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向东流 千年文脉续春秋

一江碧水向东流 千年文脉续春秋

日期:2023年03月11日 来源:重庆日报

渝鄂皖苏党报联动,邀请四地全国人大代表共话长江文化大保护——

一江碧水向东流 千年文脉续春秋

 

  核心提示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全国两会期间,重庆、湖北、安徽、江苏四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围绕保护、传承、弘扬好长江文化展开探讨、交流碰撞,畅谈各地保护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的探索和作为。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作协主席、重庆知联会副会长冉冉:

  凝心聚力协同发展 共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夔门黄金水道。(本报资料图片)通讯员 李永鑫 摄\视觉重庆

  2022年1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正式启动,冉冉认为这一项目给重庆创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带来新的战略机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然而,“国家文化公园”并无先例可循。在冉冉看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带状复合文化遗产集群文化公园类型,建设范围涉及长江干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的13个省区市,是一个需要全面统筹协调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做好国家、省(区、市)、市、县等不同层面的规划和衔接,“不仅要重视跨省、跨城市的协同,还要兼顾物质和精神,布局城市与乡村,在充分提升存量前提下,适度创新增量。”

  冉冉建议,由中央有关部委牵头,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和建设保护规划,指导相关省区市编制分省规划,精心组织、协同推进、有序实施,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衔接、开放共享的建设格局,确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质量推进。

  其次,整合长江文化的研究力量,建设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的创新研究平台,尽快对长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认定,摸清重要文化遗产底数,对濒危遗产遗迹遗存实施抢救性保护;对长江文化资源构成体系进行合理分类,系统研究梳理长江文化发展脉络;开展长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系统阐述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建立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的长江文化体系,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文化研究成果。

  冉冉表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初衷是整合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因此,她建议凝聚全国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文化公园内涵、外延的理论研究,以解决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然后依据理论制定国家文化公园相关标准、申报和退出管理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等,建设面向公众的开放式、开敞型、共享性的国家文化公园。

  冉冉认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重大的文旅融合工程,将对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创新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对此,她建议,各省区市在共同发力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文化,丰富文化供给;强化文化转化,实现有效的传承和利用;通过发展多样化的文旅体验方式,增强游客体验感;探索建立公园化管理模式,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德芹:

  在发展文旅产业中保护和传承长江文化

  人们在“屈原故里”宜昌参加龙舟赛。(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产业对于长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发展文旅产业中大力保护和传承长江文化。”杨德芹认为,文旅融合是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路径,也是普通民众认识长江文化的最方便途径。因此,长江沿江各地要以长江文化引领长江旅游发展、用长江旅游彰显长江文化魅力。

  杨德芹表示,长江宽广的流域孕育了各具地方特色的长江文化,深入研究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长江文化资源,对提升长江经济带旅游圈的产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在发展文旅产业中保护和传承长江文化,杨德芹认为,宜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大力推动以屈原文化为引领的文旅产业发展:

  一是着力打造两个中心。一个是已经建成的以激扬屈原文化、追溯峡江楚韵、拥览天筑情怀为主题的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突出屈原故里文化底蕴。另一个是在磨基山重点打造的屈原文化主题公园,彰显城市人文底蕴,构建文化消费场景,着眼屈原文化传播、城市品牌打造,把屈原文化作为城市的重要标识。

  二是推出一批精品文旅线路。活化利用端午习俗,推出“我在屈原故里过端午”精品文旅线路;挖掘提炼屈原文化的优秀思想内涵,打造青少年研学旅行、干部文化培训等主题线路;此外,融合屈原文化、昭君文化等多种文化资源,将屈原祠、昭君村等景区连点成线,打造一批融合山水、文化、体验等元素的精品文旅线路。

  三是推动文化赋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紧紧围绕宜昌屈原文化“一标三地”建设目标,重点挖掘、整合和放大屈原文化内涵,推动屈原文化与脐橙文化有机融合。加快打造现代产业、智慧农业,引领线上销售,引导农产品消费者关注屈原文化,同时也将关注屈原文化的人群转化为农产品的消费者。

