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三用”标准建家站 促进代表履职展新貌

日期:2019年11月11日 来源:重庆人大

璧山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好用、常用、管用”标准建好家站,促进代表联系群众走深走实走心,展现履职新貌。他们的做法,可供借鉴。  

规范化建设让家站“好用”,代表联系群众有保障。璧山区人大常委会对家站的规划设置、平台名称、设施配置、制度台账和实施时间制定“五统一”标准,“家”统一建在区人大常委会机关、镇街人大驻地,“站”设在各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力求让家站向基层一线延伸、向人群集中区域延伸,增强家站对选区群众的覆盖面。目前,璧山区建成“人大代表之家”16个、“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187个。1名全国人大代表、18名市人大代表、233名区人大代表、527名镇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家进站联系选民,形成代表进家进站常态化联系群众格局。2018年以来,璧山区完成所有203个家站的提档升级,各级家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07名,负责家站代表联络、活动记录、资料整理等工作。  

制度化管理让家站“常用”,代表联系群众有动力。发挥好代表联系群众的“指挥棒”作用,注重以制度建设和刚性约束来保证家站的良性运行。一是建立健全代表学习、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联系群众、代表向选民述职等制度,明确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参加区人大代表小组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走访和接待群众每年不少于3次,区人大代表参加镇人大代表小组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走访和接待群众每季度不少于1次等要求,密切代表和群众之间的联系,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推动代表依法履职、接受监督,更好地发挥代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实施代表履职积分制度,把人大代表提交建议、视察调研、代表进家进站开展活动、联系群众等“软指标”变成一项项“硬任务”,推动代表履职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三是制定代表联系群众“三到三访三倾听”制度(即:到家站、到岗位、到家庭,访生活情况、访工作情况、访产业情况,倾听对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倾听对议案建议办理落实情况的意见、倾听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四是建立“双亮双走访、双互双接待”工作机制(即:代表履职时亮出代表身份、亮明联系方式;组织市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走访代表,各级代表走访群众;开展代表之间互学互助,“主任接待日”接待代表活动和“代表接待日”接待群众活动),促进代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提升履职能力。今年以来,已发放代表联系卡11000余张,在家站开展活动800余次,各级人大代表接待群众4614人次。  

多样化发力让家站“管用”,代表联系群众有成效。一是让家站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平台”。代表定期到家站访民情、汇民意,今年以来,依托家站收集群众反映问题682个,协助解决问题529个。二是让家站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线阵地”。2019年,璧山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各专工委室进家进站开展建议督办工作300余次,邀请代表、群众参与3000余人次。关于整治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的建议,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督办,邀请代表和群众到代表之家与办理单位面商沟通,力促代表建议落实到位。截至10月底,查处僵尸车47辆,排除隐患300余起,新增停车位1895个,年内还将新增生态停车场10个、公共停车位1200个,有力督促了政府解决停车难问题。本届以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回选区进家进站向选民述职测评满意率达100%。三是让家站成为基层民主政治的“前沿哨所”。璧山区自2018年推行镇级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以来,各镇政府进家站向代表和群众征集意见和建议,让民主政治在基层生根发芽,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2019年,各镇共征集民生实事项目400余个,票选立项76个,涉及场镇建设、道路建设、精准扶贫、生态环保等方面。代表不仅在会前到家站了解情况、会中投表决票,会后还邀请群众参与督办,群众普遍反映向政府提建议更方便了。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