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庆实践——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专题记者会
1月16日,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专题记者会,邀请5名市人大代表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庆实践”这一主题,结合他们在各自领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情况作了交流,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出席本次专题记者会的分别是: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张良皓;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黎藜;市人大代表、渝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积光;市人大代表、南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友明;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义清。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处处长许辉主持专题记者会。
以人民为中心 让“民意”变“满意”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张良皓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不断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庆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提供坚实有力的民主法治保障。
依法做好代表选举工作,稳步发展“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去年底至今年1月上旬,我市选举产生了市六届人大代表867名,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现实地体现到换届选举的全过程各方面。
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广度深度,建立代表议案建议、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收集社情民意等立法项目选定工作机制,完善法规草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和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使立法更有效率、更有温度、更贴近民意。
在加强人大监督中切实保障人民权益,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定监督项目,广泛邀请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和调研视察等活动,始终把维护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落实到人大监督的全过程。
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动力更足。近年来,全市建成1万余个代表家站点,推进四级代表进家入站履职常态化。组织代表围绕社会热点难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让“民意”变“满意”。
坚持开门立法 持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黎藜
近年来,市人大法制委和常委会法制工委在立法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原则和要求贯彻到立法的全过程各方面,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推动民主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紧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关切期待,强化立法纾难济困,强化立法有效管用,强化立法规范引领,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立法成果更加丰硕。
坚持开门立法,拓宽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坚持把主动征求市人大代表的意见作为立法的必经程序,根据代表专业特长、工作领域,邀请代表深度参与立法。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范围内先后两批设立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争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落户沙坪坝区,让“高大上”的国家立法贴近巴渝人家。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共聘请40名来自国家机关、高校、律所等单位的立法咨询专家,常态化为法规草案“把脉诊治”。
在立法实践中,注重立法全过程宣传,制定地方立法宣传工作规范,坚持讲好立法中的鲜活故事,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增进群众立法认同。
倾听群众意见 推动城市更新
市人大代表、渝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积光
2021年12月,渝中区广泛发动42万选民,以一人一票的方式直接选举产生238名区十九届人大代表,这是渝中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最生动、最充分的实践。
渝中区作为重庆的母城,如何深入开展城市更新,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在一次实地调研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绩效情况的活动中,调研组通过召开院坝会的形式,广泛听取了老旧社区居民对小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建议。代表们纷纷提议,渝中区是建成区、老城区,老旧小区很多,有必要通过法定程序作出决议决定,更好推动全区城市更新工作。
在多次听取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切实有力有效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决定》。通过专题调研推动人大作出决议,助力打造渝中城市更新“升级版”。
为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资源优势,去年5月,在渝中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渝中区首个社会单位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成立,实现了全区代表“家、站、点”三级覆盖。
同时,为解决部分代表对口联系的社区与原选区不一致的问题,去年3月决定选择10名代表试点开展“双履职”活动,更好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代表人民的优势和作用。
深入推进“季会制” 保障人民民主权益
市人大代表、南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友明
2016年,南川区在31个乡镇全面推行乡镇人大“季会制”,一年召开四次人代会。改变了以往乡镇人大一年只召开一次人代会,且没有常设机构,监督难以有所作为的状况。
经过实践,南川区在持续推行的基础上,对“季会制”进行了进一步强化和深化。如: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区人大各专工委分片区联系指导镇街人大工作;去年首次听取各人大街道工委的工作情况报告。“季会制”的推进,让人民群众从“有序参与”迈向“有效参与”。
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南川区探索设立公检法人大代表工作站,每个工作站都包括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定期开展活动、接待群众,使代表工作站成为社情民意“直通车”。
目前,已开展了“优化全区营商环境”“视察诉讼服务、天平护未工作”“见证司法救助金发放”“公益诉讼检察开放日”4次代表活动,进一步畅通了人民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民意、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
同时,为推进代表建议办理高质量,南川区首次开展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议。通过线上线下发布评议公告、“背对背”听取代表意见、现场调研办理情况、常委会组成人员评议等,开展建议办理工作评议。2022年12月,区人大常委会对区交通局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为满意,测评结果还被纳入本年度区级部门人大工作考核内容。
基层立法联系点 催生治理新气象
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党委书记张义清
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立法联系点催生基层治理新气象。
汇智聚力,凝聚基层立法联系点硬核力量。中心湾社区先后聘请多名专家学者担任立法咨询专家,推动“三官一师”(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和“法律明白人”常驻社区;招募信息采集员633人,设立15个“信息采集点”,建立庞大而精细的信息采集“矩阵”;以党建工作圈、人大代表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站为三轴,辐射带动辖区新旧两区,形成“三轴二带”工作格局。截至目前,中心湾社区已完成25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询任务,收集意见建议1126条,整理上报701条,被采纳72条。
深耕立法,形成中心湾特色的基层民主实践。中心湾社区线上依托石井坡“E党建”小程序,线下打造“意见征询会、开放式漫谈会、问效评估会和特钢贤人坊,让“智慧化+铁脚板”共同服务于立法工作。
以民为本,以“点”带面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成效。两年多来,持续探索基层立法联系点与辖区治理的契合点,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社区居民自治能力逐步有效提升。
首席记者|陈敏
记者|宋婷婷
编辑|常畅
审核|曾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