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代会热点话题看改革开放巨变

日期:2019年02月28日 来源:重庆人大

纵观历次全国人代会,引起人大代表们集中关注的热点话题,往往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往往都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透过这些热点话题,国家决策者可以清楚地掌握整个社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制定政策,出台措施。而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对民意关切和诉求的回应,更是一点一滴地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改革开放起步与民主法制恢复重建

粉碎“四人帮”之后,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改革开放大幕正式拉开。

由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全国人大代表在五届历次全国人代会上的表现也逐渐活跃。大家讨论的焦点不仅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四化”建设,还大胆建议国家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鼓励多种经营、采取多种购销形式、支持创办经济特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尤其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更是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最关心的、议论最热烈的问题之一,大家认为这是实现“四化”的重要保证。五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任期内切实加强了立法工作,通过了大量非常重要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开创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经济体制改革——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逐步大范围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生活积极性大大提高,涌现大量的专业户、专业村以及生机勃勃的乡镇企业,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活力无限。

20世纪70年代末,距离安徽凤阳县不远的芜湖市的年广久正在悄悄经营“傻子瓜子”。由于生意越做越大,他雇用的工人越来越多,被舆论戴上了“剥削工人劳动力的资本家”帽子。1980年、1984年10月和1992年年初,邓小平分别谈到“傻子瓜子”不能动。对“傻子瓜子”的包容,是中央高层支持和鼓励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体现。当时,我国私营经济正处于萌芽阶段,年广久作为当时私营经济的代表人物之一,如果他被“动了”,那么整个私营经济势必遭受沉重打击,经济改革和发展则会因此放慢脚步。

在中央的支持之下,我国私营经济发展异常迅猛。恰在私营经济起步的同时,我国很多地方公有制经济还存在政企不分问题,厂长、经理权力受到很大限制,手脚难以放开。

基于上述背景,人大代表们在六届历次全国人代会上积极反映全国人民的心声,呼吁推进放开私营经济、企业扩权等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尖锐地批评了那些对改革漠然置之,甚至反对、阻挠改革的声音。人大代表们不懈的呼吁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推动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向前迈进。

到七届全国人大任期,改革开放的重点已经由农村转向城市。代表们在全国人代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从偏向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专业户、专业村、乡镇企业、农业集约化等农村话题,慢慢变为企业自主权、厂长负责制、外资利用、打击假冒伪劣,以及物价、通货膨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计划与市场、经济特区、“下海”经商、国有企业改革等话题。

实际上,从人代会上代表们讨论的热点变化过程,大致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已经全面触及全国各地各领域,并逐渐走向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改革开放深入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进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面对国内外严峻挑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始了南巡之路。南巡讲话后,关于市场与计划关系的激烈争论随之结束。

彼时,八届历次全国人代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也大多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如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财税体制改革、汇率并轨、金融监管、国企改革及下岗、市场配置、多种经济体制并存、重复建设等等。

同时,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也是齐头并进,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工程、京九铁路等国家重大项目引起大家广泛关注。此外,代表们还非常关心粮食安全、环境治理、刑法修订、养老保险、地区差距等重大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也同时被触及。因而,九届历次全国人代会的热点话题涉及问题越来越重大,涵盖面越来越广。宏观战略方面有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法治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话题;政策方面有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三农”等话题;制度方面有加强立法、司法公正、税费改革、住房改革、粮食流通体制、股份制、金融监管等话题;社会方面有奔小康、反腐败、下岗、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诚信中国、反思洪涝灾害等话题;科技方面有互联网、生物基因、知识产权等话题;国际方面有金融危机、全球一体化、“走出去”等话题。

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各项改革持续推进,我国经济实力大增,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之下,我国迎来了香港和澳门回归,迎来了加入WTO的门票,迎来了“申奥申博”成功,等等。这些令人鼓舞的大事件,都是当时人代会期间代表们集中讨论和引以为傲的话题。

“民生”成为高频词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更加迅猛,国内生产总值保持较高增长。我们正底气十足、意气风发地描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依据宪法,我国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且每年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此背景之下,越多越多的民生问题获得高度关注和聚焦。大家除了关注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法律体系形成、“十二五”规划、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现代化、区域发展平衡、转方式、调结构、4万亿、循环经济、低碳、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反腐倡廉、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安全生产等宏观政策和经济方面问题之外,还将看病难与看病贵、楼市调控、教育公平、养老、新农合、医改、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司法公正、依法拆迁等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改革再出发——奋力续写“中国梦”

在追求奋斗目标和梦想的路途上,党的十八大的顺利举行翻开了我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崭新一页。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国际多个场合,结合不同工作内容系统阐释“中国梦”的具体内涵。一时间,“中国梦”激荡神州大地,触动每个人的心灵。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作出决定,掀起了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

围绕新一轮改革开放,十二届全国人代会历次会议代表们所讨论的焦点和人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不仅仅是“打老虎拍苍蝇”,还包括大政方针:经济新常态、简政放权、设立自贸区、放开单独“二胎”、废止劳教制度、司法改革、财税改革、新医改、公车改革、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海绵城市、中国2025制造等等。

同时,大家迫切希望国家继续下大力气防治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和保障民生。

这一时期,代表们和社会公众对人大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立法质量、人大主导立法、税收法定、全链条监督、审计整改、联网监督、县乡人大、密切代表同群众联系等成为大家在人代会上讨论最多的话题。

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要求新担当。2018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举世瞩目。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并成为共和国历史上首位向宪法宣誓的国家领导人;在这次大会上,代表们团结一心,顺利完成宪法修改的崇高任务,审议通过了监察法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一件件中国民主政治大事件,吸引着全社会目光,吸引着全世界目光,注定要在历史中留下厚重一笔。

2018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代表们和广大群众最为关心的,不仅有国家民主政治大事件,还包括具体的中心工作。比如,依法治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机构改革、打虎拍蝇、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养老制度改革、个税改革、房住不炒、教育公平、降税减负、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移动支付、取消漫游费、全民旅游等等。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解决代表和群众关心的民生要事,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忘初心,自觉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高质量推进人大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比如,就全社会高度关心的环境保护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带队到地方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强调要以法律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力量保卫蓝天。2018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加开一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还作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又如,为增强监督实效,推动改进相关工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国务院“国资报告”、首次专题询问“两高”工作。再如,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立法步伐,审议通过了电子商务法、英雄烈士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修改完善了刑事诉讼法、个人所得税法等法律,推动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等进入审议程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新的征程中,必将面临着全新挑战。让我们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坚定不移地向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奋进,努力夺取新的胜利,创造新的辉煌。(摘自《中国人大》2018年第24期  李小健  文)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