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庭军:从治病到治村

日期:2023年11月15日 来源:重庆人大

916462829655314801

万庭军(中)在村里走访

 

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田间地头瓜果瓢香、村民生活喜上眉梢……走进云阳县人和街道凤岭村,秀美的乡村画卷立刻映入眼帘。

提起村里的可喜变化,村民们对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万庭军竖起了大拇指。

临危受命

治病转为治村

1990年年底,从小就立志当医生救死扶伤的万庭军学习深造归来,与家属一起经营家里的诊所,依靠精湛的医术、贴心的服务,很快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信任。

在乡间从医多年,万庭军积累了良好的群众基础。2013年底村“两委”换届,老党员们一致推荐年轻的万庭军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激起了他心里阵阵涟漪……

“一边是乡亲们需要家门口就医诊疗的便利,自己也为之付出多年心血的从医事业;一边是乡亲们想脱贫致富,却苦于没有门路的落后困境。”万庭军说。

一番深思熟虑后,万庭军毅然做出选择:从治病转为治村。这也让他有了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幸福的新舞台。

迎难而上

破解饮水难题

据了解,由原莲花乡凤山、岭山两村合并而成的凤岭村,存在干群关系紧张、矛盾纠纷突出、经济发展乏力等诸多问题。

“工作千头万绪,群众工作怎么干,都是一头雾水。”对于刚上任的万庭军来说,没有成熟的经验,“那就从村民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吧。”

一直以来,乡亲们在山间沟壑找水吃,这样的打水方式给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村中腿脚不便的留守老人瞅着深山老林,只能无奈地叹气。

2018年开春,万庭军打算彻底解决村里的饮用水难题。

“他一路翻山越岭,四处找水源。”凤岭村综治委员陈春林说,凤岭村方圆几公里的沟沟坎坎,万庭军几乎爬了个遍。

苍天不负有心人,水源找到了。万庭军和施工队伍一起,扛着设备爬坡上坎、铺设管道……经过艰苦奋战,总长50余公里的自来水管网连到家家户户。

产业升级

提升凤岭村知名度

近日,在凤岭村沈家湾柑橘园里,万庭军和工人们一起给果树修枝剪枝,忙得不亦乐乎。

“只有产业发展壮大了,村民才能享受乡村振兴的红利。”万庭军坚持有效利用闲置土地,依靠枇杷、柑橘、龙眼三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乡亲们实现就近务工增收。

“平常没事的时候,我就在果园打点小工,一天能够挣150元。”村民温定付说。每年果子成熟时,他还为客商进行代收,加上自家种的柑橘、枇杷收入,每年增收5万余元。

“目前,我们正在实行提能升级改造,补植龙回红脐橙300亩,对150亩老枇杷和150亩老红桔进行高换改良,在龙眼基地增加水肥一体化设备、安装采摘轨道和整修抗旱池。”万庭军介绍,此举将大大提高产业发展效能。

万庭军表示,村里还将以建设“五指印江”田园综合体为重要契机,结合产业基础、自然资源要素等,突出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融为一体的农旅项目、文旅项目,提升凤岭“田园会客厅”知名度。

基层治理

把群众冷暖记心上

前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导致村里酸枣坪(小地名)危岩出现滑坡险情,让村公路受阻,也严重威胁山下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万庭军和村里的党员先锋志愿服务突击队员们,扛起钢钎、拿起铁镐,撬石块、挖淤土,消除安全隐患,防范次生灾害发生。随后,他又组织动员力量,兵分四路对所有村组公路进行清理边沟、平整路面,方便大家安全出行。

万庭军始终把群众冷暖记在心上。

他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在村里组织创建“共护两山”志愿服务品牌,组建9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关爱留守老人儿童、调解邻里矛盾纠纷、整治人居环境……村里处处可见“红背心”的身影。

2020年年底,正是凭借一心为民的情怀,万庭军当选云阳县人大代表。

他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倾听民声、收集民情民意、积极为民发声,提出有温度、接地气的意见建议,成为乡亲贴心的“代言人”。

 

通讯员|谭舰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