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全国各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过去的一年,各地居民收入情况如何?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18年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数据显示,去年京沪首超6万大关,在各省中遥遥领先,浙江位居第三。从地区差异来看,东西部差距仍很大。
京沪人均可支配收入首超6万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部分,作为反映一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了解居民生活变化情况的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统计显示,去年共有10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28228元的全国平均水平,7个省份超过3万元大关。其中,京沪均是首次跨越了6万元的门槛,遥遥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京沪作为强一线城市,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而现代服务业正是高收入人群集中的行业。数据显示, 2017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中,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3150元,金融业122851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7815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9倍、1.65倍和1.45倍。从分布上看,上海和北京恰好又是这些高收入行业最为集中的地区。
京沪之后,浙江以45840元位居第三,是唯一一个位居4万元梯队的省份。浙江也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2018年浙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5574元,位居全国第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302元,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2018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36:1,比上年缩小0.018。
浙江之后,天津以39506元位居第四,逼近4万大关,江苏以38096元位居第五。广东和福建分别以35810元和32644元分列六、七位。从区域分布上看,居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大关的7个省份都位居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在这七个省份之后,辽宁、山东都超过了2.9万元,逼近3万大关。内蒙古达到了28376元,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加快中西部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
在内蒙古之后,重庆、湖北、湖南虽然没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也都超过了2.5万元,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处于领先位置。
内蒙古、重庆、湖北的人均收入之所以在中西部领先,与这些地方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有关。内蒙古近年来依靠煤炭等能源产业的拉动,经济快速发展。湖北和重庆则分别有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和重庆)的拉动,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都比较高。数据显示,这三个省份的城镇化率均已超过60%。其中重庆更是高达65.5%,已经逼近东南沿海地区的福建省。
这也说明,中西部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关键还是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拉动作用。尤其是相比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城乡差距更大,提高城镇化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分析,西部很多农村、小城镇经济发展太落后了,自然条件也差,不具备东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乡镇经济发展的条件,因此发展的路径也必然要和东南沿海地区有所区别,西部地区的发展必然要走一条中心城市尤其是依靠省会城市做大做强的路径,通过大都市圈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带动所在省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西部地区不要怕省会城市首位度太高,因为这种辐射带动要有个过程。”张宝通说,只有省会城市发展起来了,全省经济才会发展更好。
推进西部新一轮发展
今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周年。20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胡晓登分析,“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从纵向来看,西部地区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指标都有较大变化。但从横向来看,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差距。所以无论从区域协调发展、还是从全国宏观发展大局、大生态发展等层面,西部大开发的力度仍需加强。
张宝通也认为,过去20年,西部经济发展成效十分显著,西部基础设施水平进步很大,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形成了几个强有力的城市群带动,如成渝、关中平原等,当然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仍很大。
数据显示,在榜尾端,有3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万元。而倒数前七名的省份,全部来自西部地区。这也说明,西部地区当前仍是我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仍需要加快发展,缩小东西之间的差距。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本月19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更加注重抓好大开放,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要更加注重抓好大开放,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要更加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摘自《第一财经》2019年03月31日 林小昭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