预计2023年产值将突破600亿元,有力促进两地汽车产业快速升级。

此外,庆铃氢动力商用车率先联通“成渝氢走廊”,在我国首次实现氢动力物流车的城际干线运输。目前,两地围绕“成渝氢走廊”累计推广氢动力汽车近600辆,带动川渝地区氢动力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并形成规模效应,有力地带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川渝连线>>>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善平:

成渝地区中部需补齐发展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善平认为,受发展基础和发展历史的影响,成渝“双核”的极化效应、虹吸效应不断增强,城市之间差距不断拉大,成渝地区中部发展明显滞后,产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短板较多,已经成为制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突出短板。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针对补齐成渝地区中部发展短板、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王善平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等相关部委支持在成渝地区中部建设国家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国家开放口岸等重大功能平台,文化和旅游部指导支持资阳和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工信部、商务部等相关部委支持在成渝地区中部优先布局发展先进制造、清洁能源、航空物流、临空综合服务等现代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企业培育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倾斜支持。

“创新财税支持方式。”王善平希望,财政部加大对成渝地区中部地方政府一般转移和专项转移支持力度,多方式合理扩大地方债券匹配力度,支持地方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支持开展深化建制县(区)隐性债务扩面化解试点,每年在转移支付、新增债券额度安排上给予倾斜,支持发行10年以上超长期专项债券,帮助缓释债务集中到期风险,维持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王善平建议,希望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委尽快启动成渝铁路扩能改造,支持安岳至重庆第二机场高速公路建设;水利部支持成渝地区水网先导区建设,加大对毗河供水二期工程支持力度,在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中予以倾斜,加大对配套支渠、末级渠系建设资金支持力度。

“加强土地供应保障。”王善平希望,自然资源部支持落实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在四川重庆省级层面统筹机制,对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和支撑性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实行省级保障,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实行单列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副市长王瑛:

加快执法司法一体化进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拉开帷幕以来,川渝两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同时在法治合作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副市长王瑛通过调研了解到,在实践中,川渝两地仍然存在执法司法标准、执法司法行动、法律法规适用等不统一的问题,执法司法一体化进程较慢,一定程度影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整体提速增效。

原因何在?在王瑛看来,“双圈”战略下,川渝两地经济发展层面的合作体系较为成熟,但执法司法合作体系还没有明确的上级规划和操作规范,难以形成一体化工作合力。而在实践层面,管辖权障碍还未突破,执行标准不够统一,信息数据共享存在限制。

“要切实解决制度机制障碍问题。”王瑛在《关于加快川渝执法司法一体化进程的建议》中提到,希望从国家层面对川渝两地执法司法一体化进行调研规划,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意见,为川渝两地执法司法一体化提供必要的制度政策支撑和工作指引;明确支持川渝地区开展执法司法一体化试点探索,在执法司法管辖权限互认互信、执法司法信息数据系统共联共用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保障。

“要切实解决合作技术性问题。”王瑛认为,基于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的原则,在跨省域合作园区内,允许两地打破管辖权限制,建立跨区域的执法司法机关,统一执法司法工作,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执法司法一体化探索合作路径;结合国家信息化建设规划,对执法司法相关信息系统建设进行技术性规划,统一技术标准要求,对敏感涉密性数据进行共用授权,形成川渝统一的执法司法信息化网络。

“要切实解决执法办案差异化问题。”王瑛希望,支持川渝两地优化整合执法司法领域资源,建立一体化执法司法平台,在案件信息共享、诉讼服务、调查取证、审判执行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运行、一体化管理;全面梳理两地政法机关执法司法政策和法律适用标准,支持川渝两地开展协同立法,统一两地的执法司法程序和标准,形成区域内一体化、标准化的执法司法体系。

 

特派记者|陈敏 黄振胜

人民权力报记者|钟德波

编辑|常畅

审核|曾珠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