  杨德芹还表示,在发展文旅产业中保护和传承长江文化,要注重培养文、旅皆通,深谙长江文化的旅游业复合型人才。例如,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把长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让长江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在导游、研学旅行、园林设计等文旅产业相关专业的教学中,为长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

  支持凌家滩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凌家滩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开展。(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坐落长江之滨,地处吴头楚尾,马鞍山因江而生、因江而兴,更因江而荣、因江而美。长江对马鞍山的文明起源、历史变迁和未来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袁方介绍,全市制定了推进长江文化宣传工作实施方案,聚焦生态文明、文化遗址保护、红色基因传承、历史人文故事、城市精神文明五个方面重点,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并引入专业化团队、更好运用市场化方式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努力把马鞍山打造成长江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在袁方看来,马鞍山拥有生态文化、远古文化和凌家滩文化、战争文化和红色文化、诗歌文化和李白文化等文化资源,为塑造长江文化注入了丰富内涵。

  尤其是含山县境内距今5300年至5800年的凌家滩遗址,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将中国城市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

  凌家滩与红山、良渚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对新石器晚期长江中下游的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凌家滩遗址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全国两会上,袁方郑重提出了支持凌家滩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他认为,“凌家滩遗址申遗,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近年来,马鞍山市大力推动凌家滩考古发掘、展览展示、管理保护,凌家滩遗址较好地满足了申遗所需的有说服力的突出普遍价值等条件。

  袁方建议,鉴于凌家滩遗址的重大文化价值和对于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意义,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尽早将凌家滩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提升在名单中的优先位次。

  “对标申遗基本条件,凌家滩遗址在提炼普遍价值、建设遗址监测管理中心、加强阐释和展示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亟需国家和省级层面给予凌家滩指导和支持。”袁方建议,在考古发掘计划申报、考古研究和文化价值阐释上,给予凌家滩遗址项目、人才、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持。同时,将凌家滩文化论坛升格为省级、国家级论坛,不断提高凌家滩遗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2年底,凌家滩遗址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但仍面临不小的资金缺口。袁方建议将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项目,更好发掘长江文化的真实印记,深入阐释长江文化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六朝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宋燕:

  建设长江文化博物馆 展现长江之美

  小朋友在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参观。(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这次我带了四份建议,其中一份是建议在南京建设长江文化博物馆,充分保护传承与弘扬长江文化和长江古都历史文脉,充分展现长江之美。”宋燕说。

  宋燕认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南京的一大优势。长江对南京城市文明的起源、变迁和未来发展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让文物保护、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让长江文化展现时代价值、惠及人民群众?宋燕认为:“除了要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好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更要让历史说话,给当代人以民族自信和历史启迪。”

  如今,一个由江苏相关文化企业打造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云平台正在建设中。该平台将利用大数据、AI、VR等数字技术,生动展现长江南京段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沿江风貌与生态保护,让南京长江文化“可感可知可体验”。

  博物馆如何助推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宋燕介绍,南京市博物总馆成立了工作专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长江文化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最近,他们正在对南京市博物总馆馆藏长江文物进行系统梳理。

  今年1月,南京博物院联合南京市博物总馆、安徽博物馆等长江下游9家文博单位,举办跨年大展“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向观众展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化高峰时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物证,以及当下城市文明的斑斓光影。

  “南京始终把长江大保护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健全保护机制,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图景。”宋燕介绍,今年1月1日,《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要求,加强长江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及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城市,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南京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长江之滨唯一的古都城市、海丝重镇、世界文学之都,是江苏唯一一座跨江发展的城市,是长江下游文化的代表,江南文化在此形成、演变和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在此起航,是中华文明对外交流的重镇。”在宋燕看来,南京还有着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优势、发展环境以及城市区位优势。

  “在南京建设(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把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把长江文化内涵展示传播好,把长江文化精神价值阐释弘扬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是我们文博工作者,更是我们所有南京人最美好的希望。”宋燕说。

 

重庆日报记者|陈国栋 见习记者|卞立成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宏斌 通讯员|王赟

安徽日报记者|张理想

新华日报记者|杨民仆

编辑|常畅

审核|曾珠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