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重庆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关于重庆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及2020年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0年1月14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重庆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在深入调研、征求部分市人大代表意见和对计划报告及计划草案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9年,市人民政府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注重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和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有关决定决议,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持续发力,全市经济运行逐步向好,“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城乡面貌变化明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完成符合预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够牢,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创新能力依然不强,产业链水平总体不高,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政府隐性债务防范化解、污染防治任务较重,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民生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亟待补齐。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0年计划草案,全面贯彻中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和深入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具体化、项目化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现了稳字当头、积极进取的导向,九个方面的工作举措重点突出、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总体可行,建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重庆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为促进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措施贯彻落实,顺利完成大会批准的发展计划,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在巩固已有成果、建立长效机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特殊困难群体和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同时,切实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有机衔接,在产业发展提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贫困群众精气神提振等方面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和贫困地区持续发展。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对企业既依法依规监管又主动做好帮扶指导,防止执法的“一刀切”,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高度重视部分区县政府隐性债务、部分企业债务风险,压实防控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战略部署,立足用好“四大优势”、发挥“三个作用”,抓紧研究制定我市贯彻落实的工作举措,制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项目布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规划,推动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加快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尽快出台“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实施意见,精心谋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促进各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三、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健全完善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的政策措施并确保实施到位,不断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壮大“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建设“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扎实推进现代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的政策举措,加大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力度,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振兴实体经济,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四、抓紧抓实投资项目建设。切实加强重大项目的谋划、要素保障和建设推进。健全完善项目库,对已规划的建设项目,要抓紧抓实前期基础工作,抓好“项目池”与“资金池”的衔接;对计划安排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升、乡村振兴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加大项目责任落实力度,及时深入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用地审批、生态环保、资金保障、推进协调等问题,推进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持续抓好先进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健全完善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的政策措施,确保工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建设,拓宽投资项目资金来源渠道。抓实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努力提高项目转化率。
五、加力推动消费稳定增长。持续推进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实施,重点扩大实物商品消费,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推进重点商圈提档升级,持续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改造传统商业,稳住传统消费市场。积极引进大型电商平台,支持本地电商品牌做强做大。扎实推动本地商品品牌做优做强做大,扩大重庆消费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力推动流通创新发展,发挥好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贸易功能,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推动外贸稳中提质。着力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商互联和电子商务,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聚焦“行千里、致广大”的重庆旅游新形象,深化文旅融合,做细做实旅游服务提升,提高旅游人均消费水平。
六、持续抓好民生保障和改善。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健全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切实抓好“一小一老”等民生保障的短板,扎实推进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适应老龄社会发展的需求,深化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不断健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逐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