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8-4037    国内刊号:CN50-1004/D

2023年1期
上一篇   

2022年重庆十大人大新闻事件

  2022年的“进度条”已加载完毕。

  这一年,我们聚焦党的二十大,见证了历史高光时刻。

  每一份坚守的背后,是无数人大工作者的全力以赴和执着追求。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公民导刊杂志社经过初选,并组织专家根据新闻性、影响力等标准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2022年重庆十大人大新闻事件。

  这些事件,记录了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不负重托、依法履职的足印,也映射出全市各级人大开拓进取、勇毅前行的决心。

 

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在履职答卷上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持续用力把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引向深入,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气象、跃上新台阶。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

  2022年2月11日,重庆市委第六次人大工作会议召开。

  市委第六次人大工作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现,也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市人大工作,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重要制度载体的作用,对推动全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对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作出了部署、明确了任务、细化了清单、提出了要求。

  如:对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贯彻体现到人大各项工作中,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出要加强“代表之家(站)”建设、增加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对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加强人大自身建设,提出要加强区县人大组织机构建设、增设相关工作委员会、提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职比例等。

  四川、重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就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助力川渝端好能源“饭碗”

  2022年6月21日至23日,四川、重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就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这是川渝全国人大代表第二次开展联合调研。

  川渝地区的水能和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但川渝地区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能源保障能力与发展需求并不匹配。

  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川渝两省市树立一盘棋思维、一体化理念,于2020年7月签署了《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

  在2022年3月举行的全国人代会上,四川代表团和重庆代表团就共同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3个多月后,川渝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就同一主题开展联合调研,以期从人大角度、代表作用发挥等方面更好地助力支招。

  为此,川渝全国人大代表们纷纷支招: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把握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以竞争促进合作,可以更高质、高效地推动两地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

  以法治力量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市人大农委、各区县人大农委第一时间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学习,并启动《重庆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

  2022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越率市人大农委、法制委和常委会法制工委负责人一行,分别前往市农业科学院、市畜牧科学院,调研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并听取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立法工作的意见建议。

  2021年9月以来,市司法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委、市乡村振兴局,多次召开条例草案征求意见会、调研座谈会、立法论证会,深入奉节县召开乡村振兴立法现场调研座谈会,听取了万州、奉节、巫山、城口等8个区县政府的意见建议。

  “乡村振兴”承载了人民群众的太多期待,比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这都需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022年7月22日,《重庆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上下联动开展“双减”工作监督

  2022年4月11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监督动员部署会暨工作汇报会,这标志着市人大常委会与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开展的“双减”工作监督正式启动。

  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双减”工作情况的报告,是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点监督工作。

  开展“双减”工作监督,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是努力推动我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在动员部署会上强调,要突出重点,围绕政府履职、学校教学、校外培训,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把“双减”实施中的瓶颈问题找出来、深层次问题挖出来,深入研究,标本兼治,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推动“双减”政策更好落地落实,增强监督的针对性,确保监督取得实效。

  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校让每个学生在校内学得好、学得足,还把课后服务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以全面育人为导向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促进学生回归校园、教育回归初心。

  不仅如此,我市还按照“压总量、调结构、提质量”的思路,采取分层分类布置作业,作业总量和时长有效缩减并达到国家要求,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被评为全国“双减”典型案例之首。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双减”工作成果,努力提高校内教学服务质量,加大校外培训治理力度,切实把“双减”工作推向深入。

  首次绩效评价政府专项债重大项目

  近年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亟需建立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管理机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开展对使用政府债务资金的重大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22年选择了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作为重点绩效评价项目。

  2022年,在召开安排部署会、制定评价方案后,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政府专项债重大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从2022年5月24日开始,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与市财政局、重庆大学专家团队先后赴江津区、永川区等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所涉及的12个区,开展现场评价调研,并邀请新闻媒体全程参与本次绩效评价。

  据介绍,该项目是我市历史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水利项目,而绩效评价旨在促进项目节约、高效推进,及时发现纠正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绩效评价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访谈法等,以评分进行评价。

  由于项目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以及地方专项债资金,资金的到位时间和调度过程存在差异,如何更好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果、更好地匹配工程计划和资金计划,是本次绩效评价重点关注的内容。

  刚性监督守护绿水青山

  2022年4月7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启动此次执法检查。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担任执法检查组组长,执法检查组由部分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以及市级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分为2个检查小组,分赴南岸、渝北、丰都、垫江开展实地检查,并委托其他34个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同步对本行政区域开展检查,实现38个区县(自治县)全覆盖。

  从我市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来看,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难度较大,减污降碳、绿色转型发展任务艰巨,法律法规还没有得到全面、严格的实施。

  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检查组正确把握人大监督的规律和经验,切实提高执法检查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与其他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结合起来,把法律监督与立法修法结合起来,坚持“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和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原则,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不仅如此,检查组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察民情、汇民意、聚民智。完善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深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举一反三,有效运用评估的成果,切实提高执法检查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下一步,我市将大力宣传普及生态环保法律知识,推动全社会不断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积极营造各方更加主动行使职权、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法治环境。(记者 周晏如)

