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重庆市在校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的建议

关于推进重庆市在校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协办单位:市教委

建议正文

关于推进重庆市在校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的建议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癌症之一,是女性生殖道第一大恶性肿瘤,发病年龄较广,15—44岁的女性都有可能患病,我国每年新发的宫颈癌患者约有10万人,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对妇女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HPV即人乳头瘤状病毒,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经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等疾病都与HPV病毒感染有关,它是目前唯一一个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消除的癌症。接种疫苗,是为了避免高危HPV感染,继而降低患宫颈癌的几率,接种HPV疫苗被证实为预防宫颈癌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经研究数据表明,在适宜接种年龄内,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202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发布文章,我国多地已免费开始接种HPV疫苗。目前江苏连云港(对八年级学段女生)、山东济南(对不满15周岁在校女生)、内蒙古鄂尔多斯(对13—18周岁适龄女性)、广东(对14周岁以下女生)、四川成都(对13—14周岁在校女生)、福建厦门(对13—14周岁半在校女生)、江苏无锡(对未满15周岁女生)等多地对当地适龄女生开放免费接种HPV疫苗。目前重庆没有对适龄女生开放免费接种HPV疫苗,各大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均可预约HPV疫苗接种,但存在预约时间长,缺少疫苗等实际问题。

  HPV疫苗的普及能有效控制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是年轻女孩远离宫颈癌疾病的有效工具。为了保护未成年女孩身心发育,整体提升女性身心健康,同时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特提议逐步在重庆市范围内开展在校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

  建议:

  一是推进疫苗接种。建议由政府主导,强化顶层设计,卫健委牵头制定HPV疫苗免费接种方案和管理办法,推进重庆市在校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为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可根据接种需求,对适龄女生划分年龄区段,逐步实施免费接种,并同时划区域有序推进HPV疫苗免费接种。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建议由卫健委、教委牵头组织在社区、学校等区域加强对宫颈癌预防及疫苗接种的深度宣传,提升社会、家庭对宫颈癌防治的关注度,促进形成重视宫颈癌防治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群众对宫颈癌的认知,增强自愿接种的意识和积极性。

  三是加强资金筹措。一是在政府年度预算中建立HPV疫苗专项资金,将在校适龄女生纳入免费HPV疫苗接种范围;二是将财政专项补助与个人服务费相结合。接种人自愿选择疫苗品种,超出财政补助外费用以个人服务费形式收取。

  四是强化安全监管。一是加速推进制度建设,利用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二是加强疫苗全过程质量监管。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责对疫苗研制、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进行监管,进一步加大疫苗安全违法违规处罚力度,确保疫苗质量安全,规范接种流程,避免“黄牛党”“假疫苗”等违法行为。

  五是提升接种效率。针对当前疫苗接种预约时间长,接种难等问题,一是将对外宣传与政策引导相结合,转变认知,提升国产疫苗在民众中的可信度;二是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在确保疫苗质量的基础上,扩大疫苗采购范围,畅通疫苗购买渠道,缓解当前疫苗接种压力。

办理简述

A

渝卫函〔2022〕283号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684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一、关于适龄人群HPV疫苗免费接种

  目前,HPV疫苗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或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按照自费自愿原则接种,我市接种HPV疫苗所需费用可用医保卡进行缴纳。根据国家规定,地方政府可综合考虑传染病流行情况、疾病负担、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疫苗生产企业的供应能力、人群免疫状况、财政保障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本地区的免疫策略,适时增加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和受种人群。截至目前,我国部分地市免费开展了接种HPV疫苗。2022年1月1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中提出“适时启动适龄女性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工作。”目前,市政府正在组织多部门论证实施相关工作。

  二、关于科普宣传

  (一)积极打造科普信息传播平台。设立了肿瘤防治科普中国共建基地、重庆市科普基地,配置专业人员,科普直播及学术保障200余场,网络访问量达1937万人次。发布《重庆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指南(2021版)》,持续“胖熊讲科普”微信栏目,全年共推出110余篇科普文章,有效引导居民提升肿瘤防治与主动筛查意识。

