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渝新欧)十年间实现高质量发展
10月17日一天,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就发出了四趟中欧班列(渝新欧)。
秋日暖阳下,渝新欧公司市场营销中心经理徐润秋告诉重庆日报记者,10月16日,公司组织大家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
徐润秋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这让他感触很深,“中欧班列(渝新欧)从一年开行十来班到如今一天开行四班,正是过去十年间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高的真实写照。”
累计开行班列数超过1.1万班
徐润秋介绍,中欧班列(渝新欧)于2011年3月开通时,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货源。当时很多客户都习惯于选择水运等传统运输方式,对于这条刚刚诞生的铁路大通道持观望态度。
除了难以找到业务,冬季运输也是当时中欧班列(渝新欧)稳定开行面临的一大问题。
“这趟国际班列要经过极寒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徐润秋介绍,当时班列以电子产品运输为主,但电子产品的存放温度不能低于零下20℃。
为了解决极寒环境下的运输难题,渝新欧公司与多家企业和高校合作,进行技术攻关。经过努力,研究团队最终找到了一种新的保温材料,并成功研发出蓄热恒温箱。这种蓄热恒温箱可借助温差实现自动蓄放热,从而控制集装箱内部温度,这也直接促成了班列运行的常态化和规模化。
如今,中欧班列(渝新欧)已成为中欧间一条稳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累计开行班列数量超过1.1万班,位居全国第一。
从单一货源到种类超万种
实现常态化开行后,中欧班列(渝新欧)又面临着新的问题:货物种类过于单一。
“当时绝大部分货物都是电子产品。货物种类少,不利于班列的货源组织,也不利于这条通道的可持续发展”,徐润秋记得,2014年时自己的团队接到了一个新任务:丰富班列货源。“当年重庆整车进口口岸获批启用,这给中欧班列(渝新欧)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4年8月,中欧班列(渝新欧)首趟原装汽车整车进口班列抵达重庆,标志着中国有了新的汽车进口物流通道,更为后续整车进口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同年12月,16辆平行进口车搭载中欧班列(渝新欧)抵达重庆,这也是中国内陆地区首次通过铁路运回平行进口车。
随后,中欧班列(渝新欧)的进口汽车运输量逐渐增长——2016年5月,首次开行平行进口车专列,开启了汽车运输规模化时代;2017年,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重庆首次将本土企业制造的汽车运往国外……
如今,汽车已成为中欧班列(渝新欧)、特别是回程班列最重要的货源种类之一。截至目前,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运输的整车货值已超过150亿元。
跨境电商,进一步丰富了中欧班列(渝新欧)的货源。2015年6月,国内某跨境电商平台将一批德国净水壶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运至重庆。
“现在,中欧班列(渝新欧)运输跨境电商产品的服务,已经辐射全国”,徐润秋介绍,中欧班列(渝新欧)运输货物覆盖电子、机械、汽车及配件等上万种产品,累计运输货值超过4000亿元,为全国中欧班列最高。
辐射范围从欧洲到全球
到2018年,全国有60多个城市开行了中欧班列。彼时,作为中欧班列的开创者和引领者,重庆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如何推动中欧班列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定制化班列与线路应运而生。
2020年4月,重庆首次开行中欧班列(渝新欧)重庆—布达佩斯定制化专列,期间不经停任何站点,直达目的地。目前,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的定制路线已近40条。
另一方面,重庆逐渐完善的大通道网络,也让中欧班列(渝新欧)的辐射范围从欧洲延伸到其他区域。2018年3月,中欧班列(渝新欧)从欧洲运来的一批货物抵达重庆后,又搭载渝新欧越南国际班列前往河内,最终销往东南亚。
与陆海新通道的无缝衔接,是中欧班列提升辐射范围的成功探索。“借助这种方式,我们的业务拓展到了全球”,徐润秋表示,重庆目前打通了东南西北四向大通道,重庆不仅能四向联动,还能实现铁公水空多式联运。
如今,中欧班列(渝新欧)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渝满俄班列等大通道实现联动,运输货物近110万标箱,由此推动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重庆实现无缝衔接。
(记者 杨骏 摘自《重庆日报》2022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