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8-4037    国内刊号:CN50-1004/D

2021年9期

联动评议 直面农业面源污染

■ 记者 黄振胜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事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

按照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作出的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自3月起,对市政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评议,依法推动我市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37个涉农区县(自治县)联动开展了相关工作评议,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现状:化肥使用量连续5年递减

自3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启动评议市政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分别率队,各专工委积极参与,对全市37个涉农区县(自治县)开展了全覆盖式的调研指导。

“化肥、农药使用总量统计数据是否包含园林、林业用肥用药,采集的数据有哪些?农业面源污染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贡献量到底多大,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目前防治情况如何?”调研中,调研组发现,市级部门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部分情况的报告不够详细。为全面掌握情况,市人大农委先后两次发函,要求相关部门及时汇报情况。同时,市人大农委还赴部分区县,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评议进行指导,推动评议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据调研,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化肥使用总量已实现连续5年递减,农药使用总量连续10年递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7%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7.7%,比2017年分别提高15、5、78个百分点,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我市围绕用肥用药重点产业,建立了规模种植主体减量清单,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以及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措施,2020年全市的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分别减少到89.8万吨、1.62万吨;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加速补齐治污设施装备短板,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99.74%;加强秸秆露天禁烧管理,引导开展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等综合利用,推进5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县建设,在11个区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760万吨左右;制定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建成回收网点3083个、分拣贮运中心40个,近3年共回收废弃农膜2.23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17%。

问题:养殖业污染防控存在短板

“我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随着调研的深入,调研组发现,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还存在认识有偏差、养殖业污染防控存在短板、农业循环发展利用还不够通畅、人才和技术支撑不够有力等问题。

“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养殖企业私设暗管向河道排放污染物的典型案例,类似风险还存在。”在渝西片区,调研组了解到,有养殖企业粪污异位发酵后形成的有机肥不能及时清运,部分小规模专业户和散养户对畜禽粪便只做简单堆积,还有散养户(年存栏20头以下)没有配备粪污处理设施设备。

探索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是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的有效路径。调研组发现,由于综合利用长效运营机制还不够健全,导致产品成本较高、商品化水平较低、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以茶叶冬管施肥1次为例,每亩施化肥需要花300元左右,而施有机肥则需要1000元左右,且对劳动力要求较高,导致有机肥普及滞后。秸秆回收利用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某公司从农户手中收购秸秆价格为0.4元/公斤,农民则因为量小、收购价低、费工费时,不愿回收秸秆;公司因难收集、人工和运输成本高也缺乏积极性。”市人大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调研组还发现,基层农业面源污染监管能力不足,人员专业知识、监测设备与防治需求差距较大,部分区县畜禽、水产养殖监管还未实现常态化。农业环保和农技推广力度不够,先进适用的绿色生产技术难以快速、有效推广到位。部分生态绿色实用技术成本和要求高,难以在面上推广或推广效果不理想。技术标准体系还不健全,部分防治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药方: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要着力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提升处理工艺,开展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全链条监测,分析评估养分和有害物质转化规律。”

“要调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思路,积极构建系统防治新格局,实现抓重点、分区治、精细管。”

7月底,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了满意度测评。

市人大常委会的评议意见提出,要逐步转变单纯以削减农业生产投入品和排放量作为治理目标、以监管个体为主的思路及农业内部分散治理的做法,把削减土壤和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促进土壤质量和水质改善作为治理核心要求,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放到生态系统中谋划,把关键源区作为核心,集中优势力量投入到对整体水土环境质量影响最重的流域区域、产业和生产主体。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是从源头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本。评议意见提出,要注重防控结合,把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落实到产业布局、国土规划中去。探索区域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综合性整体解决方案。搞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特别是对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的粪污处理利用。

评议意见还提出,统筹运用激励性和强制性措施,多管齐下激发生产主体防治积极性。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和技术,形成全社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通过税收、补贴、金融等经济手段调整农业生产主体行为,把申报使用涉农财政资金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联动挂钩。健全法律制度,加快补齐制度短板。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内容纳入《重庆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从落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