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府人才强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日期:2019年11月25日 来源:重庆人大

重庆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关于市政府人才强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9年9月23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重庆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为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人才强市工作情况专项报告,市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学普带领下,自今年7月以来对市政府人才强市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征求了部分市级部门、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和全体市人大代表、社会公众的意见;听取了市政府及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等8个职能部门的情况汇报,另有9个部门提供了书面汇报材料;赴沙坪坝、南岸、北碚区政府,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中科院重庆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人力资源产业园、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等单位进行了调研,与相关单位的人员进行了座谈;听取、查阅了重庆医科大学、北斗(重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政府人才强市工作推进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部署和《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近悦远来”为目标建设人才强市,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推进高端人才集聚、产业人才培养、紧缺实用人才开发等10项行动,较好地实现了人才队伍质量、规模双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截至2018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527.6万人,比2017年增加15.4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6.93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3.1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87.21万人,高技能人才99.7万人,农村实用人才40.17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5.52万人(人才总量中有25.1万人既属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又属于专业技术人才)。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行动计划》有效实施。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成立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唐良智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建立专题会议和调研、督查、考评等制度,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谋划,形成了全市人才工作良好格局。一是出台配套政策。围绕《行动计划》总体目标,先后出台《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重庆市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实施办法》《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建立人才“近悦远来”新机制的实施方案》《重庆英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市级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和任务分工,分别制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农民培育、企业劳动用工、科技创新、人才安居等配套政策,各区县(自治县)针对区域特点出台人才工作行动计划,形成了市级部门紧密协作、市区县联动协同良好格局和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政策制度体系。二是深化改革攻坚。紧紧围绕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突出市场导向,不断深化编制周转、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分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行人才特殊报酬清单管理,对重点领域人才评价、科研项目评审、特殊人才职称评定等,推出惠才措施,适当降低门槛,激发了人才活力。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在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采取安排新增预算、调整支出结构、整合盘活存量等方式,不断加大人才投入,努力解决资金支出进度慢、科研项目经费保障和相关奖励补助兑现难等问题。2018年,市级人才投入9亿元,较上年增加1.5亿元,增幅达20%。

(二)坚持引育并举,人才质量规模同步提升。重视搭建平台,筑巢引凤。创新人才引育工作,打造重庆猎头基地,建设教育培训基地,努力为人才引育创造更加适宜的条件。一是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育。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民营企业引才服务月”“海外优秀人才(项目)对接会”“博士渝行周”等活动,通过成功举办2018重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帮助用人单位以市场化方式签约引进高层次人才。截止2018年底,我市有“两院”院士16名(与2017年持平,2019年逝世一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14人(比2017年增长15.15%),“万人计划”专家100人(比2017年增长31.58%),“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0人(与2017年持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人(比2017年增长6.98%),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8人(比2017年增长7.69%),“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7人(比2017年减少2.63%)、讲座教授19人(比2017年增长26.67%)、青年长江学者11人(比2017年增长57.14%),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44人(比2017年增长2.2%),重庆“特支计划”专家317人(比2017年增长35.47%),重庆“百人计划”专家167人(比2017年增长13.61%),市学术技术带头人741人(与2017年持平)。二是抓好重点领域人才培育。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创建国家级和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大力实施“巴渝工匠2020”计划,开展“渝商名家”成长行动,实施中小企业“五领工程”人才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三培育一提升”工程,促进各类人才技能水平升级。2018年,培训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人、市属国企经营管理人才4500余人、民营企业家700余人、农村实用人才4.2万人,培养产业人才8321人、社会工作人才3000余人。三是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制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和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促进高水平本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落实,引进中国科学院大学等16所知名高校联合办学,重视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大力建设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群。我市现有国家一流学科4个,市一流学科43个,“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200个。四是扎实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强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推动产教协同发展,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活动。现已成立职教集团28个,立项建设市级示范性职教集团10个、职业教育共享实训基地4个。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4个,市级继续教育基地22个。

