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委2020年工作情况报告

日期:2021年06月14日 来源:重庆人大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三农”领域大事多、难事多、急事多。全市农业农村委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坚持“战疫情”“保供给”两手抓、“战贫困”“稳收入”两促进、“补短板”“促振兴”两统筹,巩固发展了农业农村持续向好势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803.33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列全国第7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1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列全国第7位。

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农业生产再夺丰收

按照“立足当前保供、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六抓、两促、四保”(抓农时促春耕、抓畅通促供销、抓复工保供给、抓政策保运转、抓经营保收入、抓防控保安全)措施,扎实开展“战疫情、抓春耕、促生产”行动,分区县下达粮食、蔬菜、生猪3张任务清单;组建6个工作专班,实行“领班+专班”和“旬会商、月调度、季研判”工作机制,推动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出台支持涉农企业复工复产8个政策性文件,采取视频调度方式“点对点”帮助企业纾解困难。全年粮食产量1081万吨,创近10年新高;生猪存栏1100万头,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蔬菜产量达到2029万吨,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需求。

二、统筹抓好产业扶贫和集团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围绕打好定点攻坚战、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三大战役”,狠抓产业培育,累计发展扶贫产业843万亩;狠抓技术指导,派驻18个指导组蹲点服务,落实2.87万名指导员到村到户;狠抓利益联结,培育涉贫农业龙头企业1856家、农民合作社7734个,带动贫困户20.3万户。对口帮扶的巫溪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三、统筹抓好结构调整和链条延伸,农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

大力发展“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十大特色产业集群综合产值达到4500亿元。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农产品加工扩产增效,总产值达到3163亿元。乡村休闲旅游加快复苏,综合收入达到658亿元。农产品电商强势增长,网络零售额达到130亿元。“巴味渝珍”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授权农产品549个。成功举办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四、统筹抓好农村改革和招商引资,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如期完成,确认集体土地1.08亿亩、集体资产1089亿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773万人次。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扩大到591个、占全市行政村7.4%,103万农民成为股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有经营性收入的村占比达96.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逆势增加296家,高素质农民突破20万人。全年完成“三农”领域地方债发行70.69亿元,列全国第10位。签约农业招商引资项目305个、规划投资1071亿元。新增农业担保贷款50亿元,累计帮助4万多农户融资250多亿元。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额455亿元。

五、统筹抓好重大专项和补缺补短,“三农”领域硬任务落地见效

紧紧围绕中央部署的“三农”领域重大专项工作精准发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共退捕渔船5342艘、渔民10489名,全面实现“四清四无”;中央脱贫攻坚巡视督查考核评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市委巡视、各类审计等反馈问题精准整改,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深查实改;“大棚房”清理整治成果持续巩固;牵头推进D级危房“建新不拆旧”整改工作;协同开展违建别墅清理整治行动,配合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补短板精准发力,新建入户道路4509公里,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301万亩、宜机化改造7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61万亩;5个区县入选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贫困村人口聚居自然村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95%、100%;农村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提档。

六、统筹抓好项目建设和试验示范,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部署的251项重点任务、71项重点项目基本完成,累计完成投资2298.1亿元,总体实现预期目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2项国家考核任务、23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启动实施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35项重点任务有力有效推进。精心组织开展乡村振兴“6+5”试验示范,启动首批20个乡村振兴市级示范镇村建设。扎实开展乡村治理三级试点示范。

虽然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向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仍然不强,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业总体薄弱;乡村发展动力活力仍然不足,改革聚合效应尚未充分显现,一些地方缺人才、缺资金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仍然不够,高素质农民总量不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少、小、弱;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还有不少短板,人居环境整治还需要久久为功,“一区”“两群”发展还不平衡等等。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市农业农村委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一是千方百计“保供给”。坚持党政同责,分区县下达粮食、生猪、蔬菜任务清单并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突出抓好现代种业提升和“千年良田”建设两大工程,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量质并举“兴产业”。以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为重要抓手,以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主攻方向,依靠科技培优产业,通过绿色化发展提升品质,聚焦“巴味渝珍”“三峡牌”“川菜渝味”打造品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三是聚焦聚力“补短板”。把“为农民而建”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编制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两个方案”,突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两大薄弱”,开辟土地出让收入、地方债“两大来源”,逐年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加快改善乡村面貌。四是全面落实“禁渔令”。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监管机制不改变、执法力度不减弱、转产安稳不放松,坚决守住域内江河水面。五是深化改革“强动力”。统筹抓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各涉农区县分别选择1—2个具备条件的乡镇全域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力争今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市20%左右的行政村。通过产业带动、资源开发、租赁经营、服务创收、项目拉动,力争年底前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六是统筹城乡“促融合”。把县(区)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统筹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一体规划布局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