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调研献策

涪陵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调研献策

补齐水利短板 让乡亲们旱涝保收
日期:2023年04月21日 来源:重庆人大

一旦遇到旱情,涪陵区目前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能否应对?如何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带着这些群众关注的问题,日前,涪陵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全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并针对农村水利发展中存在的运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灌溉渠系投入不足等短板建言献策。

摸清底情 聚焦两个重点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一直是代表和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在涪陵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们重点讨论了这一领域的话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比如,董心雄等11名区人大代表就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议案》。

“农业农村发展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显现短板,在遇到较强干旱等自然灾害时,农业生产用水甚至农村生活用水无法保障,水利设施短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董心雄说。

如何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回应群众期盼?为全面了解全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现状,摸清底数、找准症结,3月上旬,涪陵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采取书面调研、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了专题调研。

在大顺镇高榜子山坪塘调研现场,当听到该山坪塘设计蓄水1.9万m3,而目前只能储水6000m3时,参加调研的区人大代表们陷入沉思。而如何将建成项目管好管细、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成了调研组成员现场讨论的焦点。

调研组了解到,涪陵区现有各类水源工程约2.05万处,山坪塘1.24万口,但由于水库渠系工程建设年代久远,且山坪塘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后续整治不够彻底、日常管理不够到位,病险问题较为普遍,难以适应当前需要。

调研组还发现,全区农村水利发展中还存在运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灌溉渠系投入不足、部门合力有待提升等短板。

逐步推进 保障设施发挥作用

近日召开的涪陵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调研报告,并印发审议意见。建议一方面要进一步摸清现有设施底数,分析建成设施运行状况,按照问题导向和先急后缓原则科学制定整治计划,坚持经济合理、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山坪塘、骨干渠改造整治,提升水利设施使用效益。

另一方面,要结合“1+2+X”农业特色产业体系构建、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全区森林防火和林业发展规划等,制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逐步推进灌区和农田水利末梢设施建设,保障水利设施发挥作用。

此外,要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密切配合的水利高质量发展联席工作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做好规划和政策衔接,统筹解决好制约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政策落实、项目储备、用地规划、资金组织等突出问题,让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努力构建水兴于业、水富于民的发展新格局。

目前,区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已经交付相关部门落实,区人大常委会也将持续开展跟踪监督,推动全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记者|陈敏

通讯员|景捷

编辑|常畅

审核|曾珠

相关区县: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