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2021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1年10月11日 来源:重庆人大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我市2021年1—6月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1年7月26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米本家

市人大常委会: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21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1—6月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各项目标任务,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实走深,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国民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延续了好势头,释放了新动能,凸显了高质量,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了良好氛围,为实现全年目标和“十四五”开好局打下了坚实基础。主要经济指标符合预期,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6%,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9%、13.2%、12.9%,三次产业结构为5.3∶39.5∶55.2,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总体看,市人大五届四次会议批准的36项计划目标中,11项属年度统计指标,8项尚无统计数据,剩余17项进展好于或达到预期,实现“双过半”。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顺利实施,印发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防震减灾、精神文明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4个专项规划,即将出台综合交通运输等6个专项规划,其余专项规划待国家级规划出台后制定实施。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532个重大项目已开工156个,储备重大项目2946个、总投资6万亿元。

对照年初人代会审议通过的计划报告,上半年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不懈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加快。一是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超瞬态实验装置、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重庆中心等研发机构投用,累计引进新型研发机构43个、培育国家科技创新基地7个,发布“金凤凰”40条人才政策。二是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引进建设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35家,加快打造礼嘉悦来智慧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启动建设分布式雷达试验场,签约引进科技创新项目30余个、总投资900余亿元。三是高起点创建广阳岛智创生态城。与中国科学院签约共同建设长江模拟器科学装置,加快推进广阳岛野外观测站、智慧广阳岛数字孪生平台等建设。四是优化提升重大创新平台。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AI芯片等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垫江获批设立全市首个“以认促建”市级高新区,13个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30%以上。五是加快集聚优质创新主体。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新增入库科技型企业5149家,同比增长19.5%。累计引进95家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来渝建设高端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新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38个。六是大力引育科技创新人才。出台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实施细则,启动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为806名外国人办理来华工作许可。七是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4条”,签订技术合同3073项、合同成交额100亿元。建成环大学创新生态圈10个,集聚“双创”团队3275个,孵化企业746家,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新增1261家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7.8亿元,同比增长25.8%。

(二)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势头强劲。一是推进重大合作平台和项目建设。67个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项目开工58个,完成年度投资414.6亿元。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0个川渝毗邻区域合作功能平台加快建设,川渝高竹新区、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启动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政策体系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认定首批2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协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联合开工4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集中发布川渝41项产学研创新成果。二是推进政策协同高效。提速实施川渝政务服务第一、二批共210项通办事项,累计实现公租房“互保”3.7万户,跨省异地住院定点医院、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分别达到5300家、2.2万家。推动建设50所优质中职学校、24个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三是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主城都市区带动作用增强,重庆高新区、两江新区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全市,主城都市区合同投资额、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占比分别达到85%、74.8%,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不断提升。中心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区域工业“半壁江山”,主城新区工业产值占全市的42.7%。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速,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9%,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市。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经济效益持续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7%、高于全市3.8个百分点。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制定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4个、1189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2.9万户。5条总长80公里山城步道全面开工建设,完成5个坡坎崖治理项目,启动15个城市老旧功能片区更新改造试点。出台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等一批实施方案,十大公共空间全面启动,长嘉汇大景区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标,九龙外滩广场、江北嘴江滩公园初具雏形。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新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1585个,累计达到2176个,占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23%。深化“三社”融合发展,新培育基层供销社示范社30个,改造建设农村综合服务星级社240个。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空壳村”占比下降到1.5%,年集体经营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增加到50%左右,农民分红收入明显增加。六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出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年度授权试验区开展的15项重大改革事项清单,在长寿、綦江—万盛、武隆、垫江、忠县、秀山等区县开展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跨区域合作平台建设,统筹推进万开云同城化发展,研究设立“大铜新区”。