 

让人大制度在基层焕发蓬勃生机

 

  回望2022年,各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担当务实的作风、履职为民的情怀,扎实履行法定职责,为不断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九龙坡区、南川区、南岸区和丰都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工作探索,在我市人大工作中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引入“外脑”做参谋

  不久前,九龙坡区十三届区委常委会第24次会议听取了区人大常委会对2021年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开展专项监督情况的汇报,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要求区政府进一步落地落实行政处罚执行的联动机制。

  重庆远沐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海峰对此备感自豪。

  2022年4月,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专家智库正式成立。这是重庆市首个综合性区县人大专家智库。

  他们来自九龙坡区的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和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校等单位的有关专业人员,既有全市知名专家学者,也有九龙坡区有关行业的权威代表。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有43人、占57%,博士达1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占76%;非人大代表的专家有53人。

  周海峰便是首批74名受聘专家之一。

  在随后的约8个月时间里,他为九龙坡区经济社会发展、百姓民生福祉贡献专业的“良谋良言”。

  从2022年3月底开始,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对2021年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开展专项监督,针对审计查出区生态环境局部分罚款尚未收缴的问题,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在延伸调研区人民法院、区市场监管局的同时,征求人大智库专家意见建议。

  作为资深法律人士,周海峰从事律师执业已20余年,千余起承办案件积累的实战经验,让他对行政处罚执行相关问题驾轻就熟。

  他认为,若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单位加强与区市场监管局的协作,及时主动抄送处罚信息;区市场监管局把好简易注销关,杜绝企业恶意注销“金蝉脱壳”,同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这样的问题是能有效解决的。

  周海峰的这一建议得到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的充分吸纳,形成具体建议写入专题调研情况报告中。

  在九龙坡区十三届区委常委会第24次会议上,区委要求区政府进一步落地落实行政处罚执行的联动机制,补齐工作短板。

  周海峰的案例只是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智库专家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

  智库运行以来,区人大各专工委邀请智库专家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调研、实地查看、查阅文献、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等方式,深度参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义务教育“双减”落实、数字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监督。截至目前,智库专家参与人大监督83次,提出针对性建议100余条,专家智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聚焦交通开展建议办理工作评议

  2022年6月,南川区人大常委会召开评议区交通局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动员会。

  南川区交通局的职能,与民生密切相关,该局一直以来都是代表建议办理“大户”。在南川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的首年,区交通局被列为首次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议对象。

  “一些建议在办理过程中提出的解决举措比较少,没能充分考虑面临的现实问题。”在评议调查阶段,为了全方位摸清评议对象的工作开展情况,评议调查组线上线下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对南川区交通局办理代表建议工作的意见。同时,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召集部分区人大代表开展座谈,并向代表发放征求意见表,对区交通局办理代表建议工作进行无记名评价。

  南川区人大常委会综合评议后,形成评议意见,并附10项整改清单,要求区交通局对代表建议答复承诺事项建立台账,抓紧兑现落实。

  “为民基金”让履职平台更广阔

  2022年11月,南岸区人大常委会把通过“为民基金”筹备的一批抗疫物资,精准拨付全区15个镇街。

  2022年9月,经南岸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决定,在区慈善会成立“为民基金”,通过汇聚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力量,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使群众享有更多民生福祉。

  很快,“为民基金”就发挥了积极作用。

  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肖基成、区人大代表陈映林率先通过“为民基金”向全区15个镇街,特别是4个重点地区进行了捐赠。

  市区两级人大代表黄文,区人大代表黄怡霖、孔祥彬、韩利锋、邓丽萍、林永胜、王世富、林玲、奉晓华等陆续向“为民基金”踊跃捐赠,支援各镇街防疫工作。

  随后,一辆辆满载防疫物资的配送车前往全区各镇街,带着全区广大人大代表的为民初心,为坚守在镇街一线的防疫工作者送去了医用N95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以“为民基金”为平台,代表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争当五好代表”贯穿履职全过程

  2022年,丰都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县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中组织“开展五项比试·争当五好代表”主题活动,全县2000多名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其中。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

  丰都县新一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有2010名,其中近70%是新代表。大踏步进入新时代的丰都,正处在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任务艰巨繁重,更加需要人大代表勇担新使命,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据介绍,通过“开展五项比试·争当五好代表”主题活动,就是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人大代表自觉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切实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承担起新时代赋予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

  活动贯穿了本届县乡人大代表履职的全过程。

  活动开展以来,代表们积极履职,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真实声音,了解群众所思所盼,为推动丰都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实践表明,开展代表主题活动能够充分彰显人大代表的先进性、示范性,也是做好人大以及人大代表工作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首席记者 陈敏 记者 宋婷婷 黄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