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兼容 化解群众信访问题

日期:2020年08月07日 来源:重庆人大

  目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基层矛盾纠纷也随之增长,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群体化、疑难化等特点。要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必须法理兼容,做好群众信访工作。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了解社情民意、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窗口,也是维护和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条重要渠道。近年人大机关收集的群众诉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五不”现象突出,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理”,信“权”不信“人”,信“大”不信“小”。二是“五多”现象集中,通过信访个案统计分析,匿名信访举报的、多部门信访举报的、越级信访举报的、重信重访的及老户缠访的相对较多。三是“五高”现象凸显,信访总量呈逐年升高趋势,无序信访、择机信访、敏感时期信访、涉法涉诉信访等均呈现高发势头。

  信访是宪法赋予人民群众的一项权利。人大信访工作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要搭建人大代表参与信访接待工作平台。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走访,多渠道收集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及时通报群众来信来访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建议。二是要使信访诉求依法受理渠道通畅。人大机关应督促各级单位始终高度重视群众信访问题,严格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保持信访渠道畅通。三是办理群众信访问题要依法有据。要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能职责,加强部门协作,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共识;对棘手的信访问题,要研究透法律法规,推动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并合理合法合规解决群众诉求。

  作为基层人大机关,要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和引导基层人大代表疏导群众情绪、参与调处矛盾纠纷,积极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促进人大信访工作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轨道。一是探索“群众信访诉求+代表力量”机制,让人大信访工作更有亲和力。以人大代表家站建设为基础,前移工作关口,打造人大机关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联系沟通平台。二是探索“群众信访诉求+机关力量”机制,让人大信访工作更有执行力。全方位整合人大机关力量,利用多种监督方式,加大对信访问题的处理力度和督查力度。三是探索“群众信访诉求+专业力量”机制,让人大信访工作更有说服力。邀请“法律咨询员”以第三方身份为信访人做释法析理工作,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诉求,推动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得到解决。

  信访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基层人大机关要充分发挥人大制度和人大代表优势,抓好“接访关”“督办关”“回访关”,让群众信访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真正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段茂淑 作者单位:彭水自治县人大社会建设和民族委员会)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