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工会职责 助力职工脱困
重庆市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市委和全总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决胜脱贫攻坚,助力全面小康。
立足大局,纳入“三个体系”,压紧压实目标责任。时刻关注脱贫攻坚大局,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争取政策支持,落实目标任务。一是将困难职工纳入全市城市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自2008年起,城市建档困难职工中的低保户、农村建卡贫困户里的农民工全部纳入政府统筹救助,切实解决了困难职工生活、医疗、助学、住房、就业问题。二是将解困脱困纳入区县党政考核体系。将推动“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任务作为“2019年度区县落实党建带群建责任”考核指标重要内容,纳入市委对区县党政考核体系,进一步压实各区县党政抓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责任。三是将脱贫解困纳入工会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将脱贫解困工作作为工会组织政治任务和工会工作重要部分,将“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年度区县工会工作综合目标考核,每年对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区县总工会进行差异化资金补助。
对症下药,构筑“四条路径”,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深入调研城市困难职工群体现状,找准致困致贫问题症结,积极探索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路径。一是构筑就业援助自强之路。充分发挥职工服务中心功能,运用政府就业创业激励扶持政策,大力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创业援助,实施“技能培训促就业”“阳光就业”计划。二是构筑助学资助成才之路。深化拓展“金秋助学”品牌活动,不断拓展助学范围、提高助学标准、创新助学方式,重点对建档困难职工家庭小学、初中、高中、高等教育阶段就读的子女实施救助。在全市14个贫困区县开展困难职工子女“助学成才”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构筑医疗救助健康之路。坚持开展困难职工大病救助,对建档困难职工本人及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给予5000元至50000元分类救助,对困难职工家庭中终末期肾病患者、残疾人家庭、残疾人家庭学生按不同标准给予帮扶救助。实施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开展互助互济活动,提高职工抵御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能力,从2016年至今,累计参加职工保障计划1067.38万人次、筹集互助金4.72亿元、惠及职工17.9万人次。
织密网络,健全“三项机制”,持续增强保障效力。发挥体制优势,协调汇聚多方力量,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编织更广、更密、更牢的救助网络。一是健全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的集中保障作用,推动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投入,逐年提高工会经费投入比例,用活社会各界资源,形成从中央财政到社会资金多渠道、广来源的经费投入格局。二是健全多部门共享合作机制。与市级有关部门建立困难职工家庭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机制;与社会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涉及去产能和运转困难企业的职工提供工作岗位、岗前培训。三是健全多维度制度保障机制。研究制定《关于为建档困难职工家庭提供或者购买过渡性工作岗位的暂行管理办法》《重庆市工会送温暖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市级困难职工档案管理细则》等制度规定,各级工会职责更加明确,帮扶资金使用更加高效。(唐御伦 作者单位:重庆市总工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