(三)突出服务保障,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坚持以“近悦远来”为目标,不断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人才机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与专家交朋友、结对子,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各行业、各区县通过举办党的十九大精神专家专题研修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学习宣传活动,不断加强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一些基层单位还通过开展岗位创新、岗位建功、岗位奉献等创先争优活动,引导本单位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立足岗位,自觉践行爱国奋斗精神。二是搭建发展平台。布局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科技园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创新园区41个,市级留学人员创业园4个,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产业与科技互动。围绕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等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积极打造人才发展平台。实施技术创新合作专项行动,引进清华大学、山东大学、诺贝尔奖科学家团队等资源,已累计建设高端研发机构39个。加快科技企业的创立和转型,全市重点科技企业达13409家,高新技术企业2504家。通过各类高水平平台的搭建,高端研发机构的创建,加快了各类人才集聚。三是营造服务环境。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市、区县、用人单位三级联动人才服务层级。实施人才服务证制度,推行“服务专员+联络员”一对一服务。建成重庆专家库,对入库专家提供津贴发放、健康管理、生日提醒等人性化、精准化服务。丰富高层次人才服务形式,为其提供“人才贷”、子女入学、医疗医保、配偶就业等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通过建造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为全市高级专家提供休假、疗养、学术交流“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推荐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成功创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设立市级专家服务基地4个,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15个,青年专家工作室5个。实施人才安居政策,通过提供人才公寓、定向配租住房、提供购房支持等方式解决人才安居问题。全市现已安排人才公寓5500套,为青年人才提供公共租赁住房2.1万套。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市政府人才强市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人才工作基础比较薄弱,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要实现到2020年初步建成西部创新中心、教育强市和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的行动目标,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人才结构有待优化。与一些省市相比,我市人才总量依然不足,结构亟待优化。尤其是高端创新平台数量和优质企业总量偏少,难以形成以才聚才、以巢引凤的良好人才生态。一是高端人才偏少。与一些省市相比,我市高端人才的数量还存在明显差距,高端创新平台发挥的聚才能力有限。如我市国家“千人计划”人选仅114人,不及湖北、四川、陕西等省市的一半。全市大校、大院、大所较少,“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仅2所、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均少于周边的四川和湖北;优质企业总量偏小,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仅占全国总数的1.48%,居全国第17位。这些因素导致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较弱,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吸引力不足。二是产业人才短缺。我市实施“十万产业人才培养行动”卓有成效,但对照我市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还存在产业人才总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如2019年大数据智能化等重点产业人才缺口达5.8万人。三是乡村实用人才薄弱。乡村振兴中仍然存在本地人才外流、外部人才不愿来的问题。乡村人才质量有待提高,激励保障有待加强,尤其需要紧紧围绕“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优化乡村人才结构。此外,其他类型人才的引育也存在不足。如我市每万人全科医生仅2.07人,上海已达3.59人,存在较大差距。

(二)政策落实存在差距。一是人才政策知晓度不高。对《行动计划》及系列配套政策虽进行了宣传,但缺乏系统考虑,宣传政策的集中度、持续性和影响力存在欠缺。部分用人单位引才观念滞后,缺乏引育人才积极性。据调查,全市39.2%的企业尚无引才需求,仅有19.2%的企业计划引进海外人才。相关职能部门未完全实现信息互通,有的职能部门对相关人才政策不清楚;人才政策社会知晓度不高,人才氛围不浓,没有充分实现“近悦远来”的感召效果。二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人才工作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在推进过程中统筹协调不够,导致条块分割。如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平台建设分散,资源整合、力量整合不够,人才引进和项目开发不匹配,难以形成合力;产业结构、产业类型相近的地区和企业对同类型人才相互竞争,缺少抱团引才、合作互利的统筹协调平台;校企地人才资源整合不充分,有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系不够密切,人才资源未能有效利用;各类人才数据信息相对独立,基础数据收集碎片化,体制外人才数据统计困难,缺少有效整合、数据分析、形势研判,无法做到动态掌控。三是落实政策有偏差。有的部门和单位对人才建设的认识有偏差,认为培养人才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育才不如引才,存在重“引”轻“育”现象。少数单位未把人才工作与资金投入、项目发展同步考虑,没有纳入重大决策范畴,人才引育还存在唯学历、资历的现象;一些部门和单位不注重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存在片面倚重政府扶持的等靠思想。有的部门和区县以“管理”代替“服务”,导致政策落地走样。如对民营企业科技工作者、部分特殊人才的职称申报和评定,实施中瓶颈多、程序繁琐,有的部门甚至人为设置障碍;对高层次人才子女的就学问题,有的区县未充分考虑区域教学资源限制轻率作出承诺,结果不能完全满足人才需求,影响引才政策实施效果。

(三)人才政策有待完善。《行动计划》及配套文件的出台,为人才强市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政策支持。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人才政策与其他领域政策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系统性、精准性和实际应用性还有待增强。一方面,人才政策针对性不强。市级出台的人才政策较为宏观,有的部门、区县没有跟进制定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影响了适用政策的准确性;有的政策奖励标准要求偏高,如有的部门和区县反映“鸿雁计划”政策门槛较高,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部分领域人才政策缺失,如人才政策多集中在高层次人才方面,针对基础人才和青年人才的激励政策较少;科研立项、学科建设等方面仅有普惠性政策,缺少针对性更强的扶持性政策;对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虽有重视,但对如何发挥市场作用欠缺指导性案例机制;在国内外一流科学家引育中,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方式,但需要明晰议事程序和决策裁量指引。另一方面,财政投入总量不够。我市人才工作经费投入总量虽逐年上升,但与周边省市相比还有差距,投入总量和增幅比例都有待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在引育人才、科研经费方面需适度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以长江学者为例,深圳的奖励标准为300万元,云南为100万元,而我市只有30-50万元,难以对优秀人才形成有效吸引力。

