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川渝两地人大签署合作协议
盛夏时节,川渝两地人大携手合作迈出重要一步。7月23日,四川重庆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就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事宜签署合作协议。接下来,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加强协同立法、联动开展监督、协同开展代表活动、强化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四个方面开展合作,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轩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新初共同签署了协议。
从毗邻县市协作到国家高层推动,从强调产业经济协作走向探索全面合作发展,川渝合作的领域更广、层次更高、人情更浓,也在充满新意的合作中推动两地改革发展不断走向深入。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此后,川渝加强对接协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已签订100余份合作协议,研究形成总投资约2万亿元的重大项目库等。两省市的各市州、各区县、各部门也积极行动,探索建立了一系列的合作行动,川渝合作进入高位推动、全面深化的新阶段。
据了解,为了推动合作协议议定事项落地落实,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将建立完善常委会领导定期会商、秘书长沟通协商、专委会专项工作交流、市州区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对接等常态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形式、丰富内容,为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合作机制,明确了合作重点。合作协议签署后,也将开展一些具体合作项目。
比如: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联动监督。成渝中线高铁是拟建的成渝间第四条、也是最快的一条铁路通道,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重大项目。今年以来,成渝中线高铁建设一直在加快推进,目前处于报批阶段,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分别听取两地政府关于成渝中线高铁建设推进情况的报告,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尽快实现成渝两地1小时通达。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宁、刘作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学普、周旬、杜黎明、沈金强、张定宇、夏祖相、王越,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焦伟侠,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龙华出席签约仪式。、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轩: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是四川重庆两地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需要我们共同担当的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也在依法履职、积极作为。
人大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履职、坚持务求实效。两地人大的合作,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要求和重点工作,立足人大职能,以问题和效果为导向,依法协同助力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有序有力推进。
合作协议的落实需要具体项目的推动,合作的效果也需要通过具体项目来体现。接下来,建议两省市人大常委会高标准推进近期拟开展的具体合作项目,把大家共同关切的、最重要的、最急迫的项目,作为协作推进的切入点,力争每年形成1至2项综合效应良好的协作成果。
希望以本次协议签署为契机,促进两地人大协作进入新阶段,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人大智慧和人大力量。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新初: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不断深化地方人大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协同中的共性问题、共同保障改革发展中的共性需求、共同助推国家重大战略顺利实施,是川渝两地人大的使命所在、职责所系。
川渝两地有着山水相连的区位地理环境、人文相近的社会文化底蕴、产业相融的经济发展格局,加强川渝协同立法,建立相对统一的、衔接的、稳定的法治环境,很有必要,也大有可为。就加强川渝协同立法工作方面,建议推动实现立法主体良性互动、立法规划科学衔接、立法项目重点聚焦、立法工作密切协作、立法资源充分共享。
下一步,两地人大要坚持“一家亲”理念,强化“一盘棋”思维,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落实合作协议,不断深化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领域合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展现地方人大的更大担当、更大作为、更大贡献。
(摘自《公民报》2020年07月24日 陈敏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