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2020年工作情况报告

日期:2021年06月11日 来源:重庆人大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聚焦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各级各类教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市学前三年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园)率分别达到90.3%、98.48%、53.3%,同比提高1.3、0.02和4.3个百分点,“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下好“先手棋”,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强有力。一是教育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审议教育改革发展重大事项,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教育事项21项,各区县配齐建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队伍,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更加完善。二是思想政治引领入心入行。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校园”宣讲5000余场,设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阐释重大项目16项,教育引导干部师生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三是党建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严格执行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开展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公办高校院系专职组织员、“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配备实现全覆盖。实现向民办高校选派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全覆盖。推动17所高校单设统战部。四是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以案四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营造教育系统良好政治生态。

(二)打好“阻击战”,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坚持防疫一盘棋。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会议18次、市教委组织召开工作会议20余次,制发文件90余件,开展实战演练1600余次。统筹卫健、公安、市场监管力量,全覆盖核验中小学开学条件、配备“卫生副校长”,确保疫情防控要求落细落实。二是全面扎牢防护网。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构建“6+8+5”疫情防控工作体系,“一校一策”制定防控方案,让湖北等地师生先行返校。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三是汇聚抗疫攻坚力。设立涉及新冠肺炎研究项目10个,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派出407名附属医院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出台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入学优惠政策。全市大中小幼645万学生复课后平稳有序,无1例校内感染病例。我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40余件次,在全国会议交流发言3次。

(三)唱好“主旋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一是一体化育人体系持续构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多措并举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新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院系各4个,打造育人精品项目10个,获评教育部首批《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10个。高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大力推进学生近视综合防控工程,开齐开足上好学校美育课程,全市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同期水平。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为教师安心从教、静心育人营造良好环境。持续加大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特岗教师、全科教师培养力度,启动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全面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落实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措施,加大高端人才引育力度,把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好、爱护好。三是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印发提升中小学课堂质量、实施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教学融合应用计划的通知,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总数位居全国第3位。

(四)练好“基本功”,教育服务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一是优化结构助推质量提高。全市5所独立学院成功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重庆中医药学院开工建设,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渝本科高校与中国科学院所属院所合作不断深化。新增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83名、4232名,增幅分别达14.4%、38.1%。10所首批国家“双高”计划入选单位建设有序推进。二是学科专业紧贴发展需求。大力支持“双一流”建设,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学科新增13个,达到47个。对接重庆产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中职新增26个专业点,淘汰3个专业点,高职建设发展急需专业点270个。打造产教融合改革重要载体,立项建设公共实训基地2个、专业实训基地24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6个、双基地80个。三是科研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新增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各2个,重庆应用数学中心批准为首批国家数学中心。全年1483项科技成果服务于制造业、集成电路业等支柱产业。四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成渝地区签署教育协同发展协议70余份,成立教育联盟20个,组建跨省市职教集团4个,成渝教育协同发展初具成效。

(五)答好“民生卷”,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回收回购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等举措,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3%,普惠率巩固在8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50%以上。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出台《推进新时代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等“1+9”行动计划配套文件,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占比达到60%。投入资金9.4亿元,加强乡镇寄宿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实施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高中阶段多样特色化办学深入推进。二是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推进。开展线上线下招聘近3万场次,实施“优创优帮”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创谷建设,组织开展园区、企业和高校对接会,全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85.04%,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三是“战贫”“战洪”工作圆满完成。全面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落实“一月一台账”,义务教育学校辍学学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辍学现象实现动态“双清零”。全年安排资助资金66亿元,惠及困难学生656万人次。切实抓好抗洪抢险工作,全系统排查学校5000余所,组织应急疏散演练8000余场,确保了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六)走好“改革路”,教育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一是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出台《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重庆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20—2022年)》,扎实开展教育“十四五”规划编制,“1+7”的规划体基本完成。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意见的落实措施》,市教委率先在全国开展劳动教育监测试点,以高水平教育督导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二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蹄疾步稳。印发《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1+9”的普通高考改革框架基本搭建。三是民办教育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深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民办教育,新增民办高中阶段学历教育学校4所、民办高职院校3所。四是教育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市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开展德国企业和院校在华举办职业教育试点工作合作备忘录》,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海外孔子学院3个,对外开放深度广度持续拓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0年,全市教育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入公办园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义务教育“公参民”办学行为亟待整顿规范;普通高中收取“择校费”问题杜而未绝;“双一流”高校偏少、学科建设不优等短板仍待补齐;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科技领军人才等资源依然短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需加大关注。2021年,全市教育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六个坚持、六个全力”的思路,坚持政治引领,全力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全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坚持人民立场,全力构建教育公平格局;坚持服务需求,全力打造创新发展动能;坚持深化改革,全力汇聚发展活力;坚持强基固本,全力优化教育保障机制,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