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将作出决定 助力“一号工程”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日期:2023年03月30日 来源:重庆人大

助力“一号工程”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庆人大系统如何发力?3月29日上午,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走深走实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提请审议。

为了及时了解《决定(草案)》内容,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决定(草案)》起草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彭军,他详细介绍了该草案的起草背景和主要特色。

目的在于深化认识凝聚共识

“这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彭军谈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重要战略机遇。制定决定,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重庆大地落地生根。

“出台这一决定,也是落实市委工作要求的应有之义。”彭军介绍。今年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就召开全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明确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3月27日,市委又召开了全市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工作推进大会,提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是新重庆最具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制定该决定,充分体现了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彭军说,制定该决定还进一步彰显人大的担当作为,是体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人大有作为”的实际行动。

决定草案和工作方案同步推进

彭军介绍,为起草该《决定(草案)》,研究室于2月中旬就启动这项工作,通过系统学习、成立起草专班,在常委会主要领导的推动下,反复修改完善,同步推进《决定(草案)》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走深走实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的起草工作,严格对照规划纲要、市委部署要求和市委书记袁家军讲话精神,做到《决定(草案)》和《工作方案》内容、表述的有效衔接。

规定五种助推方式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依法履职、坚持突出重点、坚持立足自身、坚持统筹谋划。”在谈到《决定(草案)》把握的原则要求时,彭军这样说。

“《决定(草案)》还从5个方面原则性地规定了5种高质量助推方式。”彭军介绍,即强化立法保障、强化监督促进、强化代表助力、强化协同联动、强化机制创新五种形式。此外,在《工作方案》中,机制创新被细化为决定推进、调研献策和争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指导支持三种形式。

“出台决定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一号工程’。”彭军认为,当前首先是要抓好2023年的工作推进。梳理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就可以发现,涉及“一号工程”的重点项目清单就达40项。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要求各专工委要对照清单中所列每一项重点项目细化措施、倒排工期、打表推进,项目化、清单化、事项化抓好落实。今后每一年,还要建立一个机制,建立目标体系,把助推工作的“路线图”细化为年度“施工图”“进度表”,为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走深走实,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人大答卷。

 

最新动态>>>

 

全国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各专工委

积极建言 贡献人大力量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联名提交“关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大家共同建议增强顶层设计,完善落实推动体制机制,深化产业链协同,提升产业集群能力,强化科技力量,促进产业迭代升级,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屈谦率市人大常委会城乡社区治理调研组赴成都市调研,拉开新一年川渝两省市人大社会建设工作协同联动推进的序幕。今年,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将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制定《四川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服务管理条例》,开展协同立法调研。

2023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元春率市人大环资委赴四川调研“无废城市”建设。经座谈商定,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将组建联合调研组,赴川渝高竹新区及有关区县(市、州),紧密围绕四川省、重庆市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实施情况,调查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机制、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协同应急处置、信息数据互通共享、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此外,双方初步商定,协同开展船舶污染防治地方立法。

为了落实市委“一号工程”的战略部署,发挥人大专委会在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积极作用,今年3月,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组成调研组,赴川渝高竹新区、广安市和南充市专题调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有关情况。

2月20日到21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赴四川就川渝两地人大教科文卫委年度联动事宜和人口计生政策等进行调研座谈。会议协商,要完善工作联系机制,加强联动协作,搭建工作平台,畅通交流渠道,共享工作信息,商讨重点问题,联动开展立法监督调研等工作,推进两地人大教科文卫领域合作取得实效。

 

合作回顾>>>

 

川渝人大助力“双圈”建设近三年

携手共进 成果丰硕

 

2020年7月23日,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签署《关于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合作协议》,标志着川渝人大协同合作迈出第一步,开启新征程。

这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重庆市委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更是川渝两地人大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三年多来,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在协同立法、联动监督、联合调研等工作方面协同发力,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协同立法

涉及营商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

2020年12月中旬,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就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座谈会商,根据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方商定2021年八项合作事项。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高质量立法是良法之保证。

2021年3月下旬,《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分别经两省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于当年7月1日起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川渝协同立法的首个成果,不仅推动两地实现重要制度有机对接,还促进了协同立法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通过后的两个条例,针对川渝两地市场准入、涉企收费、扩大开放等共性问题,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尤其是开办企业全流程“一网通办、一窗领取”,对业务类别、办结时限等作了一致要求,大大便捷了在川渝两地同办企业。

2021年11月,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又尝试以“重庆决定+四川条例”的形式,开展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立法。从信息共享、生态保护补偿、执法等13个方面共标、共建、共治、共管,依法保护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条例》与《决定》都于2022年1月1日起同步施行。