(三)多措并举振兴实体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大支柱产业支撑有力,汽摩、电子、装备、材料、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7%、33%、26.2%、16.4%、9.7%,合计比重达到87%。汽摩、电子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长安UNI-K等自主高端车型加速上市,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9.5%、32.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0.1%、31.9%,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倍,工业营收利润率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制定产业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落实产业链供应链协调保供机制,发布首批制造业领军企业重点培育清单,分链条编制产业链图谱,加快推动AMOLED柔性面板、12英寸电源管理芯片等战略性重大项目建设。二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延续快速增长势头,规上数字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3%。深入落实“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实施方案,培育认定10个以上智能工厂和100个以上数字化车间。加快二级节点建设和接入,推动10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项目建设,累计推动7.1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成为全国首个且唯一“域名、标识、区块链”三大功能节点融合的城市。深入实施“云长制”,“数字重庆”云平台多云管理系统上线运行,政务信息迁移上云比例达99%、排名全国前三。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渝快办”“渝快融”用户分别突破2100万人、26.4万家。三是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获批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6%、利润率同比增长1.6倍。配合国家编制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成功争取关税保证保险改革、境外投资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先行先试政策,落地运营中新金融科技投资基金。统筹推进中央商务区提档升级、寸滩国际新城高标准建设,推动十八梯、鲁祖庙、山城巷、沙磁巷等特色老街改造,建成重庆融创文旅城、武隆懒坝艺术小镇、涪陵红酒小镇等特色街区。举办2021·中国武陵文旅峰会、“红色旅游年”全国旅游旅行商踩线推介会等大型展会,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和三峡文物科技保护成果展正式开放,新评定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7个。举办第六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发放财政惠民补贴317万元,拉动消费4000万元以上。四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向好,夏粮播种面积16年来首次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同比增长3.6%。建成高标准农田56.7万亩,新完成农田宜机化改造7万亩。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326.6亿元、同比增长16.2%。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开展重庆品牌农产品网销行动,认定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673个,“巴味渝珍”电商企业达到1876家,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1%。

(四)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国民经济循环更加畅通。一是着力激发居民消费。实施“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持续举办“爱尚重庆·渝悦消费”系列主题促销活动,消费品质化、便捷化、多元化特征显著,汽车消费在主要零售商品中占比达到30%,体育娱乐用品、金银珠宝、化妆品消费同比分别增长2.4倍、73%和30.9%,大健康消费、文旅融合消费成为热点,限上单位网上零售额连续7个季度保持两位数以上增幅,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消费。旅游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周边游、短途游占据主导,本地游客和外地游客各占一半,旅游人均每次消费比疫情前增长40%。旅游市场总体恢复至疫情前八成左右,“五一”、端午假期接待游客数量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二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2.2%,交通、城建、水利等行业增长较好,江津至泸州北线高速公路、乌江白马航电枢纽、轨道交通15号线等重大基建项目加快实施,完成投资超过年度计划的60%。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1%,电子、装备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康宁玻璃、ABB变压器智能制造等项目开工建设,荣昌华兴玻璃、长寿光气衍生物、永川高端智能齿轮制造等项目完工投产。市级重大项目继续发挥稳投资关键作用,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4.8%,实现“双过半”。融资保障有力有效,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215亿元,创历史新高,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1.2%。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基本建成,千兆光网城市建设提速,累计建成5G基站5.1万个,中新国际数据通落地运行,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平台建成启用,中新(重庆)国际超算中心、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等一批重大节点项目取得较大进展。招商引资签约数量、到位资金大幅增长,1386个项目签约落地,50亿元以上和10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数量明显增多,合同投资额、到位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5%、85%。三是持续稳定外贸外资。着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笔电和集成电路出口优势持续保持,同比分别增长23.7%、45.1%。推动一般贸易转型创新发展,一般贸易同比增长68.2%,对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53.4%。持续推动民营企业发挥外贸主力军作用,进出口增长八成,对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68.4%。对东盟、欧盟、美国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4.5%、33.6%、32.2%,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同比增长26%。利用外资稳中提质,实际利用外资48.2亿美元,同比增长20.1%。

(五)更高起点推进改革开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激发。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细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改革举措22条,建立区县营商环境考核指标体系。出台社会信用条例,创新“信易贷”“信易批”等“信易+”惠民便企场景和服务,累计查询“严重失信主体名单”2636万余次,触发并实施联合奖惩32万余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证照分离”惠及企业8.8万户。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网、综合评标专家库等平台全面上线运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项目池、资金池、资源要素池”平衡调度机制,推动渝遂高速公路成为全国首批、西部唯一的REITs试点项目。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涉企收费专项行动,查办涉嫌违法案件65件。建立现代财政金融体制,编制重点领域市与区县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实施商业保理、融资租赁行业名单制管理,引导退出融资租赁企业3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6家。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联席机制,一批重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应急转贷额突破770亿元,商业价值信用贷款额达62亿元。“促进生产经营稳定发展27条”惠企成效明显,为企业新增减负120亿元以上。二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放通道作用不断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线路网络加快拓展,开行班列数、运输货值同比分别增长147%、128%。我市中欧班列(成渝)开行同比增长46%,笔电、整车运量同比分别增长78%、3倍。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新增4条国际货运航线,旅客吞吐量保持全国第4位。自贸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培育7项重点改革经验案例,公开发布新一批10项制度创新案例,获批西部首个办理化学药品首次药品进口备案的口岸。推动两江新区进一步做大做强,新增市场主体2250家、同比增长50%,两江自贸片区累计落地重大项目35个、投资额468亿元。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创新发展,万州综保区研发设计中心、加工制造基地建设提速,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关联产业加快集聚。三是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创新开展国际合作,制定“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欧洲重庆中心行动计划,推进欧洲重庆中心常态化运行,争取设立欧洲重庆中心基地,中国—匈牙利技术转移中心3个项目成功入选中匈共建“一带一路”优先合作项目清单。持续发挥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作用,联合制定长江上游四省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作方案,推动共建“飞地经济”西藏芒康产业园,加快渝湘黔边城协同发展合作区建设步伐。

