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关于重庆市2018年决算和2019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0年04月17日 来源:重庆人大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

〈关于重庆市2018年决算和2019年1—6月

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2019年11月26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关于重庆市2018年决算和2019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提出进一步扎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改进预决算编报、管控政府债务等审议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措施,积极推动整改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支持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统筹整合工业和信息化资金50亿元以上,加大支持制造业重大项目、传统优势项目支持力度,大力实施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研究制定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科技研发等重点产业政策,修订研发准备金、重大新产品等政策,支持汽车、摩托车、电子等产业转型升级。组建民营企业纾困基金,已累计完成资金投放29亿元,较好地缓解了重点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实施中小微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预授信金额超过27亿元。

二是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将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与预算绩效管理有机结合,研究制定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实施办法、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拟于2019年底印发实施。

三是强化补短板稳投资。加大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推进力度,编制2019—2021年滚动投资计划和2019年度投资计划,保障年度资金平衡,确保年度投资目标顺利实现。2019年度计划投资项目248个、投资金额1918亿元。积极稳妥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改革,开展联评联审,推动项目库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领域。截至2019年8月,PPP在库项目36个、总投资1316亿元。

四是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推动城市商圈、特色商业街等消费平台转型,办好重点展会。做大做强电商产业,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聚焦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优化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结构,研究制定总部贸易、转口贸易支持政策,用好国际市场开拓、出口信保、融资担保等补贴政策,推动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积极防范通机等重点行业产业链外迁、加工贸易供应体系变化等潜在影响,加快培育新兴进出口市场。多方筹措资金,着力构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支撑,支持共建共享西部陆海新通道,保障中欧班列(重庆)常态开行并拓展功能,支持国际航线加密增开。

二、持续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治理能力

一是严格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中央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针对中央授权事项,出台地方配套方案,包括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清理规范地方收费,取消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件和车辆营运证件收费等。目前市级政府定价项目仅保留12类33项,其中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仅保留10项。深入研判全市财政收入形势,把握好减税降费释放的税源涵养效应和企业增收红利,确保各项收入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努力完成全年收入预期目标。

二是稳妥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制定市与区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总体方案,以及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子方案。积极跟进中央改革进程,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交通运输等具体领域子方案的制定。

三是深化转移支付改革。对标对表中央改革部署,制定完善市对区县转移支付制度的方案,在原来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两类基础上增加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开展转移支付统筹试点,允许区县政府在落实支出责任和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对预计当年会形成结转的市级财力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提前统筹,支持区县增强资金统筹能力,提高财力保障水平。

四是完善项目库建设。加强项目预算管理,优化项目支出结构,强化项目资金管控力度,统筹保障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支出。实行动态管理,部门项目库全年开放。实行源头管理,实施预算公开评审。年中加大对重点专项执行情况的追踪力度,在2019年6月、9月关键时间节点,考核部门执行进度,防止资金沉淀。认真落实“零结转”,2018年收回市级部门预算10亿元,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是做好“三保”工作。进一步明确市与区县的支出责任,指导区县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等方式,开源节流,兜牢“三保”底线,保障全市财政平稳运行。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区县缓解财政收支困难。市政府正抓紧制定区县“三保”风险防控工作实施办法,对重点关注区县开展预算编制事前审核,建立“定期报告+重点关注”监控机制,确保不发生欠付工资、欠兑基本民生政策的问题。

六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初步拟定市级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明确绩效目标编制、审核原则。构建重点部门、重点专项核心指标库、一般性项目共性指标库,为编制部门整体和项目绩效目标提供参考。支持各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分行业、分领域的指标体系建设。按照市级预算安排与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结果挂钩办法,2019年开展试评价,2020年起汇总市级部门和区县上一年度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结果,按评价结果排名先后实施奖惩,同时将重点评价结果和绩效自评结果作为预算公开评审的重要参考。

三、坚持做实做细做优,改进预决算编报质量

一是编好预算。在“9+1”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内,加强收入研判,合理预测预算收支规模,编细编实预算。依托全新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流程再造和平台整合,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的同时,方便人大、审计和社会公众全面深入监督财政。全力推进市级部门“零基预算”,全面实施预算公开评审,形成市级重点专项目录清单。下一步,将做好预算编制与机构改革、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转移支付改革等的衔接,把改革的具体要求落实到预算编制中。同时,对接中央有关预算调整和调剂的相关规定,合理区分和界定预算变动中的调整调剂事项,督促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履行规范程序,严格报批报备流程,力求预算编制更加科学、精准、完善。

二是编好决算。继续把提高决算数据质量放在头等重要位置,抓实决算编制、决算审核等关键环节,确保决算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加大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力度,尤其是加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数据分析与结果运用,从预算源头上进行调整完善,进一步增强预算与决算数据的可比性。进一步编细、编实决算报告,突出决算编制重点,充分反映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的贯彻落实情况、我市重大财税改革和重大支出政策情况、审计整改情况和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四、有效管控政府债务,守住风险底线

一是落实限额管理。按照财政部核定重庆2019年新增债务额度编制预算方案,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批准,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综合考虑市级和区县财力状况、债务风险、建设投资需求等情况,提出年度政府债务限额分配建议并及时下达。

二是做好债券发行使用。经积极争取,财政部分配给重庆2019年新增债务额度956亿元,目前已全部发行到位。债券发行后及时拨付区县和市级有关单位,加强债券资金监管,指导督促资金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是强化债务风险管控。从限额管理、风险管理、偿债违约等方面对区县政府实施目标考核。建立政府债务风险动态监测机制,每月更新政府债务数据,定期排查债务违约风险。开展风险预警,对全市政府债务实行风险评估。

四是严肃追责问责。坚持“谁举债、谁负责”,压实区县党委、政府管理责任,加大问题倒查和责任追究力度。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曝光一起。

五是完善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机制。区县应在本级政府及财政部门网站公开政府债务限额、余额、使用安排及还本付息等信息,按规定公开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存续信息等。

特此报告。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