继优化营商环境、嘉陵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立法后,川渝协同立法的第三项成果《重庆市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在制定过程中,着眼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结合重庆市铁路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建立完善川渝协同、机制完善、支撑有力的铁路安全管理制度。

联动监督

推动成渝中线高铁建设提速

人大监督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两地人大从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出发,围绕重点项目和重要领域开展监督,也有创新之举。

2021年12月9日,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三次联席会议在大足区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商定在监督工作方面增加一项内容——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听取成渝中线高铁建设情况的报告,以推动这条高铁建设再提速。

成渝中线高铁对实现成渝通勤时间意义上“同城化”意义重大。2023年1月8日,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站前4标首根钻孔桩率先开钻,标志着成渝中线高铁全线主体工程进入实质性开工阶段。

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是川渝两地文化和旅游系统的共同聚焦点。

2021年11月,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分别听取审议了本省市政府关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的报告,并形成了审议意见,列出了详细的问题清单,送政府研究处理。

一年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又围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联合开展调研,并听取两省市相关部门和部分区政府在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方面的情况汇报。通过联动监督,督促政府不断增强协同合作、互利共赢的意识,着力破解规划审批、资金投入、要素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拓展合作深度广度,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不断提升巴蜀文化旅游影响力。

代表合作

一些建议正逐步落地

高质量的代表建议,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独特、重要的作用。

在2021年、2022年的全国人代会上,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共同提出了关于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和关于加快推进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的全团建议。这些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积极回应,一些重大举措逐步落地。

闭会期间,川渝两地的全国人大代表们也坚持协同发力。川渝全国人大代表分别就“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川渝能源一体化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代表建议。

 

各区县人大融入“双圈互动”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引领下,全市各区县人大也积极行动起来,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见成效。

北碚区

日前,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北碚与绵阳文旅融合发展的决定执行情况的报告,督促区政府凝聚发展合力、完善发展机制、加强产业合作,推动两地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和四川省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广安市人大常委会签署协议,并通过联动监督、出台决定等方式,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2020年7月,北碚区、绵阳市两地人大常委会签署《推动“绵碚”合作 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框架协议》;2021年,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速推进北碚与绵阳文旅融合发展的决定,建立绵碚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绵碚文旅融合发展、宣传监督等机制,推动绵碚文旅融合发展。

渝北区

3月,渝北区人大常委会赴四川省广安市,围绕川渝高竹新区建设、城乡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考察,深入推进两地人大工作交流合作。

下一步,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将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谋划工作,在推动渝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带建设、南北大道三期等跨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跨界河流联合保护等方面共同发力,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贡献人大力量。

长寿区

2021年3月,明月山下、大洪湖畔,长寿区人大常委会相关人员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以及所辖10个镇人大负责人,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这标志着长寿区和广安市人大合作协议明确的基层人大协同工作机制正式落地。联席会上,《邻水县与长寿区毗邻乡镇人大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跨省域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签订。

当年6月,广安市人大、邻水县人大、长寿区人大组织三方人大代表联合视察大洪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情况,两地三方污染防治举措有力、旅游开发视野广阔。

江津区

近年来,江津区人大常委会携手四川省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协同发力,在交通互联和河流共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1年,江津区、泸州市两地人大常委会将江泸北线高速公路建设确立为协同监督推动的具体工作之一,两地人大常委会分别在泸州市、江津区项目现场进行了视察,并召开主任联席会议,听取两地交通部门、沿线镇街负责人情况汇报,就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协商。后经两地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形成问题清单进行交办,并持续强化跟踪督办。日前,据中交一公局集团重庆江泸北线高速公路项目一标段负责人介绍,江泸北线高速公路全线预计于今年10月全线开通。

荣昌区

不久前,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的荣昌区盘龙镇人大办,分别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的自贡市荣县旭阳镇以及毗邻的双石镇签署了《关于建立川渝立法信息收集工作机制的协议》,将从组建川渝基层立法联系点法规专家库、培育信息采集员队伍以及共建立法信息收集工作机制等13个方面开展合作,切实助力川渝两地人大在协同立法工作中的沟通合作。

早在2020年,荣昌区人大常委会已与四川省泸州市人大常委会签署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交流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切实推动两地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协同发展,更好发挥人大力量,推进“双圈”建设。

城口县

今年,城口县人大常委会与万源市人大常委会已谋定协同监督事宜,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持续保护任河流域生态环境,全方位、立体化讲好两地的革命故事,发挥好人大制度优势和职能作用。2022年,两地人大联动监督,就协同保护任河流域水环境建言献策,并签署《协同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建设合作协议书》,建立常委会领导会商机制、办公室主任沟通协商机制、专工委专项工作交流机制、毗邻乡镇合作机制,协同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建设。

 

首席记者|张双山

记者|陈敏 黄振胜

编辑|常畅

审核|曾珠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