(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提质提速。一是扎实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建设“三线一单”成果数据应用平台,有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一批重大工程,分别完成国土绿化营造林、“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年度建设任务的73.7%、70.8%,累计建成“清水绿岸”河段约263公里。有序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绿盾”行动发现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率达到88.6%。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大力开展消落带治理养护、生态护岸和栖息地营建等技术应用示范。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大气、水、土壤等关键领域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长江干流水质优良比例为100%,纳入国家考核的74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95.9%,铜梁区淮远河、巫山县大昌湖等13个河湖获评2021年重庆市首批“美丽河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63天,未出现中度、重度污染天气。有序推进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完成43.9万平方米土壤污染风险评估、8.7万立方米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市在用2476枚放射源安全可控,无辐射事故和因辐射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发生。三是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出台气候投融资试点方案,配合国家编制我市碳达峰行动方案,重庆农商行发行西部首单“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债10亿元。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6523张,9200余家企业参与排污权交易。建好用活地方碳市场,碳排放指标成交量达到1672万吨,碳排放权年度履约率由63%提高至94%,我市作为西部唯一省市参与全国碳市场联建联维。

(七)全力以赴创造高品质生活,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一是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健康、医保、低保、产业等系列政策文件,组建17个市级乡村振兴帮扶集团。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识别监测对象2.2万户、6.6万人。建立原18个深度贫困乡镇产业指导组,支持脱贫区县产业园10个以上,打造64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龙头企业1856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开发公益性岗位过渡性安置搬迁贫困人员1.5万人。持续深化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销售脱贫地区帮扶产品14.6亿元。二是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8.3%。统筹推进稳岗留工和返岗复工,1.3万家企业“留岗红包”金额超400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亿元,新增创业20.9万人。24.2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86.5%,脱贫人口就业76.5万人、排名全国第5位,农民工就业形势稳定,淘汰煤炭落后产能职工有序分流,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实现全覆盖。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质量年”行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28万人次。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活动,提供就业岗位78.3万个,开展职业指导14.8万人次。三是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14个原国贫区县农村公办幼儿园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新增公办园60所。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制定新时代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6个区县成为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双优”计划和高职“双高”计划顺利推进。制定普通高等院校分类发展实施方案,确保新高考改革安全顺利实施。深入推进“公参民”学校治理、中小学违规招生收费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治,22所“公参民”学校中,20所转公办学校,2所继续举办民办学校。四是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卫生健康服务质量,新增互联网医院7家、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9个,实现41个区县医共体“三通”全覆盖。制定重庆市托育服务示范机构创建实施方案,开展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新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21个,新改造乡镇敬老院16个。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21家,提供公租房1.73万套。率先在全国开展医保人脸识别支付试点,实现与全国各省市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建公厕150座,建成“劳动者港湾”示范点23个。五是持续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长效机制200余个,新立侵财案件4.3万件、毒品案件2000起,发现受理涉黄治安案件1192起、涉赌治安案件772起。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两重大一突出”综合治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较2019年同期减少23起、下降8.1%。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攻坚工作全面完成,38个煤矿已全部永久性封闭。组织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126个。开展“3+N”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化解重点矛盾问题1053件。

二、计划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国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风险仍在积累,国内供给端持续增长、需求端恢复较慢,部分领域尚未恢复到疫情前增长水平,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当前全市经济运行还存在以下困难和挑战: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下滑,成为拉低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原因。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1.1%,低于全国13.9个百分点,拉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特别是5月当月、6月当月同比分别下降7.5%、16.4%,下滑趋势进一步加大。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下滑,新开工面积增速由一季度的9.6%下滑至-10.4%,比全国低14.2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支撑不足影响后期建安投资放量。

