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首问”聚焦大气污染防治

日期:2018年12月13日 来源:重庆人大

近日,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没有客套、不打招呼,8位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两名省人大代表直接抛出问题,剑指大气污染防治在体制机制建设、污染源头治理和重点领域治理等方面的薄弱环节。20名“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坦诚面对问题并着力解决。记者注意到,此次专题询问的应询部门及单位涉及范围最广、应询人数也最多。  

防污与需求有机统一  

此次专题询问前,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6市及其所属1县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并委托其他10个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自查,实现了执法检查全覆盖。  

洪禹候委员注意到,执法检查中发现诸如结构性污染突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措施不够有力、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并对此提问:“省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安徽省政府副省长何树山指出,将加快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抓好秋冬季污染治理,进一步压实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加快构建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借鉴新安江补偿的经验,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采取空气质量损害赔偿,同时建立信息化平台,对重大污染源实现联网在线评估。  

用法治力量治理污染  

“用法治力量治理污染,用法律武器保卫蓝天,是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方面。”石德和委员提问法检两院,将通过哪些具体措施发挥司法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汪利民介绍说,近年来,全省法院依法审理环境污染案件,积极推进审判机制改革,并连续四年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主动接受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下一步将进一步推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二合一的审判模式,推动建立环境保护协调沟通联系机制,促进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保障公众有效参与。  

“检察机关除了在传统领域打击犯罪以外,也在行政领域积极开展实践探索,特别是承担公益诉讼的职能。”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卫东接着回答说,全省检察机关连续五年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专项立案监督,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小专项行动,同时积极履行检察机关的诉前职责,并坚持通过诉讼方式督促行政机关履职。  

对突出短板精准下药  

在执法检查中,对工业、机动车、扬尘、餐饮油烟等重点领域存在的污染治理短板问题进行“把脉问诊”。这些问题也成为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的关注焦点,带到了会上要“药方”。  

“在执法检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公开的信息不完整、不及时、不准确。对此,政府环保主管部门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督促企业按要求公开环境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听完孔凡高代表的提问,安徽省环保厅厅长徐恒秋直言,这是当前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对申报诚信企业现场核查时,也确实发现一家企业数据造假。  

对于如何做好企业信息公开工作,徐恒秋称,今年建立省级信息收集平台,所有重点污染企业的信息在线监测系统全部上平台,对信息监管的及时性、有效性、真实性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此次专题询问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并在网上进行了图文直播,吸引了200多万名网友围观。记者了解到,这是时隔四年后,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第二次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不少与会人员感叹,这次专题询问是对四年里防治工作的追踪问效,也是对新老问题的刨根问底,问题更尖锐敏感,应询更直接诚恳。  

会后,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将对询问意见认真整理,在审议意见书中予以吸纳,连同执法检查报告,一并交政府、“两院”研究处理。(摘自《劳动报》2018年11月07日 黄兴 文)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