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关于两江新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备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2021年3月29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日期:2021年06月11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重庆市委关于两江新区财政运行体制管理的要求和《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关于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财政预决算备案审查办法》的规定,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依法对两江新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进行了预先审查,2021年3月22日,市五届人大财经委第二十一次会议审查了两江新区预算报告,表决通过了备案审查报告。现将备案审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6.01亿元,下降10.1%。其中:税收收入109.00亿元,下降13.0%;非税收入17.01亿元,增长14.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86.66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6亿元、调入资金108.20亿元、上年结转4.67亿元后,收入总计327.1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9.70亿元,下降7.1%。加上上解市级支出6.27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60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82亿元、结转下年18.71亿元后,支出总计327.10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24.94亿元,增长56.1%。其中,土地出让收入403.43亿元,增长63.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5.49亿元、抗疫特别国债7.00亿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0亿元、上年结转收入1.69亿元后,收入总计499.1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39.93亿元,增长21.4%。加上上解市级支出53.88亿元、调出资金104.66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65亿元后,支出总计499.12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9.70亿元,下降38.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03亿元后,收入总计9.7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15亿元,下降45.1%。加上调出资金3.54亿元、结转下年0.04亿元后,支出总计9.73亿元。

财经委认为,2020年,两江新区及其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对预算备案审查提出的意见建议,聚焦高质量、融入“双循环”,积极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加速推进复工复产,大力培育创新动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改革开放,保障了“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强化债务风险管控,财政运行平稳,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重庆智慧之城、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2021年预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33.56亿元,增长6.0%。其中:税收收入117.70亿元,增长8.0%;非税收入15.86亿元,下降6.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88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82亿元、调入资金3.09亿元、上年结转18.71亿元后,收入总计215.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0.67亿元,加上专项上解支出24.39亿元后,支出总计215.06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2021年起缴入市级库,无区级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69.98亿元、上年结转0.65亿元后,收入总计170.63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4.86亿元,加上债务还本支出25.77亿元,支出总计170.63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0.30亿元,增长6.2%。加上级补助收入0.02亿元,上年结转0.04亿元,收入合计10.36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26亿元,加调出资金3.09亿元,支出合计10.36亿元。

财经委认为,两江新区提出的2021年预算,全面贯彻了中央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收入预算安排立足本区经济发展和税源结构,做到了积极可行;支出安排围绕建成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目标,优先保障了中央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点项目的实施,符合预算法和《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规定,同意两江新区提出的2021年预算。

三、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建议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扎实做好财政工作,财经委建议:

(一)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紧扣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目标定位,全面落实惠企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壮大辖区税源,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支持高新技术研究,推动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统筹财政资源资金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支持内陆开放通道、平台、产业等方面的财政政策,推进内陆门户建设,积极融入新格局发展。

(二)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预算约束,优化部门预算支出结构,完善支出定额标准,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的健全完善,突出绩效导向,强化绩效目标的约束力,全面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加大政府预算体系的统筹协调,加强预算直达资金监管,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提高国有资产效益。

(三)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定,硬化政府债务预算约束,落实偿债责任,确保按时足额还本付息。切实规范举债融资行为,依法合规拓展融资渠道,解决好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加强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控,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加强债券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审计监督。重点围绕过“紧日子”、政府债务管理、直达资金使用、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使用、政府性投资项目实施等方面加强审计监督,发挥好审计的功能作用,及时纠正重大政策执行、重大资金使用、重要建设项目实施中的偏差和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特此报告。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