(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走低,芯片短缺影响汽车产业产能释放。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35.4%逐月回落至19%,汽车产业增速下滑是主要因素。受芯片短缺影响,上半年长安汽车、长安福特掉量约7万辆。4月以来全市汽车月产量逐步下降,5月当月、6月当月同比分别下降4.3%、4.8%,5月当月、6月当月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0.7%、1.6%,分别拉低规上工业增长值当月增幅1.5个、3.6个百分点,汽车产能释放明显放缓。从调研情况看,下半年芯片短缺问题仍会延续。

(三)物流和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物流结构不优,铁路、水路货运量占比持续下降,公路货运量占比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运力紧张导致外贸成本大幅攀升,受全球港口拥堵排队、全国出口大幅增长、海运公司优先保障沿海口岸用箱等因素影响,海运集装箱运价上涨1—2倍,中欧班列一箱难求,航空运力不足。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大中小型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利润分布不平衡,天然气开采、化工、冶金等上游行业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底大幅提高,汽车、装备、电气机械等行业下降0.6—2.8个百分点,行业协会调查显示我市近一半制造业企业受到“两头挤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同比分别增长1.5%、4%,价格“剪刀差”持续扩大,影响工业企业利润约175亿元。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中型、小型企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0.6%、21.1%)比规上工业企业分别低4.9、17.5个百分点。

(四)能耗双控任务艰巨,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挑战。钢铁、水泥、有色、化工等“两高”行业产能利用率提高,用能增长较快。由于全市“十四五”能耗总量增量空间有限,区县总量指标均不同程度收窄,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贯彻《长江保护法》背景下,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等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对选商提出更高要求,在用能上迫切需要精打细算用好增量、千方百计挖潜存量。

(五)农业生产成本攀升,防灾减灾压力增大。农业用肥、用工等成本不断上升,复合肥、氯化钾、尿素等批发均价同比分别上涨11.9%、31.18%、34.19%,农民种粮效益降低,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困难,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生一定影响。生猪“丰产不丰收”,生猪价格持续下行,猪粮比由去年同期13.6∶1下降到5.32∶1,初步测算卖一头猪亏200元左右,生猪行业步入整体性亏损区间,部分待建项目开始观望、在建项目进度放缓。防灾减灾压力加大,导致洪旱交替、旱重于涝成为下半年总体气候趋势,全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预计达到9400万亩次、同比增长10%左右。

上述问题和不足,既有宏观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干部思想认识、能力作风等方面原因。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盯问题、靶向施策,不断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一是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招引新项目和工业技改双向发力,抓大项目和中小项目两不松劲,不断提高招商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资完成率,全面推进125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促进华润微电子12英寸功率半导体、京东方第六代柔性面板生产线、长城蜂巢9AT变速器等项目建设投产达产。二是持续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着力解决工业芯片“卡脖子”问题,重点保障车企芯片供给。三是增强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大要素保障力度,降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引导电力、建材、冶金等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切实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落实好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政策,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二)着力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一是大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编制国际购物、美食、会展名城等建设方案,开展城市服务质量和价值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商旅文融合发展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区(县)。二是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对照试点总体方案,项目化、事项化、机制化推进86项具体任务,坚持重点突破,注重制度创新,尽快在金融、科技、教育、商业服务等行业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三是推动服务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认定标准、管理办法,推动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制造业加快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鼓励服务型企业向制造业环节拓展。四是引育服务业头部企业。以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支持服务业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打造一批领军企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

(三)着力抓好农业农村发展。一是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精准落实调控措施,稳定农资价格、保障种粮收益,密切跟踪生猪价格,持续抓好蔬菜、渔业和特色水果生产,确保重要农产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二是抓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紧扣“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做好品质品牌品种建设,做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做优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持续壮大乡村产业。三是抓好农业防汛抗旱。加密墒情、旱情监测预警,备足救灾种子、抗旱排涝机具等应急救援物资,强化田间管理,确保有效避灾、科学防灾、精准抗灾。

