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2018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
2018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的报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2018年11月26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2018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进出口总值增长13.9%,城乡居民收入增长9.3%。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育新的态势,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持续巩固、特征更加明显、成效逐渐显现。
一、切实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优化各类审批服务流程,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一是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召开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出台《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累计清理涉及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的规范性文件2022件,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6%。
二是严格落实简政放权。进一步取消11项市级、区县行政许可。公布《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18年版)》,出台审批便民服务“四办清单”,印发《重庆市实施“全渝通办”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持续加大转变政府职能和“放管服”改革力度。
三是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印发《重庆市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各类资本均可在我市自由进入。
四是持续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今年6月起实行“三十一证合一”。在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重庆自贸试验区等重点区域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企业年报公示率连年保持在85%以上。
五是优化外商投资政务服务。深入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改革。积极争取外资登记管理权下放。建成18个口岸(具有口岸功能的场所),形成16项指定口岸或口岸拓展功能。深化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进口整体通关时间由239小时压缩到163小时。
六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修订《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出台《重庆市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审查实施细则》,积极开展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改革试点和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建成17个国家级知识产权规范化示范(试点)市场。
二、大力扶持实体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加快创新发展,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负担。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涉企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研究制定《关于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若干政策措施》,今年1—9月在降低税费负担、人工成本、融资成本、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为企业减负超过500亿元。
二是大力促进工业提质增效。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今年1—9月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8%,智能产业销售收入3465亿元、增长19.3%,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38.6%、67.2%和1.9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9%。支柱产业持续增长,电子制造业、医药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4%和10%。消费品行业由负转正,呈逐步回升态势,重庆中烟产量、产值分别增长26.8%和7%。
三是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大力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出台《重庆市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持续推动市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有序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两江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现代旅游业发展提速,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0.8%、28.6%。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持续增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限上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37.4%。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向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广泛渗透。
四是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3%。制定《重庆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重庆市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关于聚焦乡村发展难题精准落实“五个振兴”的意见》,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7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0亿元。新发展十大特色产业15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22%、80%。
五是加快促进创新创业。新建各类创业孵化平台22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新认定新型研发机构14家,新型高端研发机构10家。新增科技型企业271家、同比增长3倍。与华中科技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签订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全国首个科技要素交易中心挂牌运营,重庆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上线运营。
六是大力实施招商引资。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新签约项目超过4200个、投资额超过2.4万亿元。北碚区、永川区签约项目均超过120个、合同金额均超过700亿元。新增外资市场主体633户,同比增长28.4%。首届“智博会”成功举办,签约501个重大项目、投资约6120亿元。
三、加大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突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大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市政府双月定期召开重大项目调度会,今年1—9月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3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6%,基本达到投资计划进度。其中,百项重点关注项目完成投资89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3%,巫山至大昌高速公路、悦来水厂三期、洛碛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开工建设,江津至习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储备3646个、总投资3.8万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14亿元,发行新增债券597亿元,为全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的86%。发行各类企业债券875.3亿元。
二是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建设。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促进产业类项目加快建设;积极对接国家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鑫景玻璃、三磊玻纤2个项目获得2018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支持1.3亿元;重庆惠科金渝光电公司8.6代大尺寸高端显示面板等31个项目争取到国家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专项。
三是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7%,较上半年提升1.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2.5%,实现由负转正。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4.8%。房地产投资增长8.8%。民间投资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四、持续推进民生改善,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着眼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
一是纵深推进脱贫攻坚。聚焦18个深度贫困乡镇,启动项目建设1514个、完成投资32亿元。成立鲁渝扶贫协作产业合作联盟,签约项目54个、协议投资264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完成搬迁入住3.3万人,既有问题全部整改基本到位。
二是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至84.4%,幼儿园普惠率提高至76%。建成医疗协作网188个,实现区县全覆盖。完成棚户区改造4.9万户。开工“四好农村路”1.7万公里。完成老旧小区用水提质3万户。
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2%、17.1%。130万困难群众医保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报销起付线降低50%,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5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4%和8.9%。
五、抓实“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抢抓国家开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机遇,做好与国家“十三五”相关专项规划评估的对接,争取国家“十三五”及相关专项规划中期评估调整时将我市更多项目列入规划。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安排,组织开展《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目前,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区县规划纲要评估已经完成,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的“官方版”评估报告已经征求各部门意见并向市人大财经委作了汇报,各类第三方评估报告均已形成。《纲要》确定的五大类38项(含子项)主要指标,有31项达到或超过进度要求、占全部指标的81.6%,9项提前实现规划目标,16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进度要求。
二是切实加强经济领域风险防控。出台《重庆市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实施方案》,把防控金融风险作为重中之重。银行不良贷款率1.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P2P网贷风险整治高压态势,网贷机构数量和存量业务分别下降40%、67%,新立非法集资案件下降19.5%。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清理整合。大力实施房地产市场系列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健康。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