  (二)建立专业化科普宣传专家团队。成立了重庆市肿瘤防治科普专家顾问团、科学传播专家团、科普志愿团队等,编写全国首套成体系的《肿瘤防治科普丛书》,发行11.7万册,入选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广泛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简称“两癌”)项目政策、妇女常见病保健知识宣传和防治健康教育。“3.8”妇女节期间,市卫生健康委制作题为“致全市妇女的一封信”的“两癌”宣传视频,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广泛播放;发送“两癌”防治知识短信345万余条。联合市科协、市科教文卫委、市总工会等部门,组织科普专家团走进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等开展宫颈癌防治主题巡讲22场;利用筛查时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广大妇女宫颈癌防治和自我保健意识,2021年累计完成妇女“两癌”免费检查75.90万人。

  三、关于资金筹措

  HPV疫苗有国产二价疫苗,进口二价、四价和九价4个种类。完成疫苗免费全程接种需一次性投入资金约26—109.2亿元,后续每年投入资金1.34—7亿,资金量巨大。我市地处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当前的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财政保障民生还处于“广覆盖保基本”阶段。市卫生健康委将联合市教委,积极协调市财政局、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按照“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两个重要原则,积极探索更灵活的疫苗接种筹资方式和接种政策,适时启动适龄女性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工作。

  四、关于安全监管

  (一)加强组织领导。2019年7月,经市政府同意,我市建立市级疫苗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渝市监发〔2019〕57号)。每年定期组织市疫苗管理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全市疫苗全程监管和预防接种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同时,压实各区县(自治县)疫苗安全属地化管理责任,加强沟通协调,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疫苗管理工作格局。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强疫苗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2020年,重庆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按期完成与国家疫苗追溯协调服务平台对接,成为率先实现正式对接的4个省市之一。目前,系统中累计有近百个品种的疫苗,逾3亿个疫苗追溯码信息、近1.9亿剂次接种信息。二是督促指导疫苗企业建设信息化追溯系统,与国家追溯协同服务平台衔接,目前我市全部6家疫苗企业通过自建或者第三方技术公司已建立疫苗信息化追溯系统,实现疫苗最小包装单位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可追溯。

  (三)加强疫苗监督管理。一是制定疫苗流通使用管理和监督管理制度,多部门联合针对重点品种、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开展疫苗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疫苗电子追溯体系应用、温湿度监测数据真实性完整性的监督检查。全年累计对全市6家疫苗企业开展监督检查30次,覆盖率100%;累计监督检查疾控机构176家次、接种点5224家次。二是全面开展疫苗使用管理排查。2021年11月,对区县疫苗使用管理情况开展全面排查,严格采购渠道、规范疫苗使用,强化卫生健康、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对“加价接种疫苗”开展调查,对承担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民营医疗机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五、关于提升接种效率

  一是加大疫苗供应保障。联合市药监局与疫苗生产企业积极沟通协商达成一致,2022年将提高对我市的四价和九价HPV疫苗供应量,同比增长50%,全力满足我市群众的接种需求。二是规范九价HPV疫苗管理。2022年2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九价HPV疫苗规范管理的通知》,完善卫生健康系统九价HPV疫苗和接种监管机制,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合理设置承担九价HPV疫苗接种单位,在卫生健康部门官网公布并及时更新单位名称、服务时间、预约形式和咨询电话等信息,同时加大对接种单位的日常监督力度。三是提升信息化水平。依托“重庆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受种者应用终端“育苗通”微信公众号,构建和完善线上分时段精准预约功能;开发自助建档功能,将建档工作前置到受种人群,减少接种单位工作量和群众排队时间,不断优化接种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大疫苗科普宣传力度、加强资金筹措、推进疫苗接种、强化安全监管、提升接种效率,进一步筑牢适宜人群免疫屏障,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