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监督法院工作 连云港首家“人大代表驻法院工作室”揭牌
6月16日上午,江苏省连云港市首家“人大代表驻法院工作室”在该市灌云县人民法院举行了揭牌仪式。据悉,为了“嵌入式”监督法院工作,灌云县人民法院首创了“人大代表驻法院工作室”,这标志着该县人大深入推进司法监督、法院主动接受监督有了新的载体和平台。
“司法监督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参加当天授牌仪式的灌云县人民法院院长李勇强向记者介绍,“人大代表驻法院工作室”设立了四个窗口,让代表真正实现“嵌入式”监督法院工作。一是设立涉法案件监督窗口。设立“意见箱”,收集和倾听群众对法院工作和法官审判方面的意见,对信访案件化解效果进行评估。二是设立执行案件监督窗口。组织人大代表现场观摩执行工作,让人大代表多层次、全方位、全流程了解和监督法院执行工作。三是设立涉诉矛盾化解窗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与法官形成合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调解活动。四是设立为民法律服务窗口。选派热心公益、有专业技能的代表每月定期接待预约咨询当事人,从专业的角度给当事人释疑解惑;聘请从事法律工作的代表作为诉讼风险评估员,对来诉群众进行诉讼风险告知,指导当事人依法诉讼,高效便捷的处理矛盾。
人大代表驻法院工作室”建立后,如何保证代表们能“常驻”,并且“驻”出效果来?李勇强回应称,首先在坚持不干涉司法独立办案的原则下,组织方案实施工作。县人大相关委员会和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负责对此项工作具体的组织、指导和相关协调工作。定期向县人大常委会和主任会议汇报方案实施情况,县法院成立领导小组专门抓好工作落实。其次建立监督司法工作代表资源库,每年轮流从中安排3名委员,15名代表参加“驻院”监督活动,县人大法制委负责对代表监督司法工作的日常培训。再者每月固定一天为“代表接待日”,轮值组织代表进入“代表工作室”开展接待活动。定期安排代表接待涉诉信访案件、执行案件当事人。“代表驻院工作室”提前公示接待日活动的代表信息和时间安排,按要求备好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记录卡。
那么人大代表发现问题,如何进行反馈或者沟通?对此,李勇强介绍灌云法院搭建的三个平台,即搭建规范化互动平台,采取“分级分片、定向结对”模式,建立法官与人大代表定人定向联络制度,紧密法官同人大代表的联系沟通;搭建集约化直联平台,人大代表借助法院网络系统按照相关程序“约见”当事人,听取在审案件和已结案件的当事人情况反馈;搭建信息化点阅平台,人大代表可以通过点播庭审,观看已结案件的录音录像,查阅案件材料等方式,深入监督庭审办案规范和案件质量,增强监督的深入性和针对性。
“‘县人大代表驻法院工作室’作为改进工作、转变作风、公正司法的有效载体来建设,听民意、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真心实意接受代表监督,可以实实在在改进法院工作。”李勇强说,在切实做好配合协作,在立案、审理、执行接受监督过程中以及组织开展代表参与活动时,强化沟通协调,创新平台载体,推进过程实行专人负责、专班跟踪,推进效果实行专题评估、专项考核,确保机制效应充分发挥。要切实做好服务保障,严格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工作、有效果”的标准,逐步完善一套“责任明确、科学实用”的工作规范。要扎实做好活动的联络对接、日常事务、总结报送、台账跟踪等工作,增强理性思维,及时总结经验,努力打造依法监督的“灌云模式”。
(摘自《中国江苏网》2020年06月17日 刘晶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