(四)着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是抓紧建设重大科创平台。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中科院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超瞬态实验装置等重大科创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推进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卫星互联网重点实验室等科创项目建设。高起点创建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加快建设长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长江模拟器等标志性项目。高质量发展创新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创建市级、国家级高新区,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农业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二是抓紧引育高端创新主体。加快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高端数控机床研究院,抓紧启动轻量化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力争全年培育新型研发机构3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4500家。三是持续营造“近悦远来”创新生态。争取国家尽快编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尽早出台我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基础研究行动计划,实施好高校、科创平台等专项人才政策和科技成果转化“24条”举措,办好重庆英才大会、全球科学家高峰会、国际创投大会,吸引更高层次人才来渝发展。四是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完善权益保护、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十大机制,实施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快速响应等项目生成方式改革,建立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强化“一区”龙头作用。中心城区重点围绕强核提能级,精心打造长嘉汇、广阳岛、科学城、枢纽港、智慧园、艺术湾等城市功能新名片,强化科技创新、现代服务、先进制造、国际交往等功能。主城新区重点围绕扩容提品质,加快大足铜梁城乡融合发展、綦万一体化等跨区县合作平台建设,推动制造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二是推动“两群”加速发展。抓住郑万、渝万等高铁建设机遇,加快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推动垫江梁平、丰都忠县、奉节巫山巫溪城口等板块主导产业协同发展。发挥黔江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作用,支持秀山打造武陵山区腹地、渝湘黔鄂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推动武隆、彭水、酉阳、石柱文旅融合发展。三是落实对口协同发展机制。加快补齐“两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等短板,深化结对区县融资、土地资源配置、横向生态补偿等机制建设。四是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争取年内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等6个国家专项规划、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方案等13个地方编制方案或规划。发挥“联系省市领导+工作专班”机制作用,确保67个年度合作共建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等改革,全面落实第二批、抓紧谋划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筹备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球推介会。

(六)着力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一是持续“做大流量”。进一步完善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涪陵、万州、江津综保区建设,推动水果、肉类、冰鲜水产品等口岸功能全覆盖,持续壮大货物贸易规模。二是不断“拓展增量”。办好中国—上合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智博会、中新金融峰会等国际展会活动,做好进博会、广交会对接洽谈工作,推动落地一批外资项目。三是积极“应对变量”。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后疫情时代全球贸易格局变化,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机遇,加快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开拓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市场和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

(七)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一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组织好今年第二、第三批次土地集中出让,合理确定土地出让底价。加大相机调度力度,实施差别化信贷和税收政策,指导开发企业合理定价。二是完善住房市场供应体系。做好房地产项目促开工、促建设、促上市工作,确保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在合理水平。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完善租购并举住房机制,缓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三是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严肃查处捂盘惜售、无证销售、炒卖房号等违法违规案件,持续净化房地产市场。

(八)着力保障财政平稳运行。一是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加大各类市场主体培育和帮扶力度,多措并举厚植税源增长点,通过盘活国有企业股权、转让公租房租赁权等方式,盘活资金资源资产,增加可支配收入财力。二是创新投融资模式。深化PPP、TOD、REITs等投融资改革,积极引入各类政府基金、社会资本,争取更多政策性银行贷款,拓宽解决重大项目资金的来源渠道。三是缓解区县支出压力。对财政困难的区县,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教育科技、应急救灾、基层“三保”等刚性支出;对发展较好、带动性强、外溢效应明显的区县,给予激励性转移支付。四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债务展期、重组、置换力度,支持有收益的项目市场化融资,坚决防止违规新增债务和债务违约风险。

(九)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是持续抓好民生改善。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深化教育领域突出问题治理。二是持续抓好金融风险管控。压降房地产贷款集中度,一企一策化解重点企业债务,加强私募股权投资领域风险管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三是持续抓好安全生产。不断深化、优化、固化“百日安全”行动十项措施,落实“三管三必须”责任制,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十)着力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积极发挥各工作领导小组、市级联席会议、重点工作专班作用,持续抓好重大项目、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调度。一是强化要素保障。千方百计抓好煤电油气供给,加强重点企业用工对接,推动国家新一轮“降准”释放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进一步保障企业用能、用工、融资等需求。二是强化政策效应。落地落细中央惠企政策和我市扶持措施,做好各方面政策预研储备,增强政策制定的创新性、政策推进的协同性、政策落地的精准性。三是强化统计工作。抓好其他服务业归口统计、汽车产业属地统计、批发零售规下企业统计、建筑业本地注册等基础工作,确保应统尽统,客观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实际。四是强化督查考核。压紧压实区县、部门责任,实时调度、每月监测、每季考核,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督查网络,确保稳的基础打得更牢、好的势头展得更开。

此外,慎终如始、毫不放松抓好疫苗接种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防控举措,全力以赴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强化正面宣传和督查考核,做好“接种点保障、信息化保障、疫苗保障”三个保障,确保“疫苗安全、人员安全、现场安全”三个安全,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