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关于两江新区2020年决算备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2021年9月27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
日期:2022年01月10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重庆市委关于两江新区财政运行体制管理的要求和《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关于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财政预决算备案审查办法》的规定,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依法对两江新区2020年决算和2021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预先审查,2020年9月16日,市五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两江新区管委会关于2020年决算和2021年1~6月预算执行的报告,表决通过了备案审查报告。现将两江新区2020年决算备案审查情况报告如下。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01亿元,下降10.1%,为预算的89.1%,加上上级补助收入86.6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6亿元、调入资金108.73亿元、上年结转4.67亿元后,收入总计327.6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9.70亿元,下降7.1%,为预算的97.8%,加上上解上级支出6.27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3.60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82亿元、调出资金0.53亿元、结转下年18.71亿元后,支出总计327.63亿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24.94亿元,增长56.1%,为预算的111.7%,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5.49亿元、抗疫特别国债7.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0.00亿元、调入资金0.53亿元、上年结转1.69亿元,收入总计499.65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39.93亿元,同比增长21.4%,为预算的99.7%,加上上解上级支出53.88亿元、调出资金105.19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65亿元后,支出总计499.65亿元。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决算数为9.73亿元,下降38.5%,为预算的100.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15亿元,下降45.1%,为预算的99%,加上调出资金3.54亿元、结转下年0.04亿元后,支出总计9.73亿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0年,两江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立足“两大”定位、建设“两高两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认真执行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政策措施,强化财政统筹,坚持“过紧日子”,保障民生事业、重大项目建设和高端高质高新产业聚集等重点支出,有力保障了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2021年1~6月,两江新区积极应对财政体制调整,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不断提升收入质量,切实保障重点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评价,积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财政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同时,在年度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中发现,存在招商引资项目协议权责不对等、有的专项资金执行进行缓慢、结余结转资金清理统筹不及时、土地出让收入和非税收入应收未收等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两江新区财政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是保障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落实落地。立足两江新区定位目标,持续提质增效积极财政政策,增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等重大任务的财政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加强财政统筹,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两江新区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精细化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积极应对财政体制调整等对区级收入影响,加强非税收入征缴工作,大力培育支柱财源,接续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和总量。健全支出政策的科学论证和统筹决策机制,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不放松,强化预算公开评审,进一步提高预算决算编制质量。建立健全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制度,做实项目库,扩大重点绩效评价范围,落实好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挂钩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三是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加强新增债券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善政府债务项目库建设,积极开展新增债券项目实施过程跟踪监管,进一步提高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效率。严控隐性债务增量,有效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存量。完善细化政府债务预算、决算报告报表,全面反映政府债务情况。坚持每半年向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报告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四是进一步加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意见、决定,进一步强化整改主体责任,细化实化整改措施,切实加大整改力度,提高审计整改质效。应对审计查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着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政策等根源上查找短板漏洞,从源头上进行整改,防止屡审屡犯。依法落实好审计整改情况公开制度。

特此报告。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