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安全新形势及我国的应对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7月15日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2019年全球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占世界总人口8.9%,比2018年增加1000万、比5年前增加近6000万。预计到2020年底新冠疫情将使饥饿人数新增8300万人至1.32亿人,数字表明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尽管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总体是好的,但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提高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
当前世界粮食安全面临多重挑战
近年来,影响世界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增多,国际冲突、极端天气以及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和粮食贸易供应链中断相互叠加,加剧了全球粮食供给体系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国际冲突降低世界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世界主要经济体贸易摩擦增多,美欧制裁俄罗斯、日韩贸易冲突升级、美国制裁伊朗石油出口等,导致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居民收入增长随之放慢,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收入状况恶化,粮食购买能力减弱,饥饿人数增加,导致世界粮食安全水平下降。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强影响世界粮食安全预期。国际经贸冲突不断增加,世界粮食价格、生产和贸易波动性加大,加之2007/2008年度粮食危机期间多国限制粮食出口的阴影犹在,增加了全球粮食不安全预期,导致不少国家增加粮食储备,国际粮食贸易量减少。2020/ 2021年度,世界粮食供求安全系数(本年度期末库存量与下年度消费量的比率)达到30%,为2001/ 2002年度以来的新高水平,远高于17%—18%的安全警戒线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削弱全球粮食可获得性。疫情蔓延从两方面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疫情通过冲击粮食贸易削弱粮食可供性。疫情凸显了粮食的战略物资本质,一些粮食出口国担忧本国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不足问题,进而采取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措施,致使全球粮价上涨,加剧粮食危机恐慌。另一方面,疫情引发经济衰退和购买力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疫情冲击下2020年全球经济将收缩4.9%。受购买力下降影响,粮食净进口国营养不良的人口数量将增加1440万—8030万。
极端气候增多导致本年度全球粮食减产已成事实。全球极端气候增多,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候现象叠加出现,粮食生产受到极大挑战。与此同时,蝗灾和草地贪夜蛾肆虐,发生范围、蝗虫数量、危害程度均属历史罕见。2020年1月份非洲爆发的蝗灾,冲击了非洲、中东、印度等地区粮食生产,世界观察局预测非洲粮食产量将下降50%以上,印度粮食减产至少在20%以上。
全面提升五大能力有效应对粮食安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性“十六连丰”、连续5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2019年达到6.64亿吨,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谷物总体自给率超过95%,粮食安全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世界粮食形势变化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需的总体态势是“紧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松。要按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要求,贯彻落实“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提升国内粮食综合生产、储备调控、加工调节、应急保障以及国外粮食获取等五大能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一是深入落实藏粮于地。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守耕地红线,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提升高标准粮田建设水平。二是扎实推进藏粮于技。围绕粮食卡脖子技术、优良品种繁育和农机装备等领域,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转移转化,提升粮食生产“硬实力”。三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政策引导,调整种植结构,推动主要粮食品种走专用化、差异化、优质化种植路线。四是保障主产区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强化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提高产粮大县财政奖补金额和粮食生产者补贴标准,支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范围,让粮食生产者切实享受到多种粮、种好粮的好处。
提升粮食储备调控能力。在现代粮食宏观调控中,政府储备是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应对国际粮食冲击的重要利器。针对粮食储备规模过大、国家负担过重、布局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储备问题,以及代储粮食不能及时出库导致难以及时轮换等问题,推动储备导向向供求导向转变,突破现有储备体制约束,打破代储梗阻,实行政府储备规模动态调整,将粮食储备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突出粮食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导向,落实落细粮食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统筹抓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
增强粮食加工流通能力。在外部供给环境恶化条件下,要重点解决国内粮食调转、流通和贸易的梗阻和效率问题。实现国内粮食供需有效匹配,要优化粮食物流关键节点布局,强化从种植、采购、加工、仓储、销售和消费各环节的横向联动和全流程的纵向整合,构建高效协同、精准敏捷、安全有韧性、绿色可持续的粮食供应链,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风险。
强化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一方面,要完善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体系,加强大中城市、重点地区及偏远地区粮食应急加工及供应网点建设,改造建设一批能够应对突发事件的粮食应急加工项目及必要的配套仓储、物流设施,培育粮食应急加工及供应、储运等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粮食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完善粮食生产波动率、粮食储备量、粮食价格波动率等预警指标体系,探索设立中央粮食安全预警中心,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加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
提高国外资源与市场利用能力。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离开国际来保障自身粮食安全。一是增强对境外粮源的掌控能力。要引导企业“走出去”获取境外粮食资源,努力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大粮商;依靠大型企业在粮食加工、仓储、码头等产业链关键环节进行战略布局,实现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安全可控。二是推动粮食资源获取渠道多元化。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农产品贸易伙伴国为重点,通过中长期贸易协议等方式,实施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
(摘自《学习时报》2020年09月16日 黄汉权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