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青年参与基层社会建设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四中全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深化。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必须准确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着眼“四个聚焦”,助力全市社会建设事业发展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聚焦思想引领,培育青年力量参与基层社会建设的意识理念。突出共青团政治属性,注重强化思想引领,引导青年树立参与基层社会建设的意识理念。一是加强政治引领。以全市各级团组织为依托,以基层团组织为重点,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把思想引领熔铸于青年工作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青年政治骨干。二是加强源头教育。聚焦学校共青团组织建设,落实“全团抓学校”要求,压实学校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方面的直接责任,从源头强化社会建设的教育理念。三是加强榜样示范。突出榜样引领作用,通过示范带动将思想引领工作融入服务青年成长需求的各项活动,努力使团组织更加有效地吸引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
聚焦改革创新,激发青年力量参与基层社会建设的内生动力。着力推进共青团改革再出发,向改革创新要治理动能。一是从深化组织构架上激发动能。进一步优化团的机构和职能设置,以社区为重点探索延展共青团的组织架构,加快整合市和区县共青团工作资源、服务平台和人员力量,按照“减上补下”原则,持续充实扩展直接联系服务青年的工作领域。二是从强化队伍建设上激发动能。推动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常态化下沉基层制度落地落实,吸引更多知青年、懂青年、爱青年的群众参与到青年工作中来,努力扩大党执政的青年基础。三是从转变工作方式上激发动能。进一步提升团组织服务能力,坚持“强三性”“去四化”目标,明确共青团组织在参与基层社会建设工作中的定位和作用,创新青年工作方式方法,以服务赢得青年、以服务引领青年。
聚焦共治共享,促进青年力量参与基层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鼓励青年主动担当基层社会建设骨干力量,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建设工作格局。一是鼓励团员青年向社区报到,充实社会建设基层力量。继续做深做实“入团先当志愿者”、团员参与志愿活动等规定动作,做好“学社衔接”,推动团员青年向乡镇街道报到,统筹团员青年纳入社区网格青年组织管理。二是培养青年社会组织,充实社会建设专业资源。鼓励青年创立服务类社会组织,协调解决主管单位、项目承接、办公场地等发展难题,积极引入高校社会工作、社区治理理论支撑,提高青年社会组织专业化水平。三是提升青年社会组织合力,探索承接部分政府服务职能。鼓励有条件的青年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专项承接部分政府非审批职能,以问题导向助推青年社会组织合力提升,进一步突显基层社会建设青年力量。
聚焦资源整合,凝聚青年力量参与基层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推进团组织融入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建设大格局,为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参与社会建设提供保障。一是建立“中央厨房”机制,实现团内资源共享。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以区县团委为主要资源集结点,面向基层项目化运作团的各类活动、项目和服务,通过流水线式标准化管理,提高团内资源整合率和利用率。二是建立青年发展智库,形成高端智力支持。发挥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青年组织智力优势,邀请各领域、各层面优秀青年组建社会治理青年智库,形成涵盖基层各领域的多元化服务清单,为基层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建立常态化下沉机制,夯实基层工作力量。紧紧依靠党建带团建,以乡镇街道为承接枢纽,推动团的工作力量“区县统筹、街乡吹哨、社区报到”,形成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企业青年力量下沉到街道、派发到村社的青年参与体系。(陈浩 作者单位:共青团重庆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