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代表团提出全团建议:推动重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日期:2023年03月06日 来源:重庆人大

为进一步释放数字生产力,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3月3日下午,重庆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将《关于推动重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建议》作为全团建议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全团建议提出5条具体建议:

1.支持重庆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法治建设

建议从全国层面推动数字经济、电信立法工作,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和治理体系,不断优化数字经济法治环境;鼓励地方开展数字经济立法探索,支持重庆等地加快开展数字经济立法调研工作,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建立网络安全和数据风险防范机制。

2.完善数字技术创新体制机制

建议在全国层面健全技术创新容错机制,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倒逼、引领、替代、转化”四张清单机制,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创新政策环境;在全国层面健全创新投入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税收、财政扶持等政策引导作用,引导创新主体加大创新投入,强化创新激励;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创新特点,分别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加大中试基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建议出台数字产业梯度转移政策,通过产业链布局、重大项目调度,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合理分配产业资源,推动中西部地区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东中西部地区企业共建产业联盟,打破行政壁垒与区域分割,支持企业开展跨行政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相互参股,对入驻西部的数字经济企业叠加享受西部大开发与高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西部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资源支持力度,支持重庆建设国家先进感知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西部优势高校院所和企业牵头建设数字经济技术及产业创新平台。

4.充分释放数据资源价值

建议国家层面加快研究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易管理制度,支持重庆等地方参与制度建设研究和改革试点,支持重庆深入建设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推进数据合法合规交易;优化完善数据标准规范,加快推动数据开放、数据安全、数据治理、行业应用、质量评级等标准建设,鼓励相关标准规范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支持基础较好的省市参与大数据领域国际规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

5.支持重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将具有公益性且有一定收益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作为专项债的支持重点,支持重庆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专项设立,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上对电力供应、能耗指标上给予适当倾斜;加强示范推广,支持重庆建设“千兆城市”,支持重庆工业园区开展“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积极参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实现引领作用,形成品牌效应。

 

京渝连线>>>

今年重庆市级共享数据将突破1.2万类

 

数据共享是数据要素市场中的核心环节,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3月5日,记者从市大数据局了解到,重庆将加快建设全市一体化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推动市级公共数据下沉区县和区县公共数据共享开放,今年市级共享数据将突破1.2万类、开放数据突破6500类。

过去一年,重庆积极推动数字政府高效能建设,通过优化“渝快办”,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比例达到99%。

市大数据局还联合渝北区、江北区、南岸区等发布“满天星”行动计划45批802项应用场景,累计集聚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1900家,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占GDP比重增至8%。

《重庆市数据条例》也于去年7月1日起施行,成为全国第三部专门在“数据”领域出台的综合性地方法规。此后,重庆在全国率先组建数据执法队伍,并开展了数据普查,构建全市“数据图谱”,建成68个市级部门数据资源池,实现数据共享10416类、开放5603类,共享数据日均调用量突破1300万条。

据介绍,今年“渝快办”将重点打造群众个性化“一人一档”、企业专属“一企一档”,推行跨部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基本实现“一次注册、多点互认、全网通行”和线上“一网通办”与线下“一窗综办”“扫码办事”协同融合。

同时,推动“渝康码”“渝快码”整合应用,打造“一码通城”,探索开展一人一码、一企一码、一事一码、一物一码、一地一码,深化拓展“一码通”民生应用。

916462829655313937

 

新闻纵深>>>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已成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

 

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智能产业发展,坚持将培育壮大数字经济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扎实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永久落户重庆,笔电产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智能产业的发展位于全国第一方阵,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近三年来,重庆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1年数字经济增加值为7581.12亿元,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达2200亿元。2019-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增速均超过15%,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具体来看:重庆市数字经济在制度和政策供给方面,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要素价值加速释放;在数字产业化方面,“芯屏端核网”加速补链成群,网络安全产业加速布局,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逐步深入,服务业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融合基础设施提质扩面,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攻坚破题;在开放合作方面,成渝双方数字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数字经济国际显示度不断提升;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速,共性技术服务能力加速提升;在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方面,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数字社会建设蹄疾步稳。

“但是,重庆市数字经济仍存在诸多短板弱项需补齐。”全团建议指出。

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不足。国家层面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专项法律法规、专项政策尚未形成体系,导致出现企业和个人获取公共数据的渠道不畅、政企数据共享权责边界模糊、数据安全监管体系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庆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发展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亟需解决。

关键领域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制造业软硬件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在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领域,传感器、芯片、控制器等核心元器件,设计开发工具、仿真测试工具、制造执行系统等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等网络应用方面的核心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数字经济领域相关的高端研发机构数量不足,对前沿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仍未有效弥合。我国中西部地区数字人才储备不足,受“虹吸效应”影响,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人才基数小、流失率高,数字人才缺口不断增大。重庆数字经济人才缺失的问题较为严重。

数据资源价值潜力仍未充分释放。数据治理统筹协调、分类推进机制不健全,碎片化、分散化治理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基于应用需求推动业务流程再造、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不足,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的应用场景较少。

 

记者|宋婷婷 周晏如

编辑|常畅

审核|曾珠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