三、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市工作的建议

为深入推进《行动计划》落地见效,针对人才强市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当前我市正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加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支撑。一是树立正确导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导向,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人才强市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格局。全面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更新的理念、更大的力度推动人才事业创新发展。二是压实各级责任。各级政府要统筹推进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加强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健全以人才投入强度、人才数量素质、人才成果贡献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作为,更加有效地把人才优先嵌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人才落户、人才安居和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效果。及时总结各级各部门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入挖掘宣扬各类人才在创新创业、经营管理、行业带动等方面的先进事迹,探索建立人才主题公园,提升全社会对人才工作的关注度,不断扩大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在全市形成重才、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促使各类人才“近悦远来”。

(二)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积极构建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注重引育高端人才,培养留住基础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拓宽实践育人渠道,努力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宏大人才队伍。一是加快高端人才引进。着力打造高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争取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科学家和团队,加大对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支持力度,对重点学科给予重点支持,支持我市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一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盘活和重组“大学科技园”资源,扎实推进“万名高端人才集聚行动”计划落实见效。二是着力培养实体产业人才。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重点,广泛开展特色产业领军人才、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推动“渝商名家”成长壮大。三是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统筹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挥高校、职业院校和各级培训基地的功能作用。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支持举办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推进职工技能大提升,扶持培养更多的技能大师、名家名师和“巴渝工匠”。四是着力培养紧缺实用人才。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庆“两点”定位的指示要求,加快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对外经贸经验、国际法律知识的专门人才;围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加快创建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能致富的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少、学历低和稳定性不够等难题;着眼社会建设需要,统筹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支持建设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基地,大力开发社工岗位,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三)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盘活人才资源,突出精准引进、合理配置、有效使用,打造我市人才创新创业新优势。一是加强人才计划管理。精准掌握全市各区域内人才配置现状,分层分类梳理人才需求,科学调整和合理优化人才布局,既做大总量,又盘活存量,提升人才配置规划的效果。灵活运用机构编制存量,进一步规范编制使用管理。着力优化现有人才、本土人才资源,激发创新型人才,用好青年拔尖人才,确保我市拥有持续的人才竞争力。充分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健全人才数据收集和统计系统,为全市人才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二是拓宽引才引智渠道。瞄准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相统一,推动人才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精准打造品牌化、专业化、差异化产业园区和孵化平台,建好两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等国家级开发平台,形成人才创新创业聚集区。依托高新企业、科研院所搭建多元化引智平台,着眼“高精尖缺”,注重柔性引才。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之间的资源、平台、人员共享,推进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高质量建设诺贝尔奖专家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推动大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高端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三是加大人才激励力度。探索建立更加科学、更加优厚、更加开放的人力资本定价系统和市场化的薪酬制度,落实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措施。提升人才表彰奖励层级,增强优秀人才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加大财政投入,整合各部门各领域的奖励、培训、补助资金,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加强财税金融政策联动,提高资金配置使用效率。开展人才资金绩效评价,强化结果运用。各级人才工作财政投入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要着力提高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技能人才待遇。

(四)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规范体系。一是完善政策机制。人才政策的制定要坚持多措并举,既整合资源,打好组合拳,又要精准发力,量体裁衣,根据各行业各领域各地区优势资源和产业结构特点,制定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扶持政策。推进人才供给结构性改革,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坚持松绑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切实解决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审批过多、程序繁琐复杂的问题。完善人才培育机制,突出需求导向,调整优化高校学科结构、专业设置,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机制,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细化各层次、各领域评价标准,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评价制度,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切实纠正人才评价中重资历、学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加快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中介提供服务、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选择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向企业、向社区、向基层流动,充分发挥人才潜能。适时调整现有人才政策,使“鸿雁计划”等政策门槛与我市经济发展相匹配。二是健全服务体系。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行部门联动,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全链条的“一站式”服务。积极培育各类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支持有关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人才。引进人力资源和科技服务第三方机构,强化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健全诚信体系,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分类完善各行业、各领域人才精细化服务措施,拓展人才生产生活服务项目。合理设计人才公寓租售制度,优先保障人才住房需求。加快“互联网+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整合资源、打破壁垒,为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三是推进人才立法。目前,《重庆市人才工作条例(制定)》已列入《重庆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审议项目,但未明确具体审议时间。建议参照有关省、市人才立法情况,加快推进《重庆市人才工作条例(制定)》立法,为人才强市、人才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法治保障。此外,涉及人才工作且已列入《重庆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审议项目的,还有《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修改)》《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修改)》,列入调研项目的有《重庆市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制定)》《重庆市职业教育条例(修改)》《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修改)》和《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修改)》。建议适时推进上述立法项目进度,以进一步规范我市人才工作。

特此报告。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