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2020年工作情况报告

日期:2021年06月11日 来源:重庆人大

2020年,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力以赴战疫情、战复工、战脱贫、战洪水的同时,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在聚资源、强技术、壮主体、育人才、优环境上下功夫,大力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十三五”科技创新任务的圆满收官,推动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蓄势发力。我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国第7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0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77位、《自然》杂志全球科研指数排名第79位。预计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1%。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打造创新高地,夯实科创中心核心载体。

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编制西部(重庆)科学城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建设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启动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集聚高端研发机构43个,培育国家科技创新基地7个,论证遴选在渝高校和科研院所项目44个,设立300亿元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20亿元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

加快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引进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建设研发机构15家、累计30家,完善以产业创新为导向的科技研发和产业生成体系,引领两江新区创新发展。

打造重庆高新区升级版。深化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一区多园”协同管理体制,引进中电科集成电路等项目148个、总投资额超1200亿元。

着力发展科技创新园区。新增綦江、梁平2个市级高新区,12个高新区(国家级4个)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获批涪陵现代中医药等3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累计6个。新增梁平、武隆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2个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13个)成为科技与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集聚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创新供给水平

科技企业蓬勃发展。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准备金制度、重大新产品补助等普惠性财税政策,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26371家、高新技术企业4222家。

高校创新能力增强。推动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全市ESI排名前1%的学科累计42个、其中2个排名前1‰。推动12所高校与中国科学院22个院所合作。

新型研发机构加快集聚。新引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创新机构23家、累计89家,在空天技术、集成电路、无人驾驶、生物医药等领域注入了新活力。

高水平创新基地加速落地。新增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和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累计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基地64个,对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实行经费稳定支持、项目自主立项、过程自主管理、经费自主使用“一稳定、三自主”改革举措。

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在联合微电子中心、国际免疫研究院、康佳光电研究院开展“一企一策”人才政策试点,全市新增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04名、外国高端人才38人,研发人员达到16.07万人。

(三)加快技术突破,强化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

研发创新水平大幅提升。优化基础前沿研究支持体系,推进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等改革,实行重大技术项目“揭榜挂帅”,聚焦集成电路、大健康、现代农业等领域,组织实施科研项目2881项,取得全球最小间距显示屏、硅基光电子芯片等重大科研成果,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升到11.35件。

技术应用示范加速推进。出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发布“十大应用场景”,启动实施首批重点研发项目30项,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780个,“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加快建设。全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37.9%、55.7%。

民生改善支撑持续强化。组织实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研项目57项,18项科研成果用于临床诊断和救治康复。选派科技特派员1100人次深入推进科技扶贫。开发生态环保新技术和新产品25项,支撑了梁滩河综合治理、金海湾公园景观提升等16个市级重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四)推动创新创业,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打造孵化平台载体。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6个,在孵企业团队超过3000个。新增市级和国家级孵化平台20家、14家,累计375家、75家,集聚创业团队1.5万余个。建设3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新增国家级双创特色载体2个、累计6个。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以及大足锻打刀具创意设计专业赛等系列特色赛事。

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为5021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46.63亿元。种子、天使、风险投资三支政府引导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279个次、金额近160亿元。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修订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研究起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十条改革举措,遴选20家单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50亿元。

优化科技创新服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开放科研仪器设备9972台(套),西部科技金融路演中心等机构服务企业5580家次,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服务创新主体1.2万家,“易智网”建设“线上+线下”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五)深化川渝合作,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构建川渝科技合作机制。成立川渝协同创新专项工作组,签订“1+3”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共同提出争取国家支持的事项清单。

联合建设创新平台。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和高校联盟,推动成立3个协同创新中心。完成川渝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数据库设计,交换共享第一批8000余名专家信息。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共同谋划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协同推进技术攻关。共同出资2000万元,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两个重点领域,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15个。

(六)强化人大意识,切实履行部门法定职责。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指导。围绕市人代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细化措施和工作时限、狠抓督查督办。以科技工作简报形式主动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情况,多次向市人大教科文卫委汇报工作情况。严把交办、办理、复函、督办、公开五道关口,认真承办人大代表建议82件,限时办结率、评价满意率均为100%,体现履职为民的内在要求。

着力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围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开展典型土壤污染诊断等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抓实《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贯彻实施,举办宣讲会21场、印发解读资料1万余册。配合开展《重庆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执法检查,牵头制定实施整改方案,推动科普工作深入开展。抓好《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修订工作,研究起草了条例修订问题清单和文本初稿。全面清理规范行政权力,2020年取消行政确认事项2项、调整设定依据6项,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7件、备案审查合格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四缺”:

(一)缺领军型的科创人才。“两院”院士16人,少于四川的61人、陕西的70人、湖北的80人。

(二)缺影响力大的科创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少于上海的44个、四川的14个、陕西的2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0个,少于北京的64个、上海的2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已落地13家,重庆仍是空白。尚无大科学装置,北京有7个、上海有5个。

(三)缺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中央在渝科研院所4家,少于上海的52家、陕西的38家、四川的27家,“双一流”高校仅有2所(四川、陕西各8所)、学科4个(四川14个、陕西17个)。

(四)缺带动性强的科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222家,约是广东的5.4%、上海的26.9%、四川的57.2%。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1年,将以市委召开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全委会为契机,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化部市协作、部门协同、区县协商工作机制,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建设战略科技平台。高起点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以建设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为牵引,谋划建设国家实验室重庆基地,加快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集聚更多的科技“国家队”。同时,高标准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高质量发展高新区,推动形成一城引领、多园支撑、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

(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实施基础研究行动计划,聚焦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围绕大健康、粮食安全、污染防治、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民生保障科技专项行动。

(三)壮大优势创新力量。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和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力争科技型企业突破30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500家。加大“双一流”高校建设力度,推动高校与中科院所属院所等深化合作,支持发展一批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平台。深化市属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支持中央在渝科研机构做大做强,引进国内外顶尖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研究院和研发中心,发挥好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作用。

(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实施引进高端外国专家倍增行动计划,开展“一对一”定制服务,精准引进科技帅才。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三评”改革,持续开展“四唯”清理行动和减负专项行动,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五)营造优良创新生态。研究制定科研攻关“揭榜挂帅”、快速响应等管理办法,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大型科技企业孵化器。深入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推进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谋划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健全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壮大创投基金规模,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面放量,支持科技企业上市,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2.15%。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