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日期:2020年09月28日 来源:重庆人大

重庆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关于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0年7月28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

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于7月16日召开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2019年决算(草案)的报告》、《关于2019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进行了审查。会前,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对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进行了预先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519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2亿元,为预算的98.1%,比上年下降10.1%;中央补助收入1888亿元、区县上解收入202亿元、地方政府债务收入331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8亿元、调入资金177亿元、上年结转91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3519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60亿元,为预算的92.8%,比上年增长2.3%;上解中央支出49亿元、补助区县支出1556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80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2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支出241亿元、结转下年91亿元。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2446亿元,其中,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22亿元,为预算的110%,比上年下降7.2%;中央补助收入74亿元、区县上解收入41亿元、地方政府债务收入922亿元、上年结转287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2446亿元,其中,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40亿元,为预算的77.9%,比上年下降23.1%;补助区县支出682亿元、调出资金135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支出551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37亿元、结转下年301亿元。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66亿元,其中,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3亿元,为预算的87.3%,比上年增长10.8%;中央补助收入2亿元、上年结转1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66亿元,其中,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亿元,为预算的64.7%,比上年下降27.8%;调出资金42亿元、补助区县3亿元、结转下年1亿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9年,市人民政府及其财税等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市人大常委会议的有关决定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收支矛盾。依法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了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市委工作要求的落实,全力保障“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的实施,牢牢兜住“三保”支出底线。稳步推进财税改革,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强化政府债务管控,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较好地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

同时,2019年市级决算(草案)和审计工作报告反映出在预算执行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速放缓叠加国内外风险挑战上升,财政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市与区县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需进一步深化;专项转移支付、重点专项资金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项目库建设和支出标准仍需完善,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有待提高;部分项目预算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科学规范,评价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预算执行不够规范和严格,部分预算项目执行约束力不够;部分区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和政府债务偿还压力较大;部分单位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有待进一步规范,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

市审计部门依法对2019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开展了审计,报告了市级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市级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打好“三大攻坚战”相关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就业创业等重大措施贯彻落实等方面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审计建议。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有关区县应高度重视审计查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认真扎实做好整改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全面贯彻实施预算法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定决议,进一步做好财政预算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全力保障“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提质增效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完善政府融资担保机制,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供给侧改革,进一步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着力支持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大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推进力度。研究制定相关财税政策措施,做好“资金池”与“项目池”的平衡对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

二、着力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切实加强收入征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一般性支出要大力压减,不必要的项目支出要坚决取消。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动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和资产力度,强化各类资金的统筹使用,切实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严格规范资金支付和清算,防范财政资金兑付风险。高度关注困难区县的财政运行情况,建立重点关注区县工资专户动态调整机制并抓好落实,兜实兜牢“三保”支出底线。

三、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

深入推进市和区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稳妥推进收入划分改革,充分调动市和区县的积极性。深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优化一般性转移支付、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结构,健全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加快建设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更好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提高预决算报告及其附表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不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对重点支出、重大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强化绩效目标约束力,规范绩效自评和第三方绩效评价,不断提高绩效评价质量,进一步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挂钩机制,及时公开绩效评价结果。加快预算一体化系统平台建设,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预算管理基础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控

完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统筹考虑财力状况、债务风险、重大支出项目、融资需求等,合理确定区县政府债务限额。做实做细项目储备,加强预算与规划、项目的衔接,科学合理分配和使用债务资金,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中的财政支出责任管理,严禁利用各种方式违法违规变相举债,加大对违规举债的追责问责力度,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持续加强对政府债务的动态监控,高度关注高风险区县,积极稳妥处置债务存量,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五、扎实抓好审计整改

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扎实抓好问题的整改。市政府要及时研究部署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方案并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建立健全整改联动机制和跟踪检查机制,协调解决整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单位本系统整改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将审计整改工作与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紧密结合。被审计单位要落实整改工作主体责任,通过整改,堵塞漏洞,健全完善管理措施。审计部门要健全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销号机制,对照审计查出问题清单,逐项督促、检查整改工作。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扎实推进具体问题整改的同时,对普遍存在、经常发生的问题,要从政策制度层面着手研究解决,逐步消除同类问题屡审屡犯行为的发生。在今年11月份,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结果时,个别审计查出突出问题的部门单位应单独报告整改情况。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