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双减”赋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助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侧记
日期:2023年02月23日 来源:重庆人大

  2月15日-1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率队,赴渝中区、渝北区和两江新区,跟踪督办市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对“双减”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在此次跟踪督办中,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到,在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我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县创建,深化义务教育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改革,继续实施优质资源扩展行动计划。

  同时,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卓越课堂研究,培育自主探究、合作共享、互助共进的课堂学习新样态。

  调研中,市教委表示,通过深化作业变革,优化作业设计与布置,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同时,积极探索作业管理实施评价一体化新机制,赋能作业减负增效。

  另一方面,全面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探索多方参与、协调发展的课后服务供给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增强人民群众对课后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比如渝中区就升级了课后服务质量,逐步形成“作业辅导(1)+社团课程(N)”“菜单化”“学科+综合+自主”等多种课后服务模式。在调研中,渝北区也表示,通过精准实施课后服务“5+2”管理模式,推进课后服务课程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建了“基础+特色”的多种课后服务模式,搭建了“校内选聘+校外补充”的师资配备机制。同时建成了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课后服务学校和家长双向管理。

  市教委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监管,紧盯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等关键节点,开展专项治理,公开发布校外培训的重要提醒和各区县投诉举报电话,上线“随手拍”二维码便捷投诉举报平台,拓宽违规培训线索举报渠道,严厉打击隐形变异违规行为。

  比如:在规范校外培训治理上,渝中区进一步优化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和部门、街道、社区三级联合检查工作机制,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动态排查机制,扎实开展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专项整治。

  为进一步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市教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指南(试行)》《重庆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流程(试行)》文件,明确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设置标准、审批流程,建立了科学的审批制度,促进规范发展。

  此外,市教委还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作为“龙头工程”,建立教育评价配套政策体系、人才体系,扭动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着眼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特点,优化各类教育质量监测指标和工具,同时强化学生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促进教育回归本质、回归规律。

 

首席记者|陈敏

编辑|常畅

